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标准分级是中国移动IDC发展的可行之路
2011-03-06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陈亮
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 | 陈亮
近年来,中国移动在IDC领域的建设进度已是有目共睹,不但在全国各地广泛建设IDC机房,而且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云计算研究项目,不断探索云计算在IDC中的应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移动希望短期内赶超国内其他两家运营商并非易事。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IDC目前在全国的建设规模不足总量的1/10,大部分的互联网内容都放在了电信和联通的数据中心,这也使得中国需要每年支付昂贵的网间结算费用,甚至入不敷出。
用户、内容双提升是关键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现存的主要矛盾在于,即便扩建了IDC,还需要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并通过内容提供商最终吸引和稳定客户;但另一方面是,如果用户规模上不去的话,则无法引起内容提供商与中国移动合作的兴趣。
如此看来,网间结算并非中国移动的主要矛盾,尽快提升接入用户的使用效果和体验才是正解,而扩建IDC的意义就在于此。中国移动需要尽快构建一张能够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相抗衡的互联网,使得IDC这条价值链得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用户和内容的双提升。
“我们缺少互联网疯子”
按照中国移动的发展目标,希望吸引TOP200的互联网企业,以丰富自身的互联网内容。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移动的最大优势还在于用户规模。庞大的移动用户基数为自身开拓新市场奠定了基础,也让中国移动拥有了与内容提供商谈判的砝码。
比如在腾讯的问题上,中国移动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用户和通道资源,为自己盈利甚微的数据业务谋求更多的利润空间。笔者也认为,服务标准分级是比较可行的办法,要么对签订战略合作的互联网企业提供固定的网络带宽;要么在网络拥堵时,对合作企业提供接入优先级服务。如此一来,中国移动既可以避免沦为“哑管道”,又可以提升自身网络的附加值,巩固其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在加快IDC的建设中并不单是加大资金投入,还需要构建数据中心的环境和机制。正如移动高层所言,我们缺少的是互联网疯子。现阶段中国移动IDC将重点面向创新业务应用和与CP深度合作,例如中小企业孵化试点,就是不错的探索道路。但是在中小企业这块市场,缺少接入网资源也是无法回避的硬伤,而今年中国移动加大对中国铁通的投入正是为了缓解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