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2011-02-20■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族政治思想

■羌 洲

略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羌 洲

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我国民族类高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部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明显不足。制约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困生现象”、宗教信仰文化的冲击、教育方法单一落后等。目前,改进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的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加强民族认同的教育力度。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路径

我国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民族高校的大学生以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与其它高等院校相比,民族类高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部分民族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明显不足,归纳起来,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混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或者把爱国主义与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截然对立起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甚至没有认同感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部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境遇

1.“贫困生现象”比较普遍

改革开放以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部署及成功实践,使我国抓住了世界贸易与投资调整的历史机遇,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同时也凸显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突出地表现在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拉大,西部地区人均收入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民族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集中于老、少、边、穷的西部边远山区,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相对于其它高等院校,部分民族类高校的贫困生较多,而且相对集中。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2004年在校生总人数7585名,其中贫困人数3414名,占在校生总数的45%。贫困生中,特困人数1138,占在校总数的15%;更为严重的是,特困生中440名是赤贫生。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人;一个本科生四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一个四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家庭一年的纯收人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1]民族类高校很多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往往依靠社会资助、助学贷款、亲友筹借、勤工俭学等渠道来解决,很多贫困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能以较为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经济现状,常常表现出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例如言语偏激、自卑叛逆、消极颓废等等,这部分学生在民族高校占到很大比例,他们通常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有抵触心理,对主流意识形态流露出轻视态度,进而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政策产生怀疑,直至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情绪不但充斥在贫困生之间,而且会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之间交叉传染,形成阻碍推进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良氛围。

2.宗教信仰文化的冲击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大学生在精神信仰方面感到无所适从,比较而言,民族高校的精神文化现象更为复杂。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少数民族是全民信教,宗教文化已经演化成为这个民族所有成员的精神品格,由于部分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在宗教所宣扬的超越精神、道德戒律中安置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信仰传统对于淳化校园风气、加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自我约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部分民族高校中存在的这种宗教信仰文化,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一方面,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甚至排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很多学生在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感到生疏、不能理解、不愿接受,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部分民族高校遇到了很大阻力;还有相当一部分民族高校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文化优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至少二者并不矛盾,信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信仰宗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即使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后也可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曲解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不理解宗教的本质与功能,不懂得用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包容性,这就在客观上为改进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加速了校园思想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或价值观念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乘虚而入,在大学生的思想深处生根发芽、滋长蔓延,深刻地影响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塑造。

3.教育方法保守落后

部分民族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缺乏针对性、方法单一落后的问题。这部分民族高校忽略了教育对象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的特点,教育工作暴露出简单粗糙、流于形式的弱点。单纯灌输理论的教育方法,对于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的民族类高校尤其不适用,相反,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具备高超的工作技巧,更需要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的领导和教师队伍。然而当前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在方法上经常采用喊口号、念文件等走过场的形式,忽视了大学生的民族情感要求,抑制了大学生思想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破坏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热情和兴趣,使得部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另外,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民族高校由于经费不足,部分民族高校教师更注重工资、津贴、课酬、职称等物质性的利益,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敏感性、长期性,他们对待工作消极被动,应付了事,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还有部分教师的社会主义信念淡薄,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此外,部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实行安排制,很少开设与宗教、文化艺术、民族传统等相关的人文类选修课,学生缺少自主选课的权利,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我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进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注重各个民族高校独特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对少数民族制定的政策,让学生明白国家政策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坚信民族繁荣发展的前景。在教学中,高校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我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分化和政治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的关系,帮助学生消除民族对立情绪,增进文化交融,促进政治认同。要学习非民族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优点,把握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向,成立民族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组,深入调研,做好重点选题策划,创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把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增强校园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2.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

针对民族高校的特点,推进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以创新的思路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支持民族高校教师的思政科研工作,提升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民族高校思政干部及骨干教师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以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方法创新为突破口,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民族高校师德建设,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价标准,通过评选“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标兵”等形式树立起模范典型,由点到面,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民族高校教师应摒弃生搬硬套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方法,要善于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根源和实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发展。民族高校教师还应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以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对于民族高校而言,领导和教师要带头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推动校园民族文化共识,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加强民族认同的教育力度

民族认同是指由于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异质性要素的存在,需要国家运用公共权力缓解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的增长与国家统一性之间的张力,进而达到包容、吸纳,在超越各种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共建统一的国家认同。[3]国家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4]民族高校要积极运用校园资源,为大学生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提供和谐校园环境。通过校园广播、校刊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举办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讲座,举办各种民族交流会,组织师生观看革命题材电影,设置专门邮箱受理并解答大学生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各方面的问题。民族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应特别注意在“两课”上讲解关于各个民族的历史,以便让学生真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将本民族的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协调统一起来,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强化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认同”,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民族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本文系教育部课题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10XJC850002)

注释:

[1]黎大有.网络化对民族高校思政工作挑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08(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1.

[3]朱军.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4).

[4]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03).

G41

A

1006-6470(2011)05-0087-03

羌洲,兰州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研究生

李瑞山

猜你喜欢

民族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们的民族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