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刍议
2011-02-21□薛铭
□薛 铭
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刍议
□薛 铭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近年来,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高等职业学校,课程的设置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要达成这四个有利于的基础核心在于对于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得出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的教育途径。试图在所在的学校自己的工作领域范围内,进一步研究高职学校的思想素质教学。
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因此,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理想信念淡化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给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理想、价值等概念退居幕后,呈隐性状态。调查显示,一定比例的高职院校学生在信仰方面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游离状态。同时,在西方意识形态的隐性侵蚀下,少数高职院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问题,甚至出现了“信念四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及对党的信仰活动缺乏信任。
(二)价值观混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念。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最需要接受的价值观。但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多样化,并日益趋向功利化、市场化,他们价值观的建构处于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状态,出现了古今中外值观念同时并存,并且不断交叉甚至冲突的复杂局面。在这种背景下[2],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认知缺陷,价值判断意识弱化,难以在价值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选择,进而导致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价值观的自我取向浓重
“价值的自我性与社会性、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是人们必须作出的价值行为选择。在选择中出现矛盾具有必然性”。受市场经济功利性趋向的负面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重视索取,轻视奉献,重视个人利益,轻视社会利益,重视利己,轻视利他,使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二元分立,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分裂,也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和力度。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识不到位,也不够重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能学会技术就可以了。这样,就片面的强调职业教育的功能化,忽视、淡化价值观教育,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了口号。
2.教育方法单一、落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没有紧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状况、脱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只会让学生更加厌烦,更谈不上教育效果。要学会掌握“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需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人才打好基础,这是“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实施分层次教学。所以以价值观为前提的课改下,教师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个层次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完成。按“异质原则”进行分组,不同能力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基础好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提供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3]。
(二)个体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烈,考虑问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处事行为的标准往往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生存和发展为前提,将传统与现代的优良作风抛在脑后,将古今中外的价值观进行扬弃、内化,从而一反传统价值观念绝对的严格性与界限的分明性,致使他们角色混乱和自我同一性丧失。这样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三)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化改革是把双刃剑,它带给中国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时,也带来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深深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市场经济崇尚个体竞争意识和主体意识,加剧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在物质利益的巨大冲击下,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开始逐步丧失,开始重视个人利益,趋向本位、趋向实用,变得更加功利和自我,从而导致诚信意识开始淡薄、社会责任感渐渐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慢慢淡化、团结协作观念也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地传播着多种文化信息与知识,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渗透。一些高职院校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不假思索就接受了其观念,进而导致个体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批判否定的能力衰退或弱化[4]。西方的价值观更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导致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信仰出现危机,从而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形势。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最有效的阵地之一,担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生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高职院校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使命,也是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理想与价值追求,但他们的心理意识却不够成熟、稳定,具有易变性,容易因外界的刺激而发生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中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可以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把握自己的行为、顺应社会发展主流趋势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改进教育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创新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应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将现代媒体技术如网络技术运用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并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同时,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
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阵地。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与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振奋学生精神,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第三,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第四,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
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从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上加以保障与落实。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氛围和环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学生的精神支柱。同时,积极开展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如时事讲坛、论坛,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把无形的价值理念具体化、直观化,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学确立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积极建立第二课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第二课堂是一种综合理念,即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国家与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个体的理想相融合的理念,建立教学与教辅科学关联的理念。第二课堂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放的、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教育渠道和阵地。第二课堂有着自己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的各种活动,如举办“红色歌曲合唱比赛”或开展“红岩魂”诗歌朗诵会,从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五)加强制度保障与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人们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教育是内化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而成功的教育总是同健全的制度与有效的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约束、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有效的管理工作。鉴于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教学现状[5],逐步健全与完善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高职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去,并注重管理中的价值观导向。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开展与形成真善美的良好校风与学风。
[1]陈姝宏.重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2]刘怡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3]夏志文,苏刚.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3).
[4]吴兴富.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5]刘明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薛铭(1978-)女,江苏常州人,苏州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715
A
1001-7518(2011)14-0063-03
责任编辑 谢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