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011-02-20■张瑞
■张 瑞
论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张 瑞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内涵丰富,观点独特,博大精深,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将其主要内容提炼和概括为八个方面,并认为这八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内涵丰富,观点独特,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择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就其产生的思想脉络而言,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继续和发展。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状态有着深切体会。中共 “二大”规定了党要“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1]党的“三大”明确宣布 “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2]。随着党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把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3]这个新中国不但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穿衣吃饭问题,而且要进一步解决人民的政治权益和文化权益问题。
针对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面貌,毛泽东多次告诫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党的“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这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4]。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把这一目标拓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要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5]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6],并在奋斗目标中的富强、民主、文明的基础上加上了“和谐”,成为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党的奋斗目标的发展历程表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的共同理想。
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光荣梦想。新中国成立前,连绵不断的战争严重干扰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伟大探索。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要“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7]。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的经济原来是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此后,毛泽东把这一提法改成了“四个现代化”。 周恩来在1964年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作 《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9]报告提出中国要分“两步走”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此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逐渐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始终没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认识现代化的内涵。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其内涵不只限于经济方面,而拓展到中国社会发展全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现代化的内涵再次发生了嬗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这里,现代化又包含了知识化和信息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之后,中共中央提出要努力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共中央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在强调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都高度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现代化既是产业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只有在实现了产业现代化时,同时也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知识化信息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相信群众,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得出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0]邓小平提出了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强调:“我们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1]。胡锦涛要求全体党员要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12]。党的九十年的奋斗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第二,社会发展要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历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社会主义的胜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13]。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后指出,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4]。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中最具有活力和魅力的思想。
四、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百年中国社会发展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在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拉许多国家试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现代化,但大多数国家却陷入了经济停滞,债台高筑,社会动荡的窘境。其二,对于中国这样的世界性大国来说,依附于某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来实现现代化,无异于痴人说梦。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来支撑中国的发展。其三,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正因如此,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展开了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这条道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做了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6]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并以此确立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把基本纲领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建设。同时,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对自然环境的无度索取和过度破坏,不但不能促成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反而会把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发展推向绝境。鉴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样中国社会的发展就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总体布局。
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未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形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六、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归根到底要依靠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观极端强调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原因在于: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17]。第二,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8]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离开了经济发展什么也谈不上。新中国成立之后将近30年之所以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把政治斗争放到不适当的地位,导致生产力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经济发展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其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综合国力才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顺利发展。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还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新中国发展的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必须牢记邓小平反复告诫的一句话:“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的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19]
七、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行了深入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革命时代思维惯性的影响,毛泽东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当知识经济崭露头角之后,江泽民和胡锦涛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的勃勃生机仍然来自于改革开放和大胆创新。
当今时代,中国的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了世界潮流之中。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在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八、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纵观近现代世界历史可以发现,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血腥和战争。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的现代化之路,多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抢夺殖民地的资源来实现的。刚刚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再次向全中国和全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战略抉择,是中国为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贡献的必由之路。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地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我们有理由说,这份白皮书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
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国内外大国发展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主张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把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江泽民提出各国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创和平繁荣的新世纪。胡锦涛提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
中国共产党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自身原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的社会理念和实行的政治制度决不允许搞对外侵略和掠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永不称霸、不搞扩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国应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仅要造福十几亿中国人民,也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观还包括其他内容,但从总体上看,上述八条是其主要的内容,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共产党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框架。这个理论框架,丰富、拓展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当然,与其他理论一样,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发展理论也是开放的、发展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注释:
[1][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A].李颖编.从一大到十七大[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上):86,174.
[3]毛泽东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329.
[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上):266.
[5][20]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下):1249,1736.
[6][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上):5-6,12.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2.
[8]周恩来年谱1949一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上):254-255.
[9]周恩来经济文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63.
[10]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094-1095.
[11]江泽民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79.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下):535.
[13]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17-218.
[15]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上):260.
[16][19]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50,21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87.
[18]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14.
D619
A
1006-6470(2011)05-0049-05
张瑞,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博士
李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