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

2011-02-20李炯华张丽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工业旅游研究

李炯华 张丽丛 丽

试论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

工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和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工业旅游作为工业企业转变自身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新型旅游方式,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专项旅游项目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阐述工业旅游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就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工业旅游;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专项旅游项目,因其知识性、文化性、可参与性等特点而受到游客青睐,并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工业旅游的发展尚处于成长期,其研究时间较短,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研究。

一、工业旅游的内涵

工业旅游迄今尚未有公认的科学定义,由于人们研究的目的和角度不同,各种文献众说纷纭。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工业旅游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看法。笔者试对工业旅游的涵义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工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旅游业与工业交叉形成的新型旅游形式。2.它以工业生产场景、科研与产品、历史与文物、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等工业资源为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旅游市场,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3.它是融工业生产、观光、参与、体验、娱乐等为一体,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1]9

二、工业旅游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Theory of Location)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区位理论对工业旅游的指导意义表现在:工业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工业旅游的空间组织与开发布局,工业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寻找区位优势和集聚规模效应,工业旅游场所选择与规模、结构确定,工业旅游交通与线路设计,工业旅游开发的区域分析和发展战略等。

(二)企业成长理论

该理论创始人是英国人Edith T.Penrose,她于1959年发表的《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一书认为:“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从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看,“企业的成长无非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大企业不过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而自然成长的结果而已。”企业成长理论对工业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在于,工业企业通过对工业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品牌文化传递给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并使得企业不断成长。[2]225

(三)工业生态学理论

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工业领域,寻找工业物质优化循环的理论及方法,通过研究工业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它以新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发展,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工业生态学是为综合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一种系统化、一体化的理论工具体系。运用工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可将工业旅游开发与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相结合,为我国提供了一条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用来规划和运行工业旅游项目,可带来环境和经济效益。在建设目标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工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谋求经济与环境的效益统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目前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提出的。他把旅游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即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在不同生命周期内,旅游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特征是不一样的,市场调查的内容应该相应的有所偏重,有所选择。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工业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工业旅游的开发、规划和管理。

(五)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由一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客观事物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整体。按旅游功能分析,工业旅游系统包括四个组成成分,即客源市场需求系统、旅游目的地供给系统(包括目的地吸引物系统、设施系统和服务系统)、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工业旅游系统。

(六)旅游经济学理论

旅游经济学理论是旅游经济活动运转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规律。运用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使工业旅游开发立足市场,合理开发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项目,体现工业旅游开发的经济性与市场性,达到工业旅游开发的合理化和最优化。

三、工业旅游的发展概况

把工业企业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国外早已走在前面。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由最初的汽车行业波及其他众多工业领域。[5]20世纪中叶,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率先开放生产车间,组织客人们参观其生产流水线,产生轰动。随后引起许多厂家的效仿,形成一个“时尚”,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旅游的兴起和旅游业综合发展。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欧美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现代科技基地早已向公众开放,成为受游人瞩目的旅游景点。

在我国,长期以来工业企业不对外开放,仅因工作关系供有关人员参观。改革开放后,部分工业企业为展示建设成就和扩大宣传,开始接待各界人士参观访问,为工业旅游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被动接待、90年代中期的消极适应和90年代末期的起步发展三个阶段。90年代中后期,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它一出现,即以较强的知识性和独特的观赏性吸引了许多游客。作为旅游业的新领域,工业旅游已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2004年7月,国家旅游局命名首钢总公司等单位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更标志着中国工业旅游已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总之,国内工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全国各地的工业旅游可谓不断升温,方兴未艾。

四、工业旅游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老工业区的工业旅游研究

Yoel Mansfeld详细讨论了衰退中的老工业城市“工业景观”对旅游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了这类城市通过工业旅游开发促使城市复兴的可能性,并以以色列海法市的两个工业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和评估这一思路的实施效果;[6]Peter Hall则研究了欧洲老工业区的传统制造业向其他产业转变过程中,工业旅游对城市发展的作用;[7]刘炎、杨絮飞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范英杰等对哈尔滨市,唐顺英对长春市,王伟伟等对沈阳市,余志祥等对重庆市也都作了相关研究。[8][9][10][11][12][13]

(二)工业遗产旅游研究

Charles H.Strauss和Bruce E.Lord研究了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工业遗产旅游的经济影响;[14]Miles K.Oglethorpe认为苏格兰过去的工业遗产应该更深入地用于发展旅游业,并且通过研究表明公众对工业遗产的兴趣已经有积极的信号;[15]J.Arwel Edwards分析了一般和特定地区工业遗址旅游的发展潜力,认为工业遗址的旅游吸引物属于遗产旅游的范畴;[16]Alison Caffyn和Jane Lutz研究了在多种族城市里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问题;[17]Richard C.和 Prentice Stephen则以工业遗产公园为例研究旅游体验;[18]朱利青对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历程做了研究,认为目前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已实现了由零星景点的开发到区域的整体战略开发。[19]

(三)矿业旅游研究

Michael Pretes研究了玻利维亚的矿业旅游,并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20]David Harrison以斯威士兰和南非为例研究了矿业旅游及其产生的影响;[21]王建兰详细分析了江苏省金坛市旅游开发和矿业开发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旅游业发展和矿业开发间的矛盾,研究如何促进矿业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22]郭青霞等也以山西平朔矿为例研究大型矿区工业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23]

(四)工业旅游影响研究

Andrew Bradley,Tim Hall和Margaret Harrison研究了工业旅游对工业城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和城市营销的影响;[24]Charles H.Strauss和Bruce E.Lord研究了工业旅游的经济影响;[25]Nae-Wen Kuo,Teng-Yuan Hsiao和Chun-Fa Lan则从工业生态学的角度,以台湾为例研究了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26]陈万蓉、严华也研究了工业旅游对上海的都市旅游产业、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27]

(五)工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彭新沙认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旅游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并提出了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战略;[28]陈文君在研究广州工业旅游发展战略时,认为应着重从工业旅游的景观特色营建和旅游产品优化两个方面入手;[29]董藩等对山东和辽宁的工业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将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结合起来,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30]

(六)工业博物馆研究

Alison J.Beeho和Richard C.Prentice评价了旅游者参观工业博物馆所获得的体验和益处,并以英国铁桥峡谷工业博物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31]J.B.Knight则研究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工业博物馆及其科普教育功能;[32]居伊·勒韦尔对德国施佩耶工业博物馆[33],莫里斯对美国国家采矿名人堂和博物馆也都作了相关研究。[34]

(七)企业开展工业旅游的作用研究

Geoff McBoyle以苏格兰威士忌酒厂为例,研究了开展工业旅游对企业环境改善的作用。[35]魏建新、吴汉军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例,分析了钢铁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对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36]戴道平提出了开展工业旅游对增强企业活力的五个方面的作用;[37]付江则强调了工业旅游是煤炭企业多种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38]

(八)工业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

Bill Bramwell和Liz Rawding研究了工业旅游市场形象问题,并以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设菲尔德等工业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39]G iuli Liebman Parrinello研究了工业旅游的旅游动机和期望;[40]戴道平详细分析了工业旅游产品的学生市场;[41]马文斌等则从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旅游者的动机出发,对工业旅游的游客类型进行了划分;[42]Bill Bramwell和Liz Rawding还以曼彻斯特等城市为例,专门研究了工业旅游市场组织问题。[43]

五、工业旅游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工业旅游已越来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特色专项旅游,工业旅游虽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工业旅游的发展,符合国际上旅游市场从大众到分众的转变趋势,是一种很值得工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旅游者普遍关注的创新事物和创新产业,开展工业旅游研究意义重大。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也为工业旅游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工业旅游的蓬勃发展势头相比,工业旅游研究则明显滞后,多为介绍工业旅游开展情况的现象描述和表层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研究。从现有文献看,对工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学界仍在进行热烈的讨论,尚没有公认的科学定义。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往往只限于表面现象的探讨或只是某一方面的分析,工业旅游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并缺乏完整性。究其原因,主要与工业旅游所处发展阶段有关。目前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尚处于成长期的初期,存在诸多问题,如工业旅游的市场还未形成;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总体数量少,且各自为政,缺少经验交流;工业旅游研究所需的相关数据、资料缺乏;工业旅游的效益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比不显著等。工业旅游活动自身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旅游研究的难度,限制了工业旅游研究的深度,并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与针对性。迄今对工业旅游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研究很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不够。在已有的研究中,描述性成果占绝大多数,重点主要放在实证研究上,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而概念框架、构造模型、统计方法运用方面的成果甚少。在研究内容上,对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运行机制、区域效应、旅游者行为、旅游产品结构、工业旅游项目管理和工业旅游地演化规律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未来的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工业旅游理论体系研究和方法论的构建,研究领域需不断细化,研究方法需不断创新,同时工业旅游的复杂性使得多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成为必然。

[1]李炯华.工业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Edith T.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3]王本兴.生态环境生产与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4).

[4]张永庆.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实践论原则[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5).

[5]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2).

[6]Y oel Mansfeld.Industrial landscapes as positive settingsfor T ourism Development in Declining Industrial Cities[J].GeoJournal Issue,1992,(4).

[7]Peter Hall.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of T ourism[J].T ourism Management,1987,(2).

[8]刘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旅游初探[J].中国第三产业,2004,(1).

[9]杨絮飞.东北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6).

[10]范英杰,谷松.浅谈哈尔滨市工业旅游的开发[J].商业研究,2003,(3).

[11]唐顺英.对长春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思考[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4,(1).

[12]王伟伟,哈娜.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沈阳工业旅游[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3]余志祥,熊伟.重庆都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14]Charles H.Strauss and Bruce E.Lord.Economic Impacts of a Heritage T ourism System[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1,(4).

[15]Miles K.Oglethorpe.T ourism and Industrial Scotland[J].T ourism Management,1987,(3).

[16]J.Arwel Edwards.Mines and Quarries:Industrial Heritage T ourism[J].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1996,(2).

[17]Alison Caffyn and Jane Lutz.Developing the Heritage T ourism Product in Multi-ethnic Cities[J].T ourism Management,2001,(4).

[18]Richard C.and Prentice Stephen.T ourism as Experience:The Case of Heritage Parks[J].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1998,(1).

[19]朱利青.工业遗产旅游和鲁尔区[J].地理教学,2003,(3).

[20]Michael Pretes.T ouring Mines and Mining T ourists[J].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2002,(2).

[21]David Harrison.T ourism and Prostitution:Sleepingwith theenemy:The Case of Swaziland[J].T ourism Management,1994,(6).

[22]王建兰.关于促进金坛矿业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建议[J].江苏地矿信息,2002,(2).

[23]郭青霞,贺斌,白中科.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4,(4).

[24]AndrewBradley,Tim Hall and Margaret Harrison.Selling Cities:Promoting New Images for Meetings T ourism[J].T 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1).

[25]Charles H.Strauss and Bruce E.Lord.Economic Impacts of a Heritage T ourism System[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01,(4).

[26]Nae-Wen Kuo,Teng-Yuan Hsiao and Chun-Fa Lan.T ourism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cology:a Case Studyof Food Service in Taiwan[J].T 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5,(4).

[27]陈万蓉,严华.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J].上海城市规划,2001,(1).

[28]彭新沙.试论中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1).

[29]陈文君.广州工业旅游发展战略探讨[J].热带地理,2004,(3).

[30]董藩,陈瑛娜.从山东的实践看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3,(5).

[31]Alison J.Beeho and Richard C.Prentice.Evaluating the Experiences and Benefits Gained by T ourists Visiting a Socio-industrial Heritage Museum:An Application of ASEB Grid Analysis to Blists Hill Open-air Museum,the Ironbridge G orge Museum,United K ingdom[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1995,(3).

[32]J.B.Knight.The Pennsylvania Museum and School of Industrial art[J].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1997,(4).

[33]居伊·勒韦尔.德国施佩耶工业博物馆[J].航空模型,2003,(2).

[34]莫里斯.美国国家采矿名人堂和博物馆——采矿工业及其传奇故障的陈列馆[J].国外金属矿山,2001,(6).

[35]Geoff McBoyle.Green T ourism and Scottish Distilleries[J].T ourism Management,1996,(4).

[36]魏建新,吴汉军.企业开展工业旅游的思路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37]戴道平.工业旅游: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有益尝试[J].改革与战略,2002,(10).

[38]付江.工业旅游——煤炭企业多种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J].煤炭企业管理,2000,(1).

[39]Bill Bramwell,Liz Rawding.T ourism marketing images of industrial cities[J].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1996,(1).

[40]G iuli Liebman Parrinello.Motivation and Anticipation in Post-industrial T ourism[J].Annals of T ourism Research,1993,(2).

[41]戴道平.工业旅游产品学生市场制约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2]马文斌,田穗文,唐晓云,等.工业旅游现状及前景分析——以宝钢工业旅游项目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1).

[43]Bill Bramwell,Liz Rawding.T ourism Marketing Organizations in Industrial Cities:Organizations,Objectives and Urban G overnance[J].T ourism Management,1994,(6).

责任编辑:贾 春

Discussion on Industrial Tourism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LIJionghua1,ZHANGLili1,CONGLi2
(1.College of Management,China Women's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2.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Industri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dustry tourism,as an evolu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an outcome of industrialization.As a new way of tourism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change industrial corporation from sing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lural one,industrial tourism has got much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dayof its emerging and has great prospect for development.As a new specialized tourism project,its research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This thesis expatiat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ial tourism and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re

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strial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dustrial tourism;theoretical foundation;research progress

10.3969/j.issn.1007-3698.2011.01.023

F592

A

1007-3698(2011)01-0124-05

2010-11-11

李炯华,男,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张丽,女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女性创业、工商管理;100101 丛 丽,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100874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2009年度科研规划项目“中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G09-03005。

猜你喜欢

工业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工业人
旅游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旅游的最后一天
“工业4.0”之思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