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2011-03-06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2)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过长,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很可能导致撤机困难甚至治疗失败,目前临床上也在寻求各种方法以尽早改善呼吸功能以求达到早日脱机。祖国医学认为,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笔者观察了参附注射液对COPD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COPD[1]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在吸入空气状态下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对照组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 50~72岁,平均(62±8.6)岁;上呼吸机前 PaO2为(42.58±7.4)mm Hg,PaCO2为(88.45 ±15.6)mm Hg,pH 为(7.16 ±0.55)。治疗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49~74岁,平均(63.5±10.6)岁;上 呼 吸 机前 PaO2为 (43.45±8.2)mm Hg,PaCO2为(86.28 ±18.8)mm Hg,pH 为(7.18 ±0.5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支持24 h以上,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解痉、营养支持治疗,常规气道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三九医药公司)6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1.3 机械通气及呼吸力学监测
所有患者经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SIMV+PSV)。潮气量为6~9 mL/kg,呼吸频率为12~18次 /min,吸呼比为1∶1.5~3,峰流速为30~60 L/min,呼吸末正压开始设置为3 cm H2O;吸氧浓度40% ~60% ,保证患者的血氧饱合度(SaO2)大于90%。两组患者上呼吸机后实时监测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动态顺应性(Cd)和吸气阻力(Ri)。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10 d后呼吸力学参数(10 d前已脱机者参照脱机前的参数)及脱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呼吸力学及10 d脱机率对比(n=24)
3 讨论
COPD疾病在祖国医学应属“喘证”“肺胀”范畴,而其在急性加重期表现为呼吸衰竭,并以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呼吸短促、烦躁不安,甚至不省人事、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时,应属“喘脱”证候,此时治疗当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参附注射液为参附汤中人参、附子的提取物,具有回阳固脱的功效。
COPD肺疾病患者主要是小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阻塞、痉挛,导致气道阻力增高、呼气性呼吸困难,容易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进而呼吸费力、呼吸肌疲劳。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去甲乌药碱。药理研究表明,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激动剂,与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相似;同时可加强心脏收缩力,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对损伤肺组织有保护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人参有对抗肺损伤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肺过氧化脂质生成,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艾氏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菌作用,且有免疫增强作用[2]。参附注射液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减轻气道炎症,提高跨隔压,从而增强呼吸驱动和呼吸中枢的功能[3-5]。本研究结果提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COPD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这与它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痉挛,进而减轻气道阻力密切相关;而治疗10 d时脱机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患者本身病情及用药时间有关。该疗法的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453-460.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71-472.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5-524.
[4]关宿东,葛 敏.参附注射液抗膈肌疲劳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59-361.
[5]魏 蔚,李 羽,魏新川,等.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2,9(4):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