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完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新进展
2011-02-20彭烨
彭 烨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欧盟完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新进展
彭 烨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欧盟自2004年起就力图构建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到2009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特别关注拓宽服务、改进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加强各方合作等方面。这些新进展对我国试图构建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的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欧盟;终身职业生涯指导;新进展
职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在我国的提出,其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发展到现阶段,逐渐提出关注个人长期的甚至终身的职业取向、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面向更多人群并纳入整个教育体系的需要。这一需求在我国职业生涯指导体系起步早且发展较完善,并有终身学习趋势的地区尤为强烈。2005年,上海市科教委、上海市教委印发《关于加强上海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强调应该以教育为目标,把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指导的一部分,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2006年,《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高校要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也要将职业发展指导时间前移至中学阶段。2005年,上海市教委印发《2010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提出上海要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这三个政策的提出,意味着上海已逐渐进入终身学习社会,职业生涯指导也应拓宽视野,在终身教育视角下开展,逐步构建针对所有人的、随时、随地能够获得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那么,如何建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职业生涯指导,了解欧盟的最新动向可以给我们启示。
一、欧盟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的拓展
(一)体现在服务领域与地点的延伸
在教育和劳动力市场领域,采用的主要策略是拓宽服务途径,如扩大自助服务,从而解决人力资源稀缺不能迎合个性化服务需求的问题。其中,更进一步的拓宽服务的策略是增加指导服务办公室,以保证不同地区服务的供应(保加利亚、丹麦、塞普勒斯)。在公共服务部门(PED),经常使用的一个策略是服务外包,或与他人合作共同提供服务。此做法在教育系统中也很常见,常包括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外包、指导学校内部的指导工作人员与来自于指导服务办公室的从业者紧密合作。
其中,针对服务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问题,一种拓展途径的策略是在工作场所提供生涯指导。在2006年5月30和31号召开的赫尔辛基会议上,来自于九个不同国家(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爱尔兰、拉脱维亚、马尔他﹑芬兰和英国—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指导人员的共同经验就是针对劳动力发展的需求,在工作场所提供职业生涯指导。但在此会议中指出,这样的服务还很少,且往往局限于大的组织中的某些管理和专业人员,而不是所有员工。中小企业通常没有资源在企业内去建立一个人力资源部门或单位,更不用说提供指导服务,然而在欧洲有众多中小企业。在芬兰,应对这个挑战的方法之一就是中小企业集中资源,联合起来提供服务,在企业中设置“指导角”,强调在在工作场所中接近工人。
同时,许多国家主动深入图书馆、社区等地点去扩展服务途径。一些国家已建立了国家一级和区域一级服务网点(德国、塞浦路斯、丹麦、立陶宛、波兰和瑞典)。丹麦用“中立地区”,如市图书馆,以确保没有为那些难以接近正式办公室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人员的人设置壁垒。在比利时的佛兰芒社区,设立了一个一站式咨询中心,以更有效地向处于危机中的群体提供指导服务。在波兰,移动式的职业信息中心在2006年已到达农村和小城镇的100万年轻人当中。
(二)体现在服务对象的进一步拓宽
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正采取一些针对弱势青年的指导援助措施。在丹麦,其指导方案中设置特别设计的工作坊,吸引弱势青年根据自己的意愿前来接受指导服务。希腊和法国发展学校指导计划,去协助那些很早离校、没有学历的年轻人寻找呆在学校的意义,并设计周密的策略帮助他们重新学习并成功完成中等教育。丹麦和爱尔兰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发展计划”或“个人教育计划”,从而针对性地投入预防措施,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治疗”。
许多欧盟成员国也对那些传统上很少有机会获得职业生涯指导的群体,如移民、犯罪者和残疾人,加大了指导力度。
同时,针对老年群体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也有所增多。欧盟很多成员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多。老年人需要专业信息和建议,如兼职工作,更多休闲、志愿服务等活动,以保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大多数成人职业生涯指导供应部门正动员开展针对性的生涯指导服务。[1]
(三)体现在服务手段的日益多样化
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采用,使指导服务不再局限于标准的办公时间、办公类环境和对城市用户更有利的特定的地理位置。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拥有提供自助职业生涯指导的信息设施,包括职业兴趣清单,和与工作匹配的个人档案等。在马耳他,设置了系统登记制度,能为用户注册和为用户与就业指导者或雇主的面试预约提供快速服务;在法国、匈牙利、瑞典等国家,能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远距离生涯指导。
欧洲的经验表明,对于那些已掌握管理自己生涯和学习所需能力的客户群,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供所最新信息和多种形式的指导支持对其尤其有帮助。
二、职业生涯指导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
2008年欧盟指导决议中指出,应把建设针对所有欧洲公民的、帮助他们生命中每个阶段能够经营好学习和工作以及其中的过渡的高质量指导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它还确定了一个具体的优先发展方向,那就是从公民利益出发,建立一个更好的质量保障机制。为了确保职业生涯指导的质量,欧盟成员国主要采用三种质量保障机制,即以行政为中心、以从业者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
一直以来,欧盟大部分成员国采用自上而下、以行政为中心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有弊端:如会加强质量保证战略向部门的倾斜,而不是关注促进其终身发展的服务方式;可能被从业者看作是强迫,导致抵制或者马马虎虎参与;虽鼓励收集用户满意度数据,但可能不能从用户需求出发,也不给用户申诉的权利;可能变得极其复杂、官僚主义和难以驾驭。
因此,目前很多欧盟成员国的教育部门致力于对质量保证机制进行改造完善。首先,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采用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进行有益补充,如使用焦点小组或客户讨论会。第二种许多国家采用的质量保证方法是开展评价调查。在丹麦、爱尔兰、芬兰等国,把质量成果审计的结果放到公共网站上以确保透明度,并通过使用电子调查及其他在线评估工具,收集反馈信息。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系统来控制质量,如开发针对职业生涯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在爱沙尼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如果要建立职业生涯指导中心,从业者应有正规资格证书或能提供具有指导技能的证明。但是,仅仅依靠资格证书并不能完全确保质量,如何开发一个系统方法来保证持续的专业发展,是现在欧盟国家正力图解决的问题。第四种方法是制定从业者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职业协会会设立一个专业关口,以确保从业者技能有足够发展机会发展,并在会员违反准则时将其从登记册上删除。但是,如何把这种约束力从协会成员扩大到整个职业生涯指导从业者,也是发展完善中要考虑的问题。
三、职业生涯指导向从业者培训的扩大
欧盟大多数成员国认为,提高职业生涯指导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对提高职业指导水平作用显著。这些成员国在加强对从业者培训上,主要采取了四种措施:增加对培训的投资;发展一个针对培训辅导人员统一的培训课程;在提供培训上增加使用新技术和在对从业者进行入职前和在职培训过程中加强欧盟国家间的合作。
第一种措施是加大培训投资。2004年,丹麦教育部建立新的指导系统,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职业生涯指导从业人员的投资。从2005年开始,捷克共和国、奥地利、葡萄牙国家也专项拨款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培训。
第二种措施是开发一个统一的培训课程。首先,在大部分欧盟成员国,从业者的能力要求、权限在国家资格框架中是明确的,这种能力框架是统一的工作人员培训课程的基础。在挪威,正加强培训供应和为辅导员提供更加统一的培训,通过教育部门都和公共服务部门(PES)的合作来使从业者获得核心能力。在马尔他等国家,这种合作通过联合培训机会得以实现,有一组针对所有指导人员的核心模块,其中具体模块又针对来自不同部门的个人。
第三种措施是在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时,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欧盟很多成员国很注重经验的分享。在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等国家的公共服务部门,很少对从业者进行正式培训,而是总结指导中好的做法。在组织结构化的会议中提出,让来自不同地方或区域办事处的从业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有趣的做法。爱沙尼亚已把这种方法扩大到案例调查方法论,确保分享的经验和专门知识制度化地嵌入整个指导中。法国建立了一个国家和区域层面上的论坛,展示职业生涯指导的好做法,甚至颁布证书、发放奖金以奖励取得的成就。此外,在培训时,很注重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很多培训课程是可以在线学习的,且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指导交流论坛,如英国的国家指导研究论坛、立陶宛的针对职业顾问的互联网论坛等。
最后一个措施是欧盟不同成员国相互学习,借鉴长处。欧洲委员会资助了几个项目,包括同侪学习互访,开发联合培训模式和合作编写培训手册等。
四、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建立的多方合作
从欧盟2001年至2004年开展的职业生涯指导可看出,建立一个强有力领导部门,并在其领导下开展多方合作,对完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的重要性。[2]
2004年,欧盟决议中强调三种策略。首先强调关键部门的重要性,如部委、社会伙伴、服务供应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家长和青少年等。欧盟很多成员国,都建立了一个国家和区域一级的指导委员会。在丹麦,2004年教育部已开始运营一个国家专业指导中心。它包括在线指导服务、创办指导的在线杂志、虚拟图书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收集分析最佳做法等活动。并且为了支持和传播这些信息,成立了一个虚拟资源中心。2006年,英国设立德比大学指导研究中心(CeGS),进行国内和国际研究,迎合指导工作人员的持续专业发展。它的工作包括制定服务供应标准、与客户合作以支持组织发展、建设指导专业网络等。
其次,认为专业协会和研究中心是主要合作伙伴,这种机构在服务连贯性和方向性上的作用非常重要。比较典型的是英国的研究中心以及丹麦的新专家中心。其它结构松散的专业网络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例如,丹麦和芬兰的互联网论坛,在此论坛中就指导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辩论。
最后,强调欧盟成员国密切合作,分享最佳经验。如欧盟设立了学术界欧盟网络,它为从业者发展和会员国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提供机会;成立7个北欧和波罗的海欧洲指导中心(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冰岛、拉脱维亚、挪威和瑞典),以更好地交流实践经验;欧洲指导和咨询研究论坛也由欧盟资助,支持五个伙伴国(丹麦、希腊、斯洛文尼亚、芬兰和英国)指导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的在线协作。这些国家的专家小组面对面讨论政策和实践的问题,并在网上继续讨论。来自于各个国家的讨论则被翻译成各成员国语言,成为新的网络知识创造持续过程的一部分。这样一些网络论坛和指导中心的成立,有效地加强了成员国间的互助合作,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自2004年以来,欧盟成员国仍在不断完善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总目标是要建立完善针对所有人的、随时、随地能获得的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指导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特别关注拓宽服务供应、加强对从业者培训、加强多方合作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因此,我国那些正进入终身学习社会的地区,也应该逐渐构建一个终身职业生涯指导体系。首先,中学和大学阶段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进行职业规划,大学毕业以后也需要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更多雇员必须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和角色之间专业,以及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在这种职业、岗位的转换过程中,职业生涯指导也应该介入,帮助雇员更好地做出规划。[3]其次,为保障指导供应质量,要开发质量保障机制,采用以行政为中心为主体,兼顾到从业人员和用户的质量保证机制。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和评价调查等方式,对已有质量保障机制进行反馈,不断修改,以致完善。再次,要加强职业培训,建设专业化的指导队伍。不仅对指导人员进行入职前入职前培训,入职以后也应该有一个持续的在职培训。并根据指导从业人员的能力标准开设针对不同部门从业人员的课程。最后,整合各方资源,指导供应由学校的一元主体转向多元主体。以“政府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组织机构是欧盟成员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环境保障,这三方的有序合作保证了职业生涯指导的高效运行。[4]因此,对学校很难单独完成的工作,应该加强同社会力量的合作。具体领域包括:对测量工具和施测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心理测量,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咨询和工作分析,具有商业性的就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情况介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等。
[1]Aviana Bulgarelli.Frompolicytopractice:A systemic change tolifelongguidance in Europe[J].www.cedefop.europa.eu.
[2]Aviana Bulgarelli.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lifelong guidance policy forums:A manual for policy-makers and stakeholders[J].www.cedefop.europa.eu.
[3]吴晓义.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高校职业指导的创新[J].职教通讯,2008(5).
[4]邓宏宝,菲尔·贝尼斯.国外职业指导的两难与中国的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Abstract:Since 2004,european union has tried to build a lifelong career guidance system.Until 2009,it has obtain initial progress.Special attention has benn paid to broadening access to guidance provision,improv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enhancing the training of guidance practitioners and increasing the cooperation.These new progress for certain areas in our country where tried to build a lifelong career guidance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Key words:european union;lifelong guidance;new progress
The New Progress of European Union’s Lifelong Career Guidance System
Peng Ye
(Institute of Vocational&.Adult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彭烨,女,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培训与就业。
G719
A
1674-7747(2011)05-0045-04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