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为研究*

2011-02-21程伟陈遇春

中州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理论

程伟 陈遇春

多重理论视角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为研究*

程伟 陈遇春

从推拉理论出发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收益—决策模型,可以知道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是在城市与乡村推拉力量的博弈中,农民工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收益比较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从社会流动视角下看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是农民工通过成为创业者这种上升式的社会流动,实现其自身的再社会化,提高其社会地位的过程;从需要层次理论看,返乡创业是农民工在其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为获得更多的理解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

推—拉理论;相对不贫困感;社会流动;再社会化;需要层次理论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农民双向流动加剧,进城务工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城市(镇)农民工走向返乡的道路,相当一批农民工退出城市劳动市场返回乡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由农民到农民工再到返乡创业者这一过程,涉及到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环境、农民工自身三方面的结构和功能的准确定位,只有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才有利于农民工返乡成功创业,这里面既涉及到城市与乡村推拉力量的博弈和农民工自身努力下通过上升式的社会流动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涉及到农民工自身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人的他们不同层次的主体需要。

一、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分析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于1880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文中提出受歧视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都是促使人口迁移的原因,而其中的经济因素是主要的。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人口学上“推拉理论”是由巴格内(D.J.Bagne)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李(E.S.Lee)在“移民人口学之理论”一文中,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将其分为“推力”(push factors)和“拉力”(pull factors),并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迁移和流动,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流动就业改善生活条件,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1]。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李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还存在第三个因素即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人口流动则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返乡创业——基于推拉理论的解释

当初被用于分析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分析农民的返乡创业行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行为根据李(E.S.Lee)的理论,则是以下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流入地对农民工的推力;二是流出地对农民工的拉力;三是农民工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价值判断。农民工返乡创业正是在个人、家庭、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本人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收益比较后,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前提的条件是:返乡农民工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还有赖于其打工期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农民工本人所具有的创业愿望。有了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再加上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便能做出是继续留在城市打工、在城市创业或返乡创业的理性判断。这也是下面建构农民工返乡创业收益——决策模型的依据。

根据“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资料,大部分回乡创业者都反映外出打工很累很辛苦,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受到歧视、管理苛刻、没有归属感,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医贵、学费高、养老难等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解决,且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相对农村普遍偏高,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创业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和承担更大的创业风险[2]。由此可见,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所面临的诸多限制,反过来则成为促使其离开城市回到家乡进行创业的推力。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以及中西部发展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也成为促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推动力量。农民工在城市的打工经历是其回乡创业不可或缺的孵化器[3],打工期间农民工人力资本得到很大提升,其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则是实现回乡创业梦想的基本条件。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家乡的天然联系和归属感、愿意为家乡做贡献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为了获得相对不贫困感是他们选择回乡创业的自身动力。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工流出地政府对回乡创业的鼓励支持、家乡政策与投资环境的改善再加上家乡消费水平较低,而资本在不断加剧累积,各种机会增多,都成为农民工离开城市回到家乡进行创业的拉力[4]。

农民工是否返乡创业,取决于农民工对返乡创业的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如果假定农民工返乡创业获得的预期收益为E,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综合成本为C,R是农民工当前的收益;则E-R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预期收益的增量,E-R-C则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后活动的净预期收益。只要E-R-C>0,农民工就会做出返乡创业的决策;如果E-R-C<0,农民工则不会做返乡创业的决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正是在城市和农村推拉力量的博弈中,农民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预期收益判断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基于社会流动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分析

(一)社会流动理论

在现代社会理论中,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作为一个社会固有的特征,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分层体系中社会位置的变动过程,即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5]。这一概念首先强调了分层体系的存在,因此讨论社会流动离不开社会分层结构;其次社会流动是社会位置的变动过程,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位置都是包含资源的,因此社会流动也离不开资源分配。这种转变或转移根据其方向性,可划分为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即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和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6]。水平流动是指群体或个人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这种流动不会造成人们在社会等级序列中所处地位的改变;垂直流动是指社会分层体系中个人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根据流动的方向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上向流动(upward mobility)和下向流动(downward mobility)。①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流动学解释

农民工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它在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返乡创业是农民工社会流动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中,农民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性资源,努力改变自身原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为争取向高层次流动而努力,其直接的结果便是实现了自身的再社会化②,提高了其自身的社会化水平。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的发展轨迹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栖生活,只要政策不变、形势不变,多数是两栖人口,如候鸟般往返于城市和乡村;第二种情况是一部分转为正式工人,从事的产业、行业比较固定,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这部分人也有通过努力而步入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的;第三种情况是创业,由农民工转变成为创业者,包括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即成为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主);第四种情况是一般的回流,这种情况是农民工又回到农村从事一般农业生产或甚至成为无业游民,这属于下向的流动,是不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

结合社会流动基本理论和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轨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流动学意义即是在农民工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返乡后的他们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能够借助一定的平台载体和现有的各种资源,将在城市务工过程中掌握的技术、知识、资本和经验积累,融入到新农村或城镇建设过程中,或参与到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其自身的再社会化,提高其社会地位的过程。这是一种上升式的社会流动,而不是简单的水平流动或消极的下降流动。水平流动可以使地区间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在现有的情况下得到重新配置,从而对地区的人口、产业分布、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上升式的垂直流动则可以促进社会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升级,提高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力[7]。农民工返乡创业则实现了由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由农民到老板的转变,这是一种上升式的垂直流动,而且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垂直流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味着农村投资主体的增多,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内发性动力”,农村经济社会也由“导入式”向“内发式”发展[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拥有熟练技术、资本、知识和开拓精神农民工,陆续返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实现了由“打工潮”到“创业潮”的转变,形成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县域经济内的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甚至村组干部等几乎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从社会流动的视角上看,这表明我国过去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性质已从原先的水平流动,甚至是下降流动,逐步转变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上升式垂直流动[9]。可以预见,随着“创业潮”的到来,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缓解,人们通过更为频繁的社会流动而改变身份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社会分层结构将更为合理,“橄榄型”的现代社会结构的目标也将会实现。

三、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分析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分别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像金字塔一样,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其中位于金字塔底部的三种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两种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10]。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工已不再为基本的衣食住行操劳,温饱型的小康社会对他们来说基本实现,他们开始为过上更好的日子、解决子女上学、实现资本增值、提高社会地位、追求成功、回报家乡带领更多的人致富而努力,回乡创业则是他们最直接的选择。城市对农民工而言是一个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缺乏尊重、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地方,社交范围也仅仅限于打工的同事之间和老乡之间。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城市对农民工采取“敌对”、“歧视”等态度,根本不会有人关注农民工阶层的发展及社会、心理需要,更谈不上农民工的自我实现,尽管也有部分农民工通过努力在城市买了房子创了业,也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可,但同时他们也表示“还是要回到家乡去的”[11]。农民工与家乡有着天然的联系,家乡对他们而言是能够满足基本需要(能得到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满足)的地方,当农民工经过多年打工后,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获得了市场信息,有了一定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而走向返乡创业的道路,实现由打工到创业,由农民到老板的转变,这是他们赢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创业由于竞争激烈、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承担更大的风险等原因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返乡创业能使农民工体验到更多的尊重、自信、成就、满足等高峰体验。

因此,应把农民工当作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人来对看待。农民工作为社会人,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社交的需要、有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有追求更高目标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无论是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人企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村组干部和经纪人等,返乡创业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边际效益更大,是他们赢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尽管他们中的多数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四、小结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回乡创业仍是外出劳动力的一种重要的选择,这既是农民工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对流出地与流入地预期收益比较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农民工通过成为创业者这种上升式的社会流动进入更高社会阶层和为获得更多的尊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为直接的路径选择。这就要求国家和农民工输出地政府要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一方面解决具备创业条件的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对不具备基本的创业条件但有一技之长、有强烈创业的愿望农民工以全方位支持,帮助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创业,流动到更高水平的社会阶层,顺利实现自身的再社会化;另一方面,要把农民工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来看待,尊重农民工的主体需要,给农民工更多的关爱,帮助农民工自我完善,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民工的顺向进城和返乡创业并存的社会现实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返乡创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理论的高度上去认识把握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现象,建立农民工“双向流动新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当农民工有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脉积累之后,中国人传统的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光宗耀祖、支援家乡建设等思想将会促使部分农民工走向回乡创业的道路,这是一种主动的回流返乡,而且是有重大意义的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工业化道路。

注释

①以往我们较少关注进城农民工打工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仅注意到了农民从务农向非农产业的职业转变,较少注意他们进入非农岗位后他们人力资本提高的过程。实际上经过多年进城就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相当可观。②农民工在城市所处社会地位低下,回乡创业后即使没有大的改观,但和周围没有外出打工或创业的农民相比,他们还是生活的更好一些,同时受到更多的尊重,称之为相对不贫困。

[1]邹新树.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农村经济,2005,(10):104.

[2][11]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政策建议研究报告[R].2009—02—08.

[3]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

[4]张宗益,周勇等.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对策[J].统计研究,2007,(12):9-11.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2.

[7][9]马忠国.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183.

[8]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动研究——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18.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晓立

F323.6

A

1003—0751(2011)01—0071—04

2010—1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农民工职业技能基地化培训模式研究》(20091021)阶段性成果。

程伟,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杨凌712100)。

陈遇春,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凌712100)。

猜你喜欢

农民工流动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