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学校化学课堂中的拓展教学
2011-02-20严鲜荣
■严鲜荣
中等专业学校化学课堂中的拓展教学
■严鲜荣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并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具体做法:创设优化教学情境,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提问和讨论等教学手段,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学会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补充课堂实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化学史的教育,促进学生人文道德与智力的发展
化学;课堂实验;自主学习;化学史
拓展,即开拓、施展,使之宽广。拓展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并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使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知识网络,积极开创知识的新内涵,从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而课堂教学是一门精彩纷呈、变幻莫测的艺术,在化学课堂上笔者具体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1 创设优化教学情境,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每节课上创设优化教学情境,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上课时尽可能以一个“引子”开头,不动声色地将学生引进隐含化学问题的情境,千方百计地和学生经历的事情、读的书籍、看的电影或电视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浓厚兴趣,迫不及待地参与讨论,主动探究。这样的课堂使每个人都乐于参与,久而久之就变得热爱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
例如在讲氯气时,一开始,笔者说:“近几年氯气泄露事故频发,同学们曾在电视或电脑上看到过吗?”这件事与学生平时见闻相联系,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列举有关氯气泄露的事故。笔者听着他们的叙述,给他们播放事故图片:2005年4月28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工人文化宫里,废品收购人员在抬出文化宫里废弃的氯气贮罐时,导致76人因呼入氯气出现中毒症状,被送进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其他医院抢救;2010年7月26日晚,四川省广元市区栖凤路一游泳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紧急疏散上千民众,有多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学生听得犹如身临其境,看着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故,无不使人沉思,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接着笔者说:“看来同学们已经意识到事故的严重性,假如你在场的话,你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样的学习任务马上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浓厚兴趣和迫不及待参与的热情,因为这实实在在是一件帮助他人摆脱困境,拯救生命的好事,同时也能学到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所用的知识。
2 利用提问和讨论等教学手段,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学会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学习,面对以开放性、探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合理拓展,注重落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益。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个体或是群体性的主动探究问题,以达到辨明是非真伪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例如,设计实验证明CH3COOH是一种弱酸,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剖析,不仅可以复习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差异,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浓度的关系,溶液的pH,盐的水解等基础知识,还可以通过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 补充课堂实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给学生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同时,创造出自问题。而自制实验在化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大多是采用探究性的问题解决模式,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在过氧化钠滴水生火的实验中,因为棉花包裹的随意性和湿棉花不易着火的问题,导致课堂演示实验的失败。学生甲尝试多种方法。1)用保鲜膜代替棉花,虽然可使热量聚集,但结果失败,分析原因是保鲜膜的耐温可达到100多摄氏度。2)选用干燥的淀粉与过氧化钠充分混合,并堆成小丘状,实验非常成功。但有了新的问题,石棉网难以清洗,且清洗后的石棉网很容易生锈。3)改用蒸发皿放置药品,避免了石棉网的问题。但由于反应放热过于集中,在反复实验中,发现多个蒸发皿破裂。且作为演示实验不宜学生的观察。4)改用生活中常用的水泥板才获得圆满的成功。利用这些实验选材广泛,设计新颖,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将化学变化原理寓于生产与生活实际之中,较好地发挥了实验的动机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使每个人都乐于参与,久而久之就变得热爱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
化学史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4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宽视野,更方便地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教育资源丰富、选择个性化和智能化、传播远程化等优势,进行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整合,把归类的复习或预习提纲、比较的表格、分析的图象、现成的习题及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微观变化的动画模拟,制作成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好地拓宽视野。但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特别注意几点:1)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教师的手势,教师成了放映员,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的探索、处理、理解和感受;2)用计算机功能代替黑板、粉笔的用途,口头提问也成了机器提问,人机对话代替了师生交流;3)色彩纷繁的界面、大量的动画,冲淡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5 拓展化学史的教育,促进学生人文道德与智力的发展
化学史不仅忠实地记录了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发展过程和演变的规律,而且它以不可代替的独特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分,是科学精神最集中的载体。学习化学史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道德的提高与智力的发展可以起到同等重要的促进作用。
化学史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一生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经过千辛万苦寻找到新元素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把它命名为“钋”,这是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留学美国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美好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冲破“索尔维公会”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发明了我国自己的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争得极高的荣誉。19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过:“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纵观环球,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时空如何变化,爱国主义却是历久弥新。
我国的化学史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可以结合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对比,尤其是解放后化学学科领域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我国化学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把化学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一起并融入化学教学中去,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2.094
山西省高平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