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在冠状动脉肌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1-02-21胡道来
胡道来,谢 伟
(1.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泰州 225300;2.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淮北 235000)
ECT在冠状动脉肌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胡道来1,谢 伟2
(1.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泰州 225300;2.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淮北 235000)
目的:对比研究ECT在检查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60例74处心肌桥患者进行心脏ECT检查(静息+运动),评价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供的影响,进而根据ECT检查结果分成心肌缺血组和血供正常组,给予药物干预2周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心脏ECT检查提示有心脏缺血且运动负荷后缺血加重的患者治疗后症状能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70%;心脏ECT检查(静息+运动)提示无心脏缺血的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25%,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ECT检查可以有效地指导壁冠状动脉的临床治疗。
ECT;冠状动脉肌桥;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这部分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 artery),该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1]。壁冠状动脉内的血流量不同程度地受控于覆盖其表面的心肌纤维。壁冠状动脉于收缩期时受心肌桥挤压,产生短暂的间歇性狭窄,而于舒张期恢复正常[2]。由于心肌的血供特点及冠状动脉受累程度不同,因此大多心肌桥患者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虽表现为心绞痛症状,然而与心肌血供关系不明显。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评价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供影响的方法以指导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心脏ECT检查(静息+运动)来明确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供的影响,并对比研究其对有症状的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月~2010年5月,以胸闷和(或)胸痛、心悸为主诉,在淮北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有心肌桥,且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60例患者,共74处心肌桥,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16)岁。
1.2 方法
1.2.1 入选患者行心脏ECT检查(静息+运动),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两组:心肌缺血组和血供正常组。其中,心肌缺血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17)岁;血供正常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15)岁。
1.2.2 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qd,美托洛尔47.5 mg qd,地尔硫90 mg qd,消心痛10 mg tid,应用2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为显效;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减少不到50%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进而对心脏ECT检查结果与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心脏ECT提示心肌缺血共2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心脏ECT提示无心肌缺血共4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25%。心脏ECT提示心肌缺血组与血供正常组采用相同治疗手段,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心脏ECT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患者在静息或运动状态下注射一种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该核素与血液一同灌注到心肌中,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其在心肌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心肌是否缺血及缺血的程度[3]。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CTA只能显示冠状动脉结构情况而无法直观显示心肌缺血程度[4],心脏ECT可以弥补其不足。冠状动脉某一段走行于心肌内,把这一段心肌称为冠状动脉肌桥。心脏收缩期引起肌桥部位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受阻。根据收缩期狭窄程度,可分为3级。目前药物治疗主要为β受体阻断剂和钙通道阻断剂(如合贝爽),减轻压迫[5]。然而对药物治疗指导方面的报道很少。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应用心脏ECT可以客观地评价肌桥对冠状动脉血供的影响,从而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Ge J,Erbel R,Rupprecht HJ.Comparis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ang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bridging[J].Circulation, 1994,89(4):1725-1732.
[2]Feld H,Guadanino V,Hollander G,et al.Exercise-induc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association with a myocardial bridge[J].Chest,1991,99(5): 1295-1296.
[3]祝金明,传彬,英男,等.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展开图显示法的应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5):547.
[4]张鹏,禄明,英军,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价值[J].医学影像杂志,2009,19(2):155-158.
[5]祝星荣.冠状动脉肌桥的临床诊治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6 (24):672-676.
R543.3
C
1673-7210(2011)02(b)-135-01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