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价值

2011-02-21宋宁

中外医疗 2011年13期
关键词:白细胞白血病骨髓

宋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价值

宋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白血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在化疗前后不同时期的特点各有不同,可间接反映骨髓的代偿及恢复情况,对白血病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白血病 PLT MPV PDW PCT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就白血病的早期治疗来说,临床多主张进行综合治疗,化疗是白血病的早期治疗重要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并且化疗亦是骨髓移植前的必要步骤。笔者通过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参数在白血病治疗前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液科确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完整检测资料,男38例,女22例,其中45例为骨髓恢复早期,骨髓完全缓解24例;选择正常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在检测前2周无感染性疾病。

1.2 仪器及试剂

仪器为美国BECKMAN公司CX 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及质控品由北京九强金斯尔公司提供。

1.3 方法

患者接受治疗前及开始下一治疗周期前抽取静脉血1~2m L至EDTA-K2抗凝管内混匀,2h内在CX 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小板参数测定(PLT、PCT、MPV和PDW)。采用同样方法采集和检测正常体检者血小板参数。

2 结果

化疗前白血病患者PLT、MPV、P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LT、PDW、PCT显著低于化疗前,MPV比化疗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例患者的骨髓象进入恢复期,此期血小板逐渐上升,早期即可见MPV、PDW、PCT比骨髓抑制期、化疗前均升高(P<0.01);24例患者骨髓象完全缓解,PLT、MPV、PDW和PCT显著上升,与化疗前、骨髓抑制期及骨髓恢复早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全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止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侵润其他组织和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根据回顾调查,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6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进入血循环,并且浸润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中,临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无限制地增生,浸润全身各组织和脏器,产生不同症状;周围血液血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每天骨髓能产生上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大多数为红细胞。而患有白血病的人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非常容易受伤、出血、感染。主要表现为白血病细胞的增生与浸润。非特异性病变则为出血及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继发感染等。白血病细胞的增生和浸润主要发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也可出现在全身其他组织中,致使正常的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显著减少。骨髓中可因某些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而呈灰红色或黄绿色。淋巴组织也可被白血病细胞浸润,后期则淋巴结肿大。有50%~80%白血病死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改变[1]。常见者为血管内白细胞郁滞、血管周围白细胞增生。其他最常发生白血病浸润的脏器是肾、肺、心脏及胸腺、睾丸等。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白血病浸润组织脏器比较集中而且严重,破坏组织能力较大。在此对6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结果进行观察发现,白血病患者PLT、MPV、PC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DW无差异(P>0.05)。这是由于白血病患者PDW增大的比例较少所致。白血病患者PLT、MPV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恶性增生,抑制正常造血,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不良,正常血小板生成受抑制,最后导致血小板及MPV减少。而PCT是由PLT及MPV决定的,故PCT也随之减少。PLT、MPV、PCT的变化反映了化疗前ALL患者不仅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同时血小板功能也降低,间接反映骨髓的代偿及恢复情况,对ALL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化疗有效地控制了癌肿的扩散和转移,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进步最快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常“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

[1] 黄宇清,陈淑萍.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5,26(7):466~467.

R575.2

A

1674-0742(2011)05(a)-0098-01

2010-12-01

猜你喜欢

白细胞白血病骨髓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白细胞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