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三语文复习的认识和思考

2011-02-21赵玉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古诗高三

赵玉振

1 学习《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

教师要指导学生,花一点时间,了解一点有关《考试说明》的内容,使大家明确复习语文该做什么,该复习到什么程度。对高三毕业班复习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具体地理解和体会高考以能力构筑试题的命题设计思想,从命题角度看,也有“法”可依。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语文高考知识点逐条梳理,查漏补阙。

复习时要兼顾知识、能力、方法三个层面,打牢语文基础。高考语文命题一直在追求“稳中求变,稳中求质”的特点,所以要巩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顿悟能力,并力争形成稳定的语文理性思维能力,力争语文成绩稳中有升,明确能力提升目标。

2 阅读课文,理清知识系统

就语文基础知识来说,它是一个系统。而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学常识等,可以说都是它的子系统。复习应考就要把总系统、子系统理出个清晰的线索,知识不能以孤立的“点”的状态存在,而要把它串成串,连成线。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提倡画“知识树”的做法,在高考语文复习中非常实用。

3 挖掘课本,形成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诸方面,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信息捕捉、筛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常规思维、反向思维能力等。在复习课本时,要潜移默化地提高这些能力,教师要相机辅导,课中渗透。例如释义方面,“文过饰非”“党同伐异”等词,就要结合词语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关键要授之以法。在阅读方面,比如概括中心句,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知识,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4 重点突破,强化训练

有人说高三语文复习要“抓两头带中间”。“两头”指语文知识和作文,“中间”是阅读。这种说法是一种“无奈”的心理反应。因为语文年年的抽样统计分析,现代文阅读得分率低,投入多效果差。鉴于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点突破,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1)改革阅读教学的程式。阅读时以筛选和获取为主要目的,重点放在学习和品味语言上,放在整体把握文意上。

2)复习备考上,把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内容分成四大块,即“理解语句”“把握文意”“分析文章”“评价鉴赏”等,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快速阅读,敏锐感知,筛选。

3)根据阅读测试的合题原则,授之以应试技巧,掌握答题方法。

强化训练,要精选优化的训练材料,设题规范、科学、有深度,容量要根据内容和训练目的而定,不一定都要“大容量高起点,高难度”。有的内容必须反复,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强化。

复习要过关,必须注重实效。备课、上课、辅导、反馈几个环节都要认真抓,落实好,特别是训练后的“反馈”要一清二楚,尚未过关的内容和某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复习中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做法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在增大复习密度的同时,抓好复习环节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生命本质在于新陈代谢的运动。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大脑在运用时,神经受到刺激,容易产生兴奋,增强条件联系,从而促进人们“认识反映系统”的开拓与发展。反之,长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脑神经经常处在抑制乃至半休眠状态,将会逐渐荒废其智力。大脑的这一“用进废退”的规律说明,强化复习密度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忽视数量和内容上的适度性,又会损伤学习主体的脑力和体力。所谓“欲速则不达”,来得快,忘得也快,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把握与处理好二者的尺度,是高三语文后期复习教学的首要课题。教师要随时观察和辨识学生的复习情绪和复习状态,及时消除疲惫烦乱的复习征兆,在加大复习密度的同时,注意提高复习质量,抓好下述复习环节。

5.1 课堂复习形式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个体“认识反映系统”运作的过程。这个系统和过程中包含了观察、思维、记忆、想象与创造等要素。在高三复习后期,要使这些智力要素有机地结合发展,达到系统和过程的优化水准,就必须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各种感知器官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复习活动成为有计划、有指导、有组织的科学活动。所以,高三后期语文复习的课堂形式必须是多样而生动的。教师在安排复习计划时,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复习形式,注意将“讲”(教师精讲)、“练”(学生精练)、“看”(学生读教材、学习笔记和补充知识)、“记”(系统记忆)四者结合起来,避免“满堂灌”倾向和“填鸭式”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讲)、看(书)、动(手)、思(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得优化的复习效果。

5.2 课后复习方法

英国学者T.布赞在《充分发挥你的大脑潜力》一书中说,加强记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把需要记忆的事物联接成为系统,并突出其特点。在这里,英国人强调了知识记忆的吸收、选择、贮存、编码和提取的科学过程。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达到复习的最好效果。因此,要特别注重高三学生课后复习的系统性和整理比较这一重要环节。提高学生课后复习质量,不仅要求他们能自觉抓紧课后语文复习,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给学生留足课后复习时间,教会他们掌握进行知识小结、归纳入档、形成知识板块的方法。善于将所复习的知识点、线、面结合起来而形成系统,达到易于记忆、易于自我复习的目的,从而增强后期复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古典作品知识点一览表”、“现代作品知识点一览表”、“语法重难点笔记精要”等。还要求学生按文体分类,将高中三年的知识卡片重新组合订册。这样纵横结合,点面结合,知识就没有放在“杂货铺”似的大脑中,而是井然有序合理贮存,以备随时检索、回忆。按照上述做法,高密度复习的效果就是良好的。

6 开设知识讲座,教会学生知识归类

对高三学生系统介绍考点知识,开设讲座,这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学生在“古诗文鉴赏”方面的困难,笔者探究原因,寻找对策。认为这方面的困难是因为学生的古诗知识储备不够,为此,笔者准备了大量的有关古诗知识,分门别类作专题讲座,从古诗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入手,以古诗类别(送别诗、思乡诗、怀古诗、写景诗等)为内容,兼顾古诗各种声音(笛声、鹧鸪声、杜鹃声等)的意象,系统讲解,使学生鉴赏古诗时有章可循。还鼓励学生通过一系列练习,自己总结规律。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古诗高三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高三·共鸣篇
品读古诗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微课视角下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究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浅谈基于网络的英语课后复习的实效性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