蒽环类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监测
2011-03-06崔彦芝姜达刘凤玲田薇李清华李莉
崔彦芝 姜达 刘凤玲 田薇 李清华 李莉
蒽环类化疗药物(anthracyline-ANT)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了40余年,是疗效肯定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剂量-效应线性关系,但剂量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愈突出,尤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本研究旨在观察蒽环类药物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患者心电图、血浆肌钙蛋白I(cTnI)、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各指标单独、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至10月在我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42例,均为术后辅助治疗,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52.4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据2010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分期标准,Ⅱ期15例,ⅢA期17例,ⅢB期10例。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评分≥80分。用药前均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
1.2 方法 所选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包括CAF、FEC方案,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等辅助药物的用法基本相同。
1.3 心脏毒性监测 所有研究对象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于化疗前、第1周期化疗后、及化疗总疗程结束后1个月行下列检查:(1)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心电图正常的病例出现心电异常,或原有轻微心电异常化疗后加重的病例均视为有意义。(2)cTnI、BNP检测:cTnI的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cTnI>0.5mg/L为异常。血浆BNP浓度应用美国Biosite公司生产的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进行定量测定。(3)心脏彩超(测定LVEF):LVEF<55%或降低>10%为降低标准。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观察 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无脱落病例。胸闷3例(7.14%)、心悸2例(4.76%)、乏力25例(71.4%),未见明显心衰症状者。
2.2 心电图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2例(4.76%)、QRS低电压1例(2.38%)、ST-T改变4例(9.53%)、房室传导阻滞1例(2.38%)、室性早搏1例(2.38%)。随后复查中恢复正常2例(窦速、ST-T改变各1例)。
2.3 cTnI、BNP、LVEF变化 蒽环类药物治疗后患者 cTnI、LVEF、BNP均较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蒽环类药物治疗前后cTnI、BNP、LVEF变化比较±s
表1 蒽环类药物治疗前后cTnI、BNP、LVEF变化比较±s
注:与化疗前比较,*P<0.05
时间 cTnI(mg/L) LVEF(%) BNP(pg/ml)0.22±0.51 64±6 34±17 1周期化疗后 0.31±0.34 61±11 96±35*第6周期化疗前 1.54±0.41 52±15 169±110*6周期化疗后1月 5.75±1.36* 41±17* 259±134化疗前*
3 讨论
蒽环类药物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是其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发生率2% ~20%[2]。心脏毒性表现以下类型:(1)急性、亚急性心脏毒性:用药期间或用药后短期内发生,表现为短暂心脏电生理和心脏节律改变。(2)慢性毒性:一般在治疗后数周到数年(常见1年之内)出现,多不可逆,以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或)心肌病为特征,主要左心功能受损,心肌活检、尸检可见心肌及间质存在病理改变。(3)迟发性心脏毒性:发生在停药后数年到数十年,主要表现迟发性心功能不全、传导障碍和其他的心律失常[3]。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损害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在化疗中严密监测患者心功能,及早发现并停药是避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关键。因而其监测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
cTnI为心肌结构蛋白,是急性心肌细胞坏死的敏感指标,可检出某些心肌酶谱不能检出的微小心肌损伤,逐渐成为诊断心肌损伤首选的血清标志物[4]。Kilickap等[5]报道了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后的患者血中cTnI浓度明显升高,而超声心动图LVEF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得出相似的结果,化疗后血中cTnI水平升高。BNP是主要由心室合成分泌的心脏激素,能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改变,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6],且不受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影响,研究显示血浆BNP升高提示心功能减退,升高程度与心功能减退程度呈正相关[7]。本研究显示,化疗后BNP水平升高,提示心脏负荷增加。有报道BNP水平是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相关因素,如果BNP高于100 pg/ml,则心衰发生率增加[8]。心脏彩超测定LVEF下降提示心肌功能受损,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及收缩能力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心力衰竭。本研究显示多疗程化疗后出现LVEF下降。
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进行多手段监测,结果表明,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占21.43%,其中以非特异性ST-T改变最多见,单纯心电图异常出现较早,部分可逆,本研究2例后续疗程复查恢复正常。BNP在第一周期化疗后即出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程增加其总体水平未见明显升高。cTnI及LVEF在化疗早期变化不明显,多周期化疗后可出现改变,此时提示心肌受损,常不可逆。因此,心电图异常、BNP升高出现较早,但有可能心功能异常为可逆;出现BNP高于正常值,cTnI及LVEF异常,可能心脏损害为不可逆。Feola等[9]报道,LVEF减低超过10%的患者BNP基线水平高,对亚临床的心脏毒性有意义。
综上所述,多手段监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有助于早期发现,心电图及BNP可能为早期监测指标。因本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期较短,有待大样本长期的随访研究资料加以证实。
1 魏素菊,史英.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进展.河北医药,2009,31:2797-2798.
2 Minotti G,Menna P,Salvatorelli E,et al.Anthracyclines:molecular advances and pharmacologic developments in antitumor activity and cardiotoxicity.Pharmacol Rev,2004,56:185-229.
3 Jensen BV,Skovsgaard T,Nielsen SL.Functionalmonitoring of anthracycline cardiotoxicity:a prospective,blinded,long-term observational studu of outcome in 120 patients.Ann Oncol,2002,13:699.
4 陈冀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28:216-219.
5 Kilickap S,Barista I,Akgul E,et al.Ctnt can be a usefulmarker for early detection ofanthracycline cardiotoxicity.Annals of Oncology,2005,16:798-804.
6 Maisel S,Koon J,Krishnaswamy P,et al.Utility of BNP as a rapid,point of care test for screening patients under-going echocardiography to determin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Am Heart J,2001,14:367.
7 杨纯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64.
8 Ho Sup Lee,Chang Bae Son,Seong Hoon Shin,et al.Cli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Brain Natriutetic Peptide and Anthracyclin-induced Cardiac Toxicity.Cancer Res Treat,2008,40:121-126.
9 Feola M,Garrone O,Occelli M,et al.Cardiotoxicity after anthracycline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rcinoma:Effects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troponin I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Int J Cardiol,2011,148: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