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大人才观

2011-02-20姚桓孙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才发展

■姚桓 孙宁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大人才观

■姚桓 孙宁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和国内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的大人才观。它以宏大的视野综观中国大局和世界大势,把人才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体现了我党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选贤任能的博大胸襟和广开进贤之路的巨大魄力。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才问题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问题,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性、人民性、先进性的人才观,以此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人才工作。这个人才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征可以突出地概括为一个“大”字。

一、宏大的视野:综观中国大局和世界大势,把人才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

早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开启之时,邓小平就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1]此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的几次代表大会报告和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屡次提出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也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3],反映了我党在制定现代化战略时牢牢抓住了“人才”这个关键因素。

(一)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来看,没有数以亿计的人才是不行的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教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还不完全相适应,尤其是高端人才更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这就更凸显了人才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制约作用和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第一资源的重要意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人才是民族复兴的命脉。许多国家的崛起都是以人才开发为基础的;而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也是以拥有大批世界一流人才为标志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等国家在废墟中迅速崛起,得益于各种条件,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国家长期重视教育,有比较雄厚的人才储备,战后又奉行“教育立国”战略,以人才优势弥补了自然资源方面的劣势,因而迅速获得发展壮大。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资金、能源等各类资源效用的发挥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把握,而“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无疑是“第一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厚,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按人均计算,许多重要资源居世界后列。例如,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 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4]而由于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我国能源消耗又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5]资源少而消耗大、利用率低,这是个突出的矛盾。由于世界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许多对我国建设至关重要的资源日益稀缺,各国之间的资源竞争也更加激烈。如何开发人力资源、把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优势,如何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决定性因素是培养造就大批科技、管理人才,这是我们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仅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和加强社会管理同样需要大量人才,因此人才在国家发展中具有战略性。

(二)从国际大势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条件下的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竞争

人才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不见硝烟的战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人才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表现在一方面全球范围内高端人才日益紧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和超前、强势的人才攫取战略,推动了人才向其国内流动的趋势。据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62.07万人,而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仅为49.74万人,滞留在国外的留学生超过百万。[6]仅就中美之间的人才流动关系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的双边“教育贸易”呈现出中国严重的“人才赤字”,人才外流和人才回归极不平衡。如今,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已是美国博士生的最大国际生源、优质生源,但令人深思的是,有近90%的中国博士获得者有继续留在美国的意向。[7]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由此可见一斑。尤其是中美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可以预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两国之间对人才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争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够取得科技优势。目前由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势,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优势和大学整体的质量优势,再加上一系列对不同层次人才富有吸引力的优厚待遇和移民政策,导致了我国大量的留学生和技术人才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移民。短期来看,发达国家似乎占据了人才争夺的制高点,尤其是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人才高地”。

面对新时期如此严峻的人才竞争局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才回流和吸收。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8]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千人计划”,截至2011年7月,国家层面已引进1143人,[9]带动、促进了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正如胡锦涛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10]正是基于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人才强国思想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从200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和载入党章,再到2010年6月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我国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中不断迈出新步伐。

二、博大的胸襟: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人才观的价值取向

政党的人才观实际上反映了党的价值观。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考虑人才问题,确立人才问题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论述党的先进性时,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与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联系起来,体现了我党敢为人民事业用人才的博大胸襟。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宋朝司马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尽管古人讲德才包含一些封建道德内容,但强调德才统一,而且把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是有益的。中国共产党选用人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显然要把“德”放在第一位。这里的“德”不是抽象的、高不可及的道德要求,从具体内容看,党员干部的“德”与党外人士的“德”应有所区别,但愿意并能够用自己的才能为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人才“德”的共性要求,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认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11]以实践和贡献衡量德才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先进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有利于调动有真才实学、业绩突出的人才的积极性,以造福于人民。

(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导向。在人才问题上搞五湖四海还是宗派主义,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两种人才观背后是两种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政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应该也可以做到在用人问题上不搞小圈子、不搞宗派主义,不搞亲亲疏疏,而是向一切能够为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干的宽广舞台。无论对党内外、体制内外、海内外人才,都是如此。

(三)海纳各级各类人才的选人范围。人才的类型有所不同,发挥作用的范围也有所区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全面性呼唤着各种各样的人才。新时期党的人才政策,正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初期,从“文革”造成的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知识文化水平低,科技人才奇缺的情况出发,比较强调培养“四化”型干部和科技人才,以后逐步扩展。在2003年党的人才工作会议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到了2010年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发展为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六类人才的培养工作。从“三支人才队伍”到“六类人才”,范围的扩大代表着要把更多类型的人才纳入重点培养的行列,新增补的三类人才是在原有基础上,更贴近民生的结果。党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了重点与全面兼顾,就是在重视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在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各行业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同时,注重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和不断扩大,努力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依据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幅达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6%。[12]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有了这1.8亿人才,并经过进一步发展,我国就可以确立起国家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从而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的行列,现代化目标和人民利益的实现就有了更为稳固的保证。

(四)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态度。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强调说:“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13]为恢复知识分子的地位、名誉扫除了障碍,也为以后十六大提出“四个尊重”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四个尊重”是统一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高效的劳动主要由人才提供、知识更多地为人才所掌握、创造是由人才运用知识进行的创新型劳动,因此,“四个尊重”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的尊重。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优势代表着竞争优势的形势下,“四个尊重”的提出,将调动和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人才内心的自尊自信与奉献精神,从而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入活力。一个社会对人才的认可度越高,就越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激情和劳动热情,一个人才被普遍认可和尊重的社会,将会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强劲的发展后劲。所以,提出“四个尊重”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五)把人的成才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社会是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打破旧社会对人发展的桎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之一。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达到这个目标开辟了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道德、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而人的素质潜能提高和才干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多的人成为人才,意味着更多的个体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意味着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断前进。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由此出发,中国共产党把培养宏大的人才队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与实现人类社会的远大理想相统一,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巨大的魄力:以非凡的气魄和胆识广开进贤之路,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人才的选拔使用是一门科学,必须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进行,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国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选人用人经验,但是封建专制制度、小生产的落后习惯势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错误观念,也妨碍乃至压抑人才的成长,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发展缓慢、科技文化停滞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清人龚自珍感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反映了当时的状况。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也一度存在落后、保守的观念和做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在人才问题上不断解放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

(一)破除论资排辈,大胆使用人才。人才的资历、年龄标志着工作经验,是选拔使用人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中外人才成长的历史看,后浪推前浪,新人超越前人,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现象。把资历、年龄绝对化,形成论资排辈,就会妨碍人才成长。邓小平在谈到选拔青年干部时切中时弊地讲:“最重要的还是选拔培养接班人。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15]“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16]他还指出,“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17]他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学习,大胆使用人才。

(二)从注重实绩出发,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何谓人才?如何发现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针对“文革”中严重忽视干部文化水平和学历的偏差(“文革”中个别地方闹出过凭手上老茧进大学的笑话),重视学历成为必然的选择。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在操作层面上确立了以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为标准认定人才的方法,此举强调了知识化、技能化在人才认定和选用方面的重要性,是历史的进步。但矫枉过正,在实践中又出现了唯学历和唯职称的倾向,加之市场经济负效应等消极因素的影响,造成以钱、权换取学历、职称的丑恶现象,对人才工作和国家发展极为不利。学历和职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识的丰富、才能的积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由于容易量化,故在统计学上可以也方便于凭学历、职称认定人才,但这毕竟只是人才的外在标志。在某些情况下,人的才能与学历、职称不成正比,这里又有许多特殊情况。人才的真正标准是创造性贡献。进入新世纪,2003年召开的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强调在人才标准上要更重视实绩,确立了衡量人才的四个“不唯”原则,即“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四个“不唯”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打破了人才认定的僵化的框框,为凭能力和实绩认定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奠定了思想和政策基础。

(三)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英才。这既反映了人才成长的某种规律,也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中外人才史证明,人的成材周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大器晚成,也有些人在青年时期就经历了“创造性来潮”[18],作出了杰出贡献,青年人的成就可能超过年长的人。我国目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正是青年一代的人生黄金期,是他们发挥创造才能的最佳时刻。提出培养造就青年英才,适应了青年人迫切希望成材的普遍愿望,必将成为他们精神的兴奋点,成长的加速器。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青年英才”不仅意味着要造就科技精英,更要培养优秀的青年干部。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60多年,能否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实现崇高的执政使命,取决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正确的路线、政策,也取决于接班人问题解决得如何。今后二三十年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正值党的干部大规模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接力棒”正在交到青年一代干部手中。青年一代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党和国家未来的面貌。提出培养造就青年英才,有助于保证党和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新理念催生了许多新举措。在新时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新颖大胆又务实科学的措施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如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人才优先”指导方针的实施;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体制;实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资助、培养、帮扶、吸引国家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作为选任干部的改革取向,普遍实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涵盖国家人才安全保障、人才权益保护、人才市场管理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法律法规等。19]人才辈出的局面在这些措施的大力推进下正在形成。

恩格斯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20]同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也是一个需要人才并一定会造就人才的时代,是一个大批人才脱颖而出的时代。在这个关系民族命运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表现出宏大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和巨大的魄力,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选贤任能,广开进贤之路,把一切优秀人才凝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这正是在深刻认识历史必然性基础上作出的主动之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大人才观的时代性、人民性、先进性所在。

注释:

[1][13][15][16][17]邓小平文选 [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220,41,193,324,225.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上):498.

[3][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13.

[4]数据来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 www.mohurd.gov.cn/tjzl/dtyxx/dfjsxz/200804/t20080423_160556.htm。

[5]数据来源为京华网: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2/ 26/content_635050.htm。

[6]数据来源为光明网:http://rencai.gmw.cn/2011-08/18/content_2479539.htm。

[7]数据来源为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n/lxsh/2010/ 09-14/2532387.shtml。

[8]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78.

[9]李源潮.90年来党的组织工作的主要成就与经验[J].党建研究,2011(07).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上):623.

[12][19]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06/c_12188202.htm.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4.

[18]王通讯,雷祯孝.试论人才的知识结构[J].人民教育,1979(10).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405.

D616

A

1006-6470(2011)05-0014-05

姚桓,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孙宁,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博士

杨艳萍

猜你喜欢

人才发展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