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期间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理论和思想

2011-02-21王东王志刚

中州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俘虏敌军人民军队

王东 王志刚

抗战期间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理论和思想

王东 王志刚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来看,毛泽东有关八路军敌军工作的理论有两个直接根源,即第一,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第二,人与武器、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理论;毛泽东

瓦解敌军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并表现在一系列文章、指示和谈话中。本文即对这个问题作出具体考察,并试做思想文化背景方面的分析。

一、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重要性和地位的认识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面临着一系列在过去的国内革命战争中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从军事力量的单纯对比看,敌我两军的实力对比是相当悬殊的,单靠武力比拼,人民军队还不足以克敌制胜,因此从政治上瓦解敌军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比较早的。还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7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当时,除了孤悬关外的抗日联军之外,关内的人民军队还从未与日本军队交过手,对于日本军队的战斗能力还没有摸底。但是,毛泽东仍然乐观地谈到:未来的中日战争中,中国方面将能俘虏许多的日本兵;而这些“被我们俘虏和解除武装的日军官兵将受到优待。我们不会杀死他们,而是会像兄弟那样对待他们。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使得与我们并无冲突的日本无产阶级出身的士兵站起来反对他们自己的法西斯压迫者。我们的口号将是:‘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压迫者法西斯头子’。反法西斯的日本军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彼此的目的是一致的”①。从这个谈话看,毛泽东当时已经从以往国内战争期间瓦解白军工作的经验出发,确立了未来抗战期间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基本精神。

抗战爆发之后,八路军很快开赴前线,并在山西地区与日军展开了当面交锋。由于日军当时士气和战斗力尚旺,其顽强战斗和宁死不降的特点在各个战斗中充分得到体现。此外,由于两军初始接触,八路军一些部队在对敌宣传上存在着内容一般化和公式化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脱离日军士兵觉悟程度的要求和口号,散发宣传品也只重数量,不太注意方式和技巧,因此敌军工作未能奏效,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是,抗战开始后的新情况并未影响毛泽东的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既定设想。1937年10月,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明确阐述了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及敌军工作在其中的地位。他指出:“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八路军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则,这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因此全军是团结一致的。第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就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因此军民团结一致,到处得到人民的欢迎。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②他还特地强调:“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办法虽然目前收效尚未显著,但在将来必定会有成效的。”③在这次谈话中,贝特兰还特地就人民军队的敌军工作有关问题向毛泽东提问:“宽待俘虏的政策,在日本军队的纪律下未必有效吧?例如释放回去后日方就把他们杀了,日军全部并不知道你们政策的意义。”对此毛泽东回答是:“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越杀得多,就越引起日军士兵同情于华军。这种事瞒不了士兵群众的眼睛。我们的这种政策是坚持的,例如日军现已公开声言要对八路军施放毒气,即使他们这样做,我们宽待俘虏的政策仍然不变。我们仍然把被俘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给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有些不愿回去的,可在八路军服务。将来抗日战场上如果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即可加入这个军队,手执武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④从这个谈话看,从抗战一开始,毛泽东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重要性,并从理论性的高度将其上升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中的三大原则之一,与官兵一致和军民一致的原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1938年底,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颁发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这个条例强调指出: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求得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团结友军,瓦解敌军,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由此开始,人民军队历次政治工作条例都把瓦解敌军作为三大原则之一写入条例总则,在军队政治工作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的敌军工作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这种发展首先体现在1938年5月他发表的《论持久战》一文中。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复杂性问题,他说:“日本军队的长处,不但在其武器,还在其官兵的教养——其组织性,其因过去没有打过败仗而形成的自信心,其对天皇和对鬼神的迷信,其骄慢自尊,其对中国人的轻视等等特点;这是日本军阀多年的武断教育和日本的民族习惯造成的。我军对之杀伤甚多、俘虏甚少的现象,主要原因在此。这一点,过去许多人是估计不足的。这种东西的破坏,需要一个长的过程。”接着,毛泽东指出日本军队的这种长处是可以破坏的,并且已在开始破坏中,并指出了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两个方面:“破坏的方法,主要的是政治上的争取。对于日本士兵,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了解和顺导他们的这种自尊心,从宽待俘虏的方法,引导他们了解日本统治者之反人民的侵略主义。另一方面,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关于如何用歼灭战打击日军,毛泽东还做了进一步分析:“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就是明证。日本军心已在开始动摇,士兵不了解战争目的,陷于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的包围中,冲锋的勇气远弱于中国兵等等,都是有利于我之进行歼灭战的客观的条件,这些条件并将随着战争之持久而日益发展起来。在以歼灭战破坏敌军的气焰这一点上讲,歼灭又是缩短战争过程提早解放日本士兵和日本人民的条件之一。”⑤“我们说日本技术条件虽优,但它终必失败,除了我们给以歼灭和消耗的打击外,就是它的军心终必随着我们的打击而动摇,武器和兵员结合不稳。”⑥从《论持久战》这篇文章看,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的敌军工作理论有了明显的发展。一方面,根据客观情况,毛泽东提出了敌军工作复杂性的问题,原有的以优待俘虏为主的方面仍然被强调,但同时更强调以歼灭战为主打击日军士气,以促成日军瓦解,正如他所形容的,“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⑦。另一方面,他提出了敌军工作的长期性问题,认为只有随着战争的持久发展,歼灭日军的客观条件才能发展起来。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理论的一些新发展,主要是体现为一些具体问题和政策方面的补充和完善。1939年1月,毛泽东在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写的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还有不少缺点。其中,在争取敌伪军的工作方面,“对战士与干部普遍施以日文日语的教授,并研究各种方法使之善于向敌军士兵与下级官长进行反侵略统一战线的宣传,还非常不足。争取蒙伪军的成绩较大,但还须更进一步。在这里,搜集与研究敌伪军的全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这方面的成绩,还没有达到需要的程度”,因此,广泛地进行争取敌伪军工作,是八路军在新阶段中应该加重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⑧同年2月,毛泽东同王稼祥、谭政一起致电八路军、新四军各部等,指出:今后在战斗中俘获的日军俘虏,应尽量释放,多加宣传优待,严禁枪杀及其他侮辱行为,借此降低日军之作战决心而动摇其军心,以利于粉碎敌之进攻。⑨1940年12月,毛泽东在《论政策》一文中也专门提到了人民军队敌军工作政策中的具体问题。他指出:“对敌军、伪军、反共军的俘虏,除为群众所痛恶、非杀不可而又经过上级批准的人以外,应一律采取释放的政策。其中被迫参加、多少带有革命性的分子,应大批地争取为我军服务,其他则一律释放;如其再来,则再捉再放;不加侮辱,不搜财物,不要自首,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不论他们如何反动,均取这种政策。这对于孤立反动营垒,是非常有效的。”⑩1941年5月,毛泽东还在由他改写和加写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又专门规定了关于人民军队敌军工作的条款,主要是:“对于在战斗中被俘之敌军及伪军官兵,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其愿参加抗战者,收容并优待之,不愿者释放之,一律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其有在释放之后又连续被俘者,不问被俘之次数多少,一律照此办理。”[11]1941年8月,毛泽东还就对伪军的政策问题,同王稼祥、谭政、傅钟致电陈毅、刘少奇。电文提出:华中“对待伪军应采德威兼施办法。不打不能迫使其就范建立我军的威权,但专打则势必结成生死冤仇,不打与专打两个极端政策对我们都是不利的”。对伪军中的两面派分子,应控制使他不完全倒在敌人方面来反对我们。“对伪军俘虏,不分官兵与社会出身,原则上一概不杀。对我成见深放了又来打我的分子也可以不杀,即再捉再放的办法比杀的办法要好,效果要大。”“我们应耐烦地采取七擒孟获政策。”[12]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还在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对抗战期间人民军队的敌军工作经验做了总结。他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而“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有一个正确的争取敌军官兵和处理俘虏的政策。对于敌方投诚的、反正的、或在放下武器后愿意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人,一概表示欢迎,并给予适当的教育。对于一切俘虏,不许杀害、虐待和侮辱”。[13]

抗日战争期间,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带头重视,八路军及其他人民军队的敌军工作普遍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理论的思想渊源

抗战期间,毛泽东通过一系列文章、指示和谈话,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八路军敌军工作的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体系来看,可以找到两个直接的思想渊源。

第一,是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进一步阐发了列宁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原理,指出了战争的政治性,他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离不开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总方针,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动员,离不开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等项政治原则,离不开统一战线政策的良好执行,离不开文化的动员,离不开争取国际力量和敌国人民援助的努力。一句话,战争一刻也离不了政治。”[14]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把敌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轻视政治的倾向和单纯军事观点,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强大力量,有效地配合了对日军事作战。

第二,是关于人与武器、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15]正是在这种认识支配下,毛泽东密切重视敌军工作,从而在军力和经济力不如日军的情况下,取得了人力和人心上对日军的优势。另外,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思想,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思想,特别是先秦的孙武、荀子等人的思想有契合之处。以兵圣孙武之《孙子兵法》为例,全书十三篇虽包含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各个层面,但其最精髓之处在于攻心战略。其精华之言如“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曲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16]又以荀子为例,荀子谈兵之最高理想亦为争夺人心,以德服人。他曾言:“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17]由此可见,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还是包含了非常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毛泽东关于敌军工作的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限于各种原因,本文未能充分展开论述和分析,谨望以后能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予以补足。

注释

①《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7页。②③④⑤⑥⑦⑩[14][1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9、379、381、381、511、511、767、479、469页。⑧[11]《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1、337页。⑨[12]《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11、321页。[1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9页。[16]《孙子·谋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7]《荀子·王制篇》,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责任编辑:何参

K26

A

1003—0751(2011)01—0186—03

2010—09—14

王东,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王志刚,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工作人员(北京100080)。

猜你喜欢

俘虏敌军人民军队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人民军队忠于党
狄斯雷利“俘虏”将军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