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问题研究*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02-20张亦慧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教育

刘 敏 张亦慧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问题研究*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 敏 张亦慧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职业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深化全人教育的必然要求。职业观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堂教学、专业实训、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职业观教育的经验说明,加强职业观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构建机制平台,确保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

高职;学生;职业观教育

职业观教育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本质、价值、目的和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职业观教育不仅关乎学生今后 “如何谋生”、“如何做人”,而且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职业观教育,这一点对于高职教育尤为重要。

职业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更应当关注学生的职业观教育。这是因为,高职教育本身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将职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职业技术教育,忽视对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是片面的。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才能经得起企业、市场、社会的考验。

职业观教育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诸多片面看法,导致一部分人看不起高职院校、不愿上高职院校,这既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黄炎培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深刻地意识到各种旧思想、旧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他形象地称其为职业教育发展的 “无形之礁”,并为此开了一个药方——大力开展职业观教育。在今天来看,大力开展职业观教育仍是破解高职教育发展之“礁”、提升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职业观教育是深化高职全人教育的必然要求 全人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克服传统教育的“唯能力论”倾向,使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与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而言,职业观关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职业理想和发展、择业目的和标准、从业道德和操守;对学校而言,学生的职业观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人才培养模式(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职业观教育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包含诸多内容,因此,正确的职业观也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在不同的历史与社会条件下,职业观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当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树立平等职业观 即凡是正当的职业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努力奋斗,都能够有所作为。黄炎培先生对平等职业观作了精辟的注释:“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职业分工的需要,只有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认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干部、“白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工人、“蓝领”,因而轻视高职教育,这是传统的精英职业观在作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摒弃职业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努力成才,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树立自主择业观 即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条件,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从国家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大学毕业生有了更多选择职业的自由。但是,一些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转变就业观念,认为上了大学就一定要当干部、做“白领”,一定要在党政机关和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业,甚至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坐等政府、学校和家庭安排就业岗位,或者在就业时盲目跟风。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关键是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生要从就业形势、社会需求、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树立竞争就业观 即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就业观念,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方能脱颖而出。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收入和安稳的工作环境,缺乏竞争意识,怕吃苦,怕挫折;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调整就业期望值,结果导致期望值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些大学毕业生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竞争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对此,大学生应树立竞争就业观,一方面,要勇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积极准备,主动出击,坚定信心,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职业观教育平台的实践

职业能力是一种硬实力,体现为学历学位、专业技能、各类资格证书等“硬件”,职业能力教育应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设计等各个方面。职业观教育是一种软实力,体现为职业心理、职业操守、职业品质等“软件”。相比职业能力教育,职业观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开展职业观教育,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构建机制平台。在这方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值得推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观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全方位构建职业观教育平台,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学校将职业观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组织骨干教师开设职业观教育相关课程,聘请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对各专业的工作性质、发展前景等进行系统讲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熟悉、对职业的了解。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系统地传授职业观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科学定位、合理就业,为其顺利择业、就业、从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招聘、分析职场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和辩论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意义、能力要求和技能技巧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理解职业、选择职业。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参观、与劳模座谈、对往届校友进行访谈、参加企业招聘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熟知度,激发其爱专业、学专业的热情。

以专业实训为平台 学校利用校内工业训练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专业实训平台,以先进的实训设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工作环境,并让他们在“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中感受企业的生产管理氛围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上实训课时,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像企业员工进入车间一样进入实训室,统一着装,上班打卡,戴工作帽、袖套,穿工作服,进行班前集合、班后小结,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规程操作。通过专业实训,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了专业技能,熟悉了企业生产管理的氛围,而且在职业训练中培养了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等良好的职业品质。很多学生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一些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写到:通过专业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才知道在工作中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否则就会因不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而遭淘汰。

以就业指导为平台 学校将职业观教育全方位地贯穿于就业指导。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和专业就业前景;在二年级学生中深化职业素质训导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入行教育,帮助学生强化职业素质观念;在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就业指导必修课、专题讲座与实习顶岗相结合的入职教育,帮助学生准确择业、顺利就业。积极引进专业测评软件,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设系列创业实务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设立百万创业基金,积极帮扶学生开展创业项目;积极推行学生创业导师制,对入驻创业园区的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辅导;坚持开展“西部志愿者”及“三支一扶”的宣传、招募及培训工作,营造“勇于从基层做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几年来,学校先后有48名学生赴祖国西部和粤北山区工作,有413人应征入伍,献身国防,超过90%的毕业生在企业入职,其中76%的人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全程式、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合理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并引导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学校鼓励学生将学习从课堂上、校园内延伸到校外和企业中,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通过勤工俭学、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动态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认识;通过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等,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提升工作技能,领悟企业文化。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建了440多支社会实践队伍,吸引了3万多名学生参加,深入到50多个省内外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和街道社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走进”活动,完成考察报告2万余篇;有7200多名学生加入义工组织,累计为社会提供了80多万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有100多名学生党员挂职街道,实现“校区共建”;有47名学子奔赴祖国西部开展志愿服务;有5万多名学生为“爱心基金”捐资10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3所,帮助3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社会实践这个“大熔炉”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以日常管理为平台 学校把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学风教育,引导他们遵规守纪,刻苦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在各类仪式和重大节庆活动中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提升学生文明素质;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重视业绩、奖罚分明、竞争上岗等企业绩效法则,把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学生行为日常考核、班级竞赛活动都作为职业观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量化综合测评指标和职业素质教育考核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敬业和爱业等职业操守,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三自工程”中通过值日劳动如擦黑板、做教室及校园卫生等锻炼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指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帮困助学金,引导他们学会感恩,立志报国,服务社会;在学生测评中通过开展“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标兵”、“五四红旗团支部”、“文明星级宿舍”评选等工作树立先进人物典范,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以校园文化为平台 学校全力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做到用文化熏陶人、用文化感染人、用文化教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的校训是“敬业、创新、奉献、协作”,其涵义是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秉承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夙夜为公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告诫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学校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组织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技能大赛,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学校紧密结合育人目标,全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不定期邀请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和行业准则等;另一方面,定期举办系列讲座,通过专题辅导、形势报告、座谈会、人文素质大讲堂、名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1]傅瑞林.关于高职院校加强职业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7).

[2]韩树林.把“灰领人才”的摇篮做大做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2,(6).

[3]谷茂.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进模式——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刘敏(1982—),男,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

张亦慧(1961—),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副教授,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本文系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当代大学生职业观调查研究:高职教育的视角》(课题编号:2009ZY048)的阶段性成果

G715

A

1672-5727(2011)02-0075-02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