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011-02-21李海涛郭华东
□李海涛 郭华东
如何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李海涛 郭华东
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从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入手,结合多年专业教学及企业实践经历,肯定了通过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并对其方法及策略进行了阐述,给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校企合作;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师大多来自高等院校,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熟练,不了解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如不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其培养的学生上岗适应能力差,难以满足市场及行业的需求。
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成为一名成熟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一名行业技术专家,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任务。“双师型”教师必须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1]。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师很难达到“双师型”标准,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内涵分析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均需要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2]。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方法的不断提高,以及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探究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职业学校办学以市场为导向,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更像是一个新技术的探究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成为行业专家、教学能手,成为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3]。
三、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及策略
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根本是要解决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问题。因为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状况、企业条件、合作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其具体形式需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途径与方法。
(一)建立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
1.建立选拔制。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框架下,优胜劣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及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进行考核,使得真正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留在教学岗位。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法,但是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实行聘任制。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从企业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作为专、兼职教师,充实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这是最为快捷的途径,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与监督。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中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实践
1.成立专家委员会促进专业建设、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2006年,我专业成立了行业专家领军的,主要由校企合作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师的学习及实践,对其专业知识水平、技术应用及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为教师到企业实践铺平了道路。例如,我专业在邢湾工业区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订单班,其授课教师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给他们提供与领导同等标准的食宿条件,允许他们随时以企业员工身份出入厂区,参与企业生产及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努力创办“厂中校”。联合办学是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方法。联合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企业职工短期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及比赛、订单培养等。我专业长期和北京爱协林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项目,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教学,“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瑞福祥订单班的教师结合企业一线实际用人需求,进行课程开发,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实施”、“新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机电产品检测与维护”等工作领域。教学中,学生“学在企业、住在企业”,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内容设置“真枪、真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3.校企深度融合,开展课题研究。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拓展科技服务活动,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合作,也为教师从事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职业学校教师如能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科研项目开发,无疑对职业学校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4.努力建设“校中厂”模式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创造内部环境。创建生产型实训场所,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需要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保证基地建设的实用性。2010年我们结合省级示范院校及示范专业建设,在新校区的建设规划中,大力提倡建设“校中厂”模式的校内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生产型实习基地,由实习工厂管理,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及生产,重点建设“轴类零件制造实训基地”;另一类是研究型的教学实训基地,由系部教学口管理,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实训、研发新产品,重点建设“异型件制造实训基地”及“机械制造工艺中心”。
5.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企业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经常到企业参加学习和实践,学院也应选择与办学息息相关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我专业已与瑞福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联合建设“箱体零件制造实训基地”、“齿轮加工实训基地”、“机械装备拆装实训基地”等,现初见成效,专业教师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前景十分广阔。
6.实行在职教师到企业学习的制度。通过挂职锻炼、参观考察等方式,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分析企业用人规格,调整课程内容[4]。我院专业骨干教师管理规定指出,骨干教师在其任期内,每年必须参加至少一个月的企业实践,并将实践效果与其业绩评比挂钩。
7.实行职业学校教师的双证书制度。职业学校教师既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要考取专业技术等级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尤其要在专业技术等级上不断攀升,使其实践能力在行业始终保持领先。通过职业资格取证过程,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显著提高。
(三)激发教师在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中的主动性及体会
实践证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既有外部条件的支持,更应看到教师自身的能动作用。
1.充分调动教师实践的主动性,须注重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行业专家的指导、考核,组织教师参加行业组织的技能比赛等,让职业学校教师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其积极行动,提高实践能力[5]。
2.开阔眼界,促其进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选派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与培训,或聘请国外教师、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使职业学校教师具有国际视野,促使其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进取。还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提高科研及实践能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肯学习、愿实践、技能强、善研究、能创新的教师要多支持、多奖励。我院把教师的实践活动质量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业绩挂钩、与职称评定及岗位聘任挂钩。
4.建立学习教改新理念的机制。学院历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要求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特色。学院还鼓励精品课程及优秀教学课件开发,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四)校企合作中促进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及展望
就目前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及校企关系,要实现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还面临一些困难。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策略,以争取企业更多的支持。
首先,学校要立足自身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行业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使企业乐于聘用学校的毕业生,使学校能够有资本与企业合作,进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师培训、学生实习、专业建设、学校发展等全方位的合作。我专业在邢湾工业区的校企合作,从最初的企业职工培训,到后来的订单培养,再到现在的联合项目开发及实训基地共建,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稳步的提高。
其次,尽量选择行业技术和管理领先的企业进行合作,使专业教师处于最先进的培养环境,以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再次,学校对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的管理。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去兼职,以增长实践才干,努力建立健全激发教师知识拓展、获取“双师”资格的奖励机制。
最后,还需要国家进行政策干预。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引导企业认识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关系到学校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利益,更关系到国家利益[6]。使接受教师培训成为企业应当承担的义务,企业在职教中的责任和义务应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明确。由于目前企业对职业教育所尽的责任还是企业的单方自主行为,企业还不能或不愿向学校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校企结合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能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校企双方在责任和义务上,在经费和待遇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将会成为可能。
总之,开展校企合作是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其实施的形式与方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但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与实践。
[1]陈强.不到企业去,成不了“双师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8-2(002).
[2][6]朱雪梅.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与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
[3]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5]顾云华,等.大学教师到企业挂职的实践与探索[J].市场周刊,2007(10).
李海涛(1977-),男,河北省定州市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马丽霞(1957-),女,河北新乐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G715
A
1001-7518(2011)29-0080-02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