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
2011-02-21李素珍
李素珍
(北京市崇文区妇幼保健所 北京 100061)
了解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
李素珍
(北京市崇文区妇幼保健所 北京 100061)
目的 了解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以及家长的保健需求。方法 对2~4岁的健康男童500名进行了外生殖器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结果 包茎的检出率达到44.40%,包皮阴茎头粘连的检出率达到27.40%:被调查92%家长认为有必要加强外生殖器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 学龄前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外生殖器 健康状况 服务需求
为了了解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以及家长的保健需求,更好地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崇文区妇幼保健所对来院进行入托前健康体检的500名儿童进行的外生殖器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家长进行了服务需求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年龄范围在2~4岁的健康体检男童500名。
1.2 方法
由专业外科医生对男童进行外生殖器检查:儿童家长自愿填写外生殖器保健服务需求调查表,所有问卷经完整性检查合格后作为统计对象,数据处理使用SPSS 11.5。
2 结果
(1)男童外生殖器健康情况:500名男童的外生殖器检查结果显示包茎患者222例,包皮阴茎头粘连者137例,其他异常者5例,完全正常者136名,仅占27.20%。
(2)在500份问卷中162位家长表示从未获取过儿童外生殖器疾病或保健的知识:在338位表示获取过儿童外生殖器疾病或保健的知识的家长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网络的占45.86%,医疗保健机构占31.95%,书刊杂志占8.88%,朋友亲属7.69%,其他5.62%。
(3)在500份调查问卷中88%的家长认为所了解的知识不能满足需求,92%家长认为有必要加强外生殖器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500份问卷中,家长希望获取外生殖器保健知识的途径构成比如下:健康知识讲座42.20%,网络39.60%,电话9.00%,书刊杂志4.20%,其他(父母、朋友、电视等)5%。
3 讨论
3.1 学龄前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影响生殖健康的小儿常见外生殖器疾病发病率高,由于一般无自觉症状,且对小儿日常生活影响小,所以常常被家长忽视,此次调查中发现,包茎的检出率达到44.40%,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包皮阴茎头粘连的检出率达到27.40%。包茎,包皮阴茎头粘连是引起包皮阴茎头炎的主要原因[1]。由于包皮内湿润的环境容易藏污纳垢,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发病后会出现包皮阴茎头红肿疼痛、渗液化脓,严重时形成糜烂溃疡,并可引起发热和全身不适以及尿道炎等症状。有报道表明反复发作的包皮阴茎头炎在儿童成人后不但可以诱发阴茎癌,而且还会是诱发配偶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他的男童生殖器官疾病还有隐睾、鞘膜积液等,所以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家长和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3.2 家长普遍缺乏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相关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缺乏对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知识的了解,有32.40%家长表示,从未获取过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的相关知识,在67.67%表示获取过儿童外生殖器疾病或保健的知识的家长中,最主要的知识获取途径来源于网络和医疗保健机构,但往往由于专业性不强和宣传形式简单,造成普及率低,其次是传统文化意识和男童外生殖器的神秘感,造成的不可随意检查及清洗的误区[2],有些家长甚至表示从来没有清洗或检查过男童的外生殖器,结果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影响生殖健康的疾病,甚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遗憾终生。
3.3 应加强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调查中88%家长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需求,希望得到知识的方式首选健康课堂,其次是网络,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获取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相关专业知识是相当重视的,对医疗保健机构的信任度高,医疗保健机构应将男童外生殖器健康知识的普及列入工作重点,将普及时间应前移至儿童出生后即展开,及时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曾有文献报道,在出生后即开展清洗及上翻包皮的护理,是包茎患者在日后避免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3]。同时也应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热线电话以及印制发放科普手册等方式提供对家长的帮助,咨询解答各种问题,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年龄家长的知识需求。
综上所述,全社会都应关注到男童外生殖健康问题,做好这些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对提升保健水平和保护儿童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1] 吴忠,潘乃柱,张凯,等.海南省3~12岁儿童影响生殖健康常见病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28~4330.
[2] 叶秀宁,刘广娣,张小花.学龄前男童外生殖器健康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104.
[3]李凤莲.家属健康教育促进小儿包茎翻转的体会[J].华夏医学,2008,21(4):799~800.
R16
A
1674-0742(2011)05(a)-0082-01
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