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为期刊发展带来活力——李兴植在2011年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编委会暨理事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1-02-20本刊编辑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2期
关键词:技术装备杂志社装备

改革创新为期刊发展带来活力
——李兴植在2011年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编委会暨理事会上的讲话(摘要)

2010年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自1987年创刊以来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的一年。它不仅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全面完成2008—2010第一个三年规划目标,开启2011—2013年第二个三年规划实施阶段的重要节点,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出版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出版经营才能充满活力、不断进步这样一个规律。

2007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资委核定登记,建立了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社。从编辑部到杂志社,从协会一个工作部门到成为独立的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的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从成立杂志社至2008—2010第一个三年规划执行结束,全面完成三年规划目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三年多来,杂志社全体同志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创优升位”工程为着力点,以实施“三年规划”为阶段性具体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出版体制改革精神和办刊宗旨,在社务会领导下,坚持贴近读者、贴近实践、贴近行业,重新明晰了以教育教学与教育装备内在关系发展规律研究为核心的内容定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建立和不断完善出版经营体系建设,专心致志谋发展,扎扎实实上质量,办刊水平较改革前有较大提升,出版经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改革出版管理,实施“创优升位”工程,努力打造精品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各方面对教育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育科技期刊和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如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充分发挥媒介功能,不断提升影响力和核心品质,是改革之初杂志社面临的首要问题。

为适应这一变化,保证期刊的健康发展,自2008年开始,结合贯彻实施“三年规划”,《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在出版上实施了“创优升位”工程。创优即创精品期刊,升位即以读者关注度和影响力为中心,改变期刊在国家级期刊和分类期刊中的位置,创一流期刊。为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以来,杂志社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各项制度建设和实施,出版质量工作常抓不懈。2008年完成了出版基础管理体系建设,2009年流程化编审管理、网络化编辑基础、专家审稿体系逐步形成,2010年数字化出版基础逐步完善,保障了出版管理及质量管理系统化稳定健康运行。

在出版内容建设上,贯彻“三贴近”的办刊方针,在坚持学术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切实把“三贴近”落到实处,工作重心向贴近读者、贴近教学、贴近行业方面转移,注重研究基层装备实务,实时反映鲜活工作经验,清晰形成了教育教学与教育装备相互关系及客观规律研究的期刊明确定位,读者满意度和关注度、影响力逐期上升。

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精品化期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08年期刊首次获得有关机构影响力因子较好评测,并被国家图书馆确定为永久入藏国家图书总库图书。

2009年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所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龙源期刊网、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联合组织的对3 400余种中文期刊的年度例行统计评测中,《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成功进入“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阅读TOP100”“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阅读TOP100栏目”“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分类阅读TOP期刊”三大榜单。

2010年在全部6项排行榜中有5项进入TOP100,分获2010年中文期刊国内阅读、2010年中文期刊国内阅读栏目、2010年中文期刊国内付费阅读、2010年度中文期刊海内外阅读教育类TOP100入榜期刊。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期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仅在龙源期刊网阅读量便已上升为86 949人次、付费阅读量为46 907人次、原貌版阅读量为33 084人次,2010年度网络总发行量为166 940人次。

2009年—2010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仅在中国知网的机构用户就已达2 454个,个人读者分布在15个国家和地区,总下载量为105 584次,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CPD《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CUAD《中国建筑知识仓库》、CCKD《中国法律知识仓库》等均有本刊订阅收藏。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受到部分高端用户端长期关注。

创刊23年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在3 400多种中文期刊中第一次连续突破性进入了前位序列,并正在进入众多高端用户视野,影响力和学术性正在上升过程中。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统领期刊发展,成功实现月三刊改版

为更好地服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科学发展,完善期刊发展布局,杂志社从2009年6月开始进行了第三次改版工程,新增全彩印刷的装备综合版。在经费紧张、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同心同德,克服困难,从出版形式到内容建设,进行了多项重要改革,顺利实现了改版转型。

在广大读者、各级领导同志和专家们的热情支持和关心下,在2007年第一次改版、2008年第二次改版的基础上,2009年完成了由半月刊到旬刊、月二刊到月三刊的调整,对栏目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突出现代期刊特色。改版后的期刊全面实现了高教(职教)、普教、装备工作三版的合理区隔,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加强了装备工作特别是基层装备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适应了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客观要求。

改版后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实现了高教(职)、普教、装备行业全面覆盖,三版既相互联系,又科学区隔,突出了专业特色和行业特征,既使行业诉求得到了集中反映,又进一步明晰了期刊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研究的定位,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模式上具备了相应的不可复制性,使质量又有较大提高,信息量、价值量、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各方关注度进一步上升。

较好完成了三年规划的经营计划,各项经营指标稳定、健康

2008年是杂志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核算体制的改革元年。改制之前,期刊几经“折腾”,危机重重,濒临倒闭。改制之初,杂志社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底子薄、基础薄弱,人心不稳,万事开头难,加之各项费用上涨很快,增支减收因素与往年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在困难很多的情况下,在协会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根据2008—2010三年发展规划,杂志社同志立足自身努力,以开拓创业的精神,扎扎实实抓质量,加强经营管理,无论是提高刊物品质,拓宽营业渠道,还是印刷、照排、日常办公等方面,持续加强管理,努力降低费用,增收节支。

三年来杂志社积极克服困难,扩大投入,解决消化了各项增支减收因素,保障了各项经营的正常运行。

发展战略合作,促进出版事业改革发展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事业改革的精神,2009年杂志社未雨绸缪,与首师大及其他方面专家合作《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电子期刊,目前正在出版筹备中,读者(用户)调查、编辑软件等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按照现代期刊模式,业已初步形成杂志理事会,有望在杂志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筹建中的新刊《中国教育装备年鉴》已完成初步规划设计。

上述一批新项目投入运营后,将促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出版经营体系和经营模式形成,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有较高素养、高效的采编队伍

三年多来,杂志社员工认真学习落实出版改革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苦练内功,以改革、创新、奉献的精神,专心致志、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保证了改革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有较强使命感、较高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优秀办刊队伍正在形成。

三年来的几点体会

全面贯彻三年规划精神,既把经济收益作为阶段性工作重心,同时又牢固树立出版质量第一、服务教育发展的理念,把建设精品期刊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升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促进了期刊经营科学健康进行。

坚持社务会制度,把社务会制度作为建设现代企业机制的重要环节。建立了符合杂志社自身特点和出版经营规律的管理体制,社务会制度已成为杂志社各项工作健康开展的有力保障。

出版业务中注重围绕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教育装备行业中心工作,整理和挖掘基层一线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鲜活经验,注重领导稿件的组织和专家选题。三年来,共开展了三次全国性的主题征文活动,即2008年围绕装备建设,2009年围绕信息化建设,2010年围绕通用技术、实验教学与装备配置,增加了杂志优质稿源,扩大了杂志学术影响,形成了一批学术成果。

有一部分在杂志社编辑业务中长期合作的专家。这些专家多是来自全国重点大学技术装备方面和各级装备部门,长期从事基层装备工作专业、资深人士,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科研的实践经验。他们不仅对杂志社的办刊方向提出积极的建议,参与期刊稿件的具体编审,还亲自动手撰写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性文章,为提高期刊的质量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注重首创、首发稿件的组织和开发,包括装备理论研究、装备建设、通用技术教学等,本刊均有计划进行组织和重点编排刊登,许多方面均体现出开创意义。本刊翻译刊发了一批海外文献,如德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教育科研部分,日本信息化教学分析,美国教育技术署教育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献资料,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和阅读价值。

存在困难与不足

实事求是的分析杂志社目前的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继续努力,积极克服不足和困难,推动杂志社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第二个三年(2011—2013)规划的目标。

装备版的品牌建设、风格形成、内容建设,主要是精品栏目建设,还需深入培育。学术版还要进一步提升整体品质。企业稿件来源和刊发都还不够。广告、发行业务等业务开展与预期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专业化、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上述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2011年暨2011—2013年初步安排

为保障《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健康发展,2011年暨2011—2013年工作总体目标是:在秉承2008—2010《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三年规划纲要基本精神,巩固和发展第一个三年经验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杂志社各项工作,争取有所发展,各项工作有新的进步,促进杂志出版经营再上新的台阶:形成稳定的出版格局,有较强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主营业务具较强的成长力,核心品质更加清晰突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出版工作上,要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出版改革精神,坚持三贴近方针,要着力巩固和发展改版成果,围绕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装备领域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窗口、舆论导向和理论建设园地作用,进一步提升杂志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在出版安排上,三刊各有侧重,合理区隔,进一步完善高教(职教)、普教、装备版科学布局。高教(职教)版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代表杂志品质及学术形象;普教版具普及性,给众多普通教师提供园地;装备版以行业、实践研究、经验交流、技术创新、典型介绍为主,构建立体多维的交流平台,突出实践特色。要继续增加原创性和首发稿件,组织好海外装备译稿刊发。

出版改革是党和国家一个时期以来的重要部署之一,作为教育科技学术期刊,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贯彻出版改革精神,在第二个三年规划期间,要将做好出版工作放在首位,建立起稳固的现代出版企业经营模式,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继续紧密配合协会中心工作,为协会工作开展做好服务。在协会领导下,积极做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的组织和服务工作以及展会目录有关工作;争取各级协会支持,做好年度专题征文工作;协助协会做好《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的编撰工作。要努力挖掘和发挥杂志的专业优势,为协会和杂志的长远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战略协作关系,建设好基本覆盖主要区域的通联、发行、广告经营网络。

做好《中国教育装备年鉴》(中国教育装备年度报告)的规划设计、出版工作,使其在填补装备领域空白的同时,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使杂志的学术出版与商务业务合理区隔,形成新的出版经营格局。

继续注重发挥编委会、理事会、专家组的作用,坚持开门办刊、专家办刊。建立专家审稿平台,保持专家、领导稿件的均衡增加,注重培养培育企业稿源,引导企业注重资讯传播,提升稿件质量,注重重点栏目、重点稿件的编审和征集。

做好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增强纸媒的影响力和品质。

猜你喜欢

技术装备杂志社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焊接杂志社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防晒装备折起来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
合成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