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杂交种品糯1号的选育与栽培

2011-03-01周建萍乔治军马俊华孟俊文赵建栋穆志新封连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鲜穗糯玉米斑病

周建萍,乔治军,马俊华,孟俊文,赵建栋,穆志新,封连军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山西省北中部的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糯玉米生长,生产的鲜穗风味独特、品质极佳。近年来,忻州等地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扩大甜、糯玉米种植面积和加工规模,已发展为地方特色产业。但受品种单一、栽培不规范、加工技术落后的影响,使很多种植、加工者效益不高。

为了促进山西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育成品质优、糯性强、口感好的抗病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品糯1号。

1 品糯1号的选育

1.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品糯1号是2005年以自选系PN256-1为母本、PN481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其中,母本自交系PN256-1是从鲁糯1号选系PN84与LN303回交1次,选株自交5代而成;父本自交系PN4818是用垦粘1号选系PN48与承18杂交,再用PN48回交1次,选株自交4代而成。

品糯1号的选育系谱如图1所示。

图1 品糯1号选育

1.2 父、母本特征特性

母本自交系幼苗芽鞘浅紫色,叶片绿色。株高160~170cm,穗位高80cm,叶片数19~20片,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8~10个,花药、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6~17cm,穗行数14~16行。白轴,籽粒黄色,糯质型,结实性好。抗矮花叶病、茎腐病、大斑病、穗腐病。生育期为118 d(太原)。

父本自交系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株高180~18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数20片,叶片上冲,株型紧凑。雄穗分枝10~12个,花药黄、花丝黄绿色。果穗锥型,穗长为13~15 cm,穗行数为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浅黄色,糯质型,结实性好。抗矮花叶病、茎腐病、穗腐病,中抗大斑病。生育期为115 d(太原)。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该品种幼苗芽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株高260~280 cm,穗位高105 cm。雄穗一级侧枝11~13个,花粉黄色,花丝绿色。果穗半锥形,穗轴白色,穗行数为16行,穗长20 cm,穗粗5.2 cm,行粒数38~40粒,鲜穗质量308~330 g,粒色浅黄色,纯糯性。果穗结实性好,鲜食清香可口、软黏细腻。生育期115 d,出苗至采收鲜穗85 d。

2.2 抗病性

2008—2009年,经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高抗矮花叶病,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中抗粗缩病,感丝黑穗病(表1)。

2.3 品质分析

2009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北京)分析,该品种籽粒容重792 g/L,粗蛋白11.18%,粗脂肪4.71%,粗淀粉70.59%,支链淀粉/粗淀粉99.74%,赖氨酸0.30%。

表1 品糯1号抗病性鉴定结果

3 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糯玉米直接生产试验,2008年平均鲜穗产量14694.0 kg/hm2,比对照晋单糯41号增产4.1%。2009年平均鲜穗产量12112.5 kg/hm2,比对照晋单糯41号增产2.5%。2 a试验平均鲜穗产量13402.5 kg/hm2,比对照增产3.4%(表2)。

表2 品糯1号直接生产试验的鲜穗产量结果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隔离种植

种植糯玉米必须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变质。一般隔离距离300 m以上。如果采取时间差隔离法,则要求散粉期错开30 d以上[1]。

4.2 适期播种

春播糯玉米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为宜。原则上气温必须稳定在12℃以上时方可播种,最迟播种要保证采收期气温在18℃以上。有时为了延长上市或加工时间,可分期播种。为了提早上市,春播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种植[2-5]。

4.3 精细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能排能灌的沙壤土和壤土,播前精细整地。墒情一般以土壤相对含水量60%~75%为宜。墒情差的地块可采取开沟人工点播。为了确保苗全、苗壮、苗匀,播种量不宜过少,做到精细播种保全苗。

4.4 合理密植

鲜食糯玉米虽以鲜穗出售,但并非果穗越多效益越高,必须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品糯1号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合理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此时合格穗率、一级穗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4.5 肥水管理

在肥水管理上,首先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60000~75000 kg,施氮、磷、钾复合肥450~600 kg/hm2作底肥。拔节期追施尿素375~450 kg/hm2[6],并结合浇水。如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才能保证丰产丰收。

4.6 病虫害防治

种子用2%立克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2%拌种防治丝黑穗病。防治苗期地老虎和蝼蛄,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喷施。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晚播的糯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4.7 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间苗,4~5叶期定苗。中耕应结合施肥进行。种植糯玉米常会出现分蘖现象,尤其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还会出现多穗现象,不宜留分蘖和多穗,要及时掰除。

4.8 适时采收

由于糯玉米乳熟期含糖量、含水率变化快,适采期短,采收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口感风味及其品质,品糯1号授粉后25 d左右为适采期。

5 适宜种植区域

通过广泛的试验示范,品糯1号可在东北、华北等区春播种植。

[1]许金芳,贾世锋,刘志先,等.糯玉米杂交种选育和加工利用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3,1(4):8-10.

[2]张亚田,刘晓广,殷乃超,等.糯质玉米新品种——垦粘1号[J].现代化农业,1994(4):18.

[3]翟广谦,陈永欣,韩永明,等.晋单(糯)41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J].玉米科学,2005,13(1):126-127,132.

[4]韩永明,陈永欣,翟广谦,等.超级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研究[J].杂粮作物,2008(6):351-352.

[5]田齐建.高淀粉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品种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32-35.

[6]李齐霞,李中青,孙万荣,等.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长单 525 的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7-19.

猜你喜欢

鲜穗糯玉米斑病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华耘花糯402”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糯玉米“天彩二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
黑糯玉米色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