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轨制、人口红利、土地红利
——基于转轨视域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考察
2011-02-21罗军
罗军
新双轨制、人口红利、土地红利
——基于转轨视域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考察
罗军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公权力为背景,大量攫取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性要素以获得巨大利益的新动向。这种新动向正逐渐演变成制约中国城乡关系协调和导致城乡二元社会重新分化的重要根源。2004年开始的民工荒标志着中国劳动力市场进入了深层调整期,人口红利在为中国30年经济成长提供持续动力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单纯依靠“土地财政”发展地方经济的模式不可持续,作为特定时期权宜之计的土地创收绝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
城乡二元结构;双轨制;土地红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城乡分割,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通过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以及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形式,实现工业对农业过度抽取。长期的城乡对立和工农业对立,导致了中国独特的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双二元结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公权力为背景,大量攫取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性要素以获得巨大利益的新动向。这种新动向正逐渐演变成制约中国城乡关系协调和导致城乡二元社会重新分化的重要根源。另一方面,“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为中国30年经济成长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动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土地和劳动在农业和其他领域的作用尤其显著。在新的背景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曾经对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口红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与此同时,人们对土地红利的疯狂追逐正在以土地财政、高房价和过度城市化等形式愈演愈烈。可以说,(新)双轨制、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是现阶段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方面问题紧密相连,需要重新认识和考察。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双轨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变化趋势
1978年以前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政府行政干预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城乡二元分制政策使然。最早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大多数人受益的“旧双轨制”。当时,政府针对一般商品和服务的管制价格体系,采取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价格体制,逐步放任体制外价格机制的发育、壮大,并最终使体制内价格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城乡推行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渐进宽松的经济政策,给予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经济成长空间,壮大了非公经济的增量。农村打破大锅饭,推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放开粮食批发价格,新旧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有效衔接——正是由于这一系列让大多数人受益的经济政策使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在一段时期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人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深刻变革,逐步升级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引发了城乡经济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到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和社会资源配置从扩散转向重新积聚。此时,主要由自由市场引发的更为深刻的城乡间断裂激化了城乡矛盾,城乡关系进一步尖锐起来。
孙立平、林风等(2002)把1978年前后因政府行政干预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把由于消费品升级和社会资源重新积聚所带来的城乡断裂称为“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他们认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将从以农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这种转变,则会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城乡二元社会。[1]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作用下,社会生产要素重新向城市和政府部门集中。刚刚缓解的中国城乡矛盾又重新激化,刚刚缩小的城乡差距又继续扩大。并且,“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更耐人寻味。尤其是最近几年,二元性特征不断强化,城乡结构的失衡引发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投资结构失衡等一系列内部失衡,经济发展在质量方面受到严重损失。
2.新双轨制及其主要表现
钟伟(2005)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于“旧双轨制”的“新双轨制”,即在公共权力背景下,自下而上地寻找和套取,已经市场化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与远未市场化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体系这两大体系之间的巨额租金。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资金价格管制和资金配置失衡,用地制度扭曲的市场化和征地制度明显的权力寻租化,以资方利益为导向的劳动力价格的恶性竞争,国有企业的产权垄断定价和无序转让等问题。[2]武力指出,农业为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农村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为城市发展、经济开发区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工程提供廉价土地资源。乡镇企业将大量的农村资金直接注入到城镇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松海,白瑜洁(2009)对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增长情况的研究表明:1978年到1989年,劳动力在两个部门的增长指数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1990年到2002年,非农就业增长指数与农业就业增长指数之比同样先升后降,到2002年农业就业人数与非农就业人数第一次相等;2003年至今,经过30年改革,市场参与主体的自主权约束基本解除,全国性劳动力要素市场进一步推进,非农就业人数继续大幅增长。[3]这一时期,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由农民工所带来了巨额人口红利成为城镇与发达地区攫取利润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新双轨制的出现导致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愈演愈烈,企业肆无忌惮榨取农民工廉价劳动力和农村资金大量被城镇所攫取等严重现象,大大加剧了本已缩小的城乡差距。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劳动要素的不断投入,尤其是农村“短期相对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不断投入,对中国的快速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中国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制的条件下,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对“人口红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进入闲置阶段;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阶段;第三,农村劳动力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抑制了劳动工资上涨,使得前两个阶段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一直比较低,造成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不足。与此同时,住房、教育、养老和医疗等市场化改革强化了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这一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利益主要为资本所有者获取,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扩大,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由此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短期相对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要素的工资水平将会有所提高,并将带动城镇劳动工资上涨和市场消费支出能力整体提高。来自农村的简单劳动要素的知识和技能等不断增强,进而带动中国的劳动迁移过程进入第三阶段。由“民工荒”引起的劳动工资上涨迹象表明,第三阶段的劳动迁移正在进行当中,并推动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三阶段,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的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将会出现显著变化。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时,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将出现较大调整。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比重逐步下降,发展型和享受型(包括居住类、交通通讯类、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类、旅游)消费比重不断上升。[4]
中国的劳动力供需结构从劳动力供给过剩向供需平衡乃至劳动力供给短缺的转变过程开始于2004年。自2004年以来,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民工荒”,并波及到了江苏、上海及渤海湾地区,且有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的趋势。从2004年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民工荒”开始,国内劳动力市场进入了深刻调整期。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将面临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矛盾。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7)研究认为,由于劳动供给中“水平效应”具有收益递减特性,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人口红利”,必须走以知识、技能等人力素质提高来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2.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影响
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劳动力的贡献率高达69%,说明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中科院2005年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首次出现下降,预计到2011年,劳动力供给量不再增加,2021年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这说明我国的劳动力已开始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它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口红利消失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5]
一是实际工资将不断上调。农民工人数的减少将推动工资上涨压力增加。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会悄然发生改变。考虑印度等一些出口竞争国家目前正处在人口红利爆发期,“中国制造”必须要深入挖掘潜力,变革生产方式,实现技术创新来应对。这或将提振高新科技与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二是中国经济增长将向消费主导过度。人口结构的转变将终结中国高储蓄率的现状,日益强大的老龄化人口队伍将成为消费市场生力军。未来若政府针对日益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社会消费能力将被进一步激发,这将有助于中国消费持续增长。三是短期资产泡沫或将形成。2010年施行的货币刺激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而货币的增发如果没有对应相同数量的商品产出,普遍的物价上涨将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劳动力人口的下降趋势是否会影响最终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带动物价出现上涨,这将是今后两年需要关注的重点。四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新一代就业群体以技校、中专、大专学历的毕业生为求职群体的大多数。过去那种依靠对人力的大规模简单使用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这也是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应有之意。
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劳动素质的提高,他们在进一步融入城市方面有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奚建武(2008)指出,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周围,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包容性广、开放度大,辐射性强的特大型城市,在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嵌入了新的一元,产生了原住民(主要是当地农民)与外来移民(主要是流动民工)之间的新二元差别,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复合型二元结构。[6]
当前,进城农民工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中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半城镇化”的特点。但是,随着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动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完全融入城市的愿望。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需要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以后的地域转移、职业转换,身份变换的“三维转换”。农民向城镇迁移不是简单的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更主要的是农村人口在这种城市化迁移中享受到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权益。
三、城乡二元结构下土地红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土地红利”是中国经济低成本扩张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本应归土地要素所有者所得的收入转化成了其他经济利益集团的收入或再投资的资本,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成本。
1,中国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所谓土地红利,是指土地资本化所得到的红利。有学者乐观的认为,“人口红利”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辉煌,未来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充分利用土地资本化红利。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新一轮土地革命和土地资本化红利的开启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势能。
党国英根据长期的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土地红利”对中国经济低成本扩张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土地红利是中国30年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奥秘。1979年至2008年间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GDP平均增长率为9.8%,在2006年和2007年甚至达到了12%。200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型特点更加突出。中国经济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明显。据统计,1978年城市化率仅为18%,2007年已经上升到45%。1978年至2004年间,全国约有497.78万公顷的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平均每年占用耕地18.44万公顷。
在过去30年,中国的土地资本化由政府主导,即政府垄断土地转让权。这种形式在经济起飞阶段,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资协调、启动成本和外部性等问题,为区域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固定投入基金,催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也滋生了很多弊端,尤其随着我国东部沿海某些地区(比如江苏、浙江、广东)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各种因土地收益分配而导致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我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为今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各地纷纷围绕土地开展一系列尝试和试验,主要集中在加强土地的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建立完善科学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增强土地供应调控能力,建立和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和土地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征地补偿制度等领域。但是,从长远来看,把开发利用土地红利作为中国未来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过度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发展经济,实际上走的是一条老路。如果今后中国不能有效摆脱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集约型的新路子,顺利实现经济转轨,中国很可能会陷入“后发优势”陷阱而不能自拔。
2.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高房价等现象愈演愈烈是土地红利在中国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土地财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所谓“土地财政”是指中国现有的体制造成的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所带来的相关税费和融资收入的非正常现象,即一方面通过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等方式招商引资,促进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超常规发展,以带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的大丰收,另一方面通过招、拍、挂等方式收取土地出让金,并以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土地融资,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7]
土地财政的现实源自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一方面,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同时其职责却在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不断向中央集中,地方政府要做的事却越来越多,导致了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虽然,中央政府财政重点转移支付了一定的资金,但是资金只能用于被指定的地方实际上起到了制约地方政府财权的效果。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使地方政府成为高地价的直接受益者。
土地财政在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资金来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李季平(2010)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单纯依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土地财政”在城市建设初期,政府主导的土地经营模式可以形成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互相带动的双赢局面,很多城市凭借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但“土地财政”绝不应该成为我国财政的常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造成了我国许多城市税收超常规增长,产业结构畸形,各地对房地产行业依赖严重。另外,土地财政产生的“驱赶效应”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将收入的重点由依靠企业的预算内收入转到依靠农民和土地的预算外和非预算收入,由侧重工业化转到侧重城市化。[8]由此进一步影响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转轨的顺利实现,危害性不言而喻。
四、余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土地红利还是人口红利都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两者具有共性,归根结底都是在旧的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束缚和“新双轨制”制约下,简单套取已经市场化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体系与远未市场化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体系间的租金。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过度依赖资源型(土地、劳动力、环境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这样一方面会对当前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今后经济转轨和产业升级设置重重障碍。
第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加耐人寻味。根据国际一般经验,中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这一阶段,人民消费结构开始深刻变化,生存型消费比重逐步下降,房产类、交通通讯类、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类、旅游等发展享受型和耐用品消费比重上升。消费品升级和社会资源重新积聚会带来城乡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并且解决起来也更为困难。这一情况尤其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和加以警觉。
第二,“民工荒”开始出现的2004年以及随后几年,正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最好的几个年头,传统的通过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达到了巅峰。此后国内劳动力市场进入了深刻调整期,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将面临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矛盾,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目前所遇到的人口红利减少问题,关系到中国能不能有效摆脱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束缚。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人口红利”,中国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对人力资本的简单开发利用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必须走依靠知识、技能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转型。
第三,曾经为我国30年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土地红利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要不要将之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过度依赖需要我们冷静应对。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单纯依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持续的。虽然在城市建设初期,很多城市凭借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但作为特定时期权宜之计的土地创收绝不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常态。一方面,过度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来发展经济,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的老路。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土地红利容易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发展,土地财富的“驱赶效应”导致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侧重工业化转到侧重城市化。
第四,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简单投入获取剩余价值的低成本经济增长方式最终会因高代价付出而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重点放在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上来,把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转变。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以技术、人才、资金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换取高附加值的经济成果。
[1]林风.断裂:中国社会的新变化[J].中国改革,2002,(4).
[2]钟伟.解读“新双轨制”[J].中国改革,2005,(1).
[3]方松海,白瑜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回眸——工农城乡关系30年变迁[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田素华,徐明东,徐晔.人口红利、流动性短期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供给——对2008—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J].金融研究,2008,(9).
[5]张正.中国经济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消失[R].金汇期货投资分析报告,2010—03—01.
[6]奚建武.结构转化:城乡关系变迁的新动力——基于城乡复合型二元结构视角[J].调研世界,2008,(12).
[7]邵源.关于“土地财政”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24).
[8]易毅.现行体制下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J].经济师,2009,(5).
责任编辑:晓立
F121
A
1003—0751(2011)01—0061—05
2010—09—11
罗军,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武汉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