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动静结合”
2011-02-20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李倩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 李倩
浅谈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动静结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艺术系 李倩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c and dynamic in the design of multimedia CD
伴随着计算机走入家庭,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多媒体“革命”已经成为近七十年来最引人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各种新的词汇、新的概念不断地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多媒体也带来了对传统信息技术的挑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现代信息应用的强烈需求下,多媒体光盘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本文通过论述“动静结合”在多媒体光盘设计的集成性和界面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多媒体光盘能使人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并通过论述“动静结合”在多媒体光盘交互设计中的运用阐述了多媒体光盘打破了传统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利于人们对信息的主动探索,使人类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大大加强,加快了速度,增加了存储。
多媒体 动静结合 集成性 交互性
“动静结合”在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多媒体艺术的人性化设计,既是应用的强烈需求,也顺应了全球网络的一体化、互通互连的要求,这正是多媒体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
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多媒体“革命”已经成近七十年来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文化现象。在现代信息应用的强烈需求下,多媒体光盘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动静结合”是多媒体光盘设计的一大特色和魅力所在。希望通过论述这一题目把自己对媒体光盘设计的一些认识阐述出来,并作进一步尝试和探索。都选择了与多媒体有关的文献进行参考。希望通过探索和实践,对多媒体光盘在设计中“动静结合”的运用上有所创新。
一、多媒体光盘在设计中的“动静结合”是多媒体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
1.多媒体的概念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它是90年代信息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2.多媒体光盘发展的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走入家庭,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伴随着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信息社会,多媒体“革命”已经成近七十年来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文化现象。各种新的词汇、新的概念不断地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多媒体也带来了对传统信息技术的挑战,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现代信息应用的强烈需求下,多媒体光盘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3.“动静结合”在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意义
古人常言“动”、“静”非独立存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才是道。多媒体光盘把这一哲学思想运用于设计之中,打破了传统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的信息存取环境,体现了多媒体艺术独特的人性化设计,这是其魅力所在。
二.多媒体光盘的集成性是“动静结合”的直观体现
多媒体光盘的集成性是“动静结合”的直观体现,是多媒体光盘的一大特色。事实上,多媒体中的许多技术在早期都可以单独使用,但作用却十分有限。这是因为它们是单一、零散的。如单一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交互技术、通信技术等。但当它们在多媒体旗帜下集合时,一方面意味着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种技术独自发展不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信息空间的不完整,例如仅有静态图像而无动态视频,仅有语言而无图像等,都将限制信息的有效使用。虽然,平面的图像也能给人带来一些信息,但多媒体节目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多媒体光盘把视觉类媒体如图形、符号、视频、动画和听觉类媒体如语音和音乐等集于一身。运用多媒体设计语言把这些媒体形式进行“动静结合”的重组和搭配,就如同在庭院中,有假山、池水、草木、瀑布等相互搭配,使人能够在一个很轻松的环境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三.“动静结合”在多媒体光盘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1.界面设计中何为“动静”
多媒体光盘的界面设计也是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的配合。动态部分包括动态的画面和事物的发展过程;静态部分则常指界面上的按钮、文字解说等。扩散或流动的形状即为动,静止不变的形状即为静。动与静是相对的。
2.版式设计中“动静结合”的作用
在版式设计上,动态部分占界面的大部分,静态部分面积小一些,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空白以强调各自的独立性。这样的安排较能吸引用户,便于表现。尽管静态部分只占小面积,却有很强的存在感。有时静态的界面上出现几个流动的点就会使人眼前一亮。
3.文字设计中“动静结合”的作用
在文字设计上,静态的文字虽然能给人以稳定感,但大篇的阅读会产生疲劳。在静态的文字中间穿插几个可下拉或滚动的文本条,这样用户在视觉感受上既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需的信息上,又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注视而产生视觉疲劳。
4.在图像的阅览方式上“动静结合”的作用
在图像的阅览方式上,静态的图片点击是传统的阅览方式,虽然传达信息的形式比较直接但有些呆板。改变图片与图片之间的切换方式,适当地加入动态转场和过度;运用一些新颖的选择方式,像动态的图片循环,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图片运动的速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将静态的图像和动态的视频相结合,这样就能摆脱书本式阅览方式的呆板和枯燥。
5.在按钮的设计上“动静结合”的作用
在按钮的设计上,不仅仅追求静态造型的美观,“动静结合”的搭配更能给读者以指示性和趣味性。
6.有静有动的界面表现方式是这一媒体形式迅速兴起的魅力所在
多媒体光盘在调动视觉神经的同时还能满足听觉上的空缺。优美的背景乐,灵动的按钮音效,不仅能从另一个角度抽象化地诠释所要传达的信息,还能给用户提供一个轻松的阅览环境。有静有动的界面表现方式能使人在视觉上保持活跃的状态,对信息的获取产生一种渴望,从而能够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多种媒体的动静结合体现了应用的强烈需求,这也是这一媒体形式迅速兴起的魅力所在。
四.多媒体光盘的交互性是“动静结合”的间接体现
1.交互性在人们获取信息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多媒体光盘的交互性是相对于多媒体光盘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人的一种动态行为。人类是地球上是最具互动性的动物。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一连串与他人和周围世界一起互动的经验。我们和他人面对面时,用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尝试的、触摸的方式,从对方收集各种不同信息,经过消化之后,再响应给对方。同一个时候,其他人也跟我们一样做同样的动作。一般来说,每个人对于他人的响应,都会加以理会处理,经过推理,再下判断,最后给予适当的反应。 但长久以来,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例如看电视、听广播。多媒体光盘向用户提供了“动静结合”的交互式使用、加工和控制信息的手段。动态的交互相对静态的浏览可以增加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延长信息保留的时间。但在单向的信息空间中,这种接收的效果和作用就很差,只能“使用”所给的信息,很难做到自由地控制和干预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过程。
多媒体信息在人机交流中的巨大潜力,主要来自于它能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和创造能力结合的程度。多媒体信息比单一信息对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有利于人对信息的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收。在动态信号与静态信号之间,人更倾向于前者。多媒体信息所提供的种类丰富的信息源恰好能够满足人在这个方面的需要。
当交互性引入时,“活动”本身作为一种媒体便介入到了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之中。因为数据能否转变为信息取决于数据的接受者是否需要这些数据,而信息能否转变为知识则取决于信息的接受者能否理解。借助于动态的互动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我们所关心的内容,获得更多的信息。人机交互不仅仅是一个人机界面的问题,对于媒体的理解和人机通信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智能的行为,它和人类的智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交互性在各类多媒体光盘中的运用
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某人的照片、声音及文字材料,这是多媒体光盘的初级交互应用。像一些科教类光盘的知识量比较大,资料很充足,为了使用户能够简洁,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运用这种初级交互是再好不过的了。交互特性可使用户介入到信息过程中,从而达到中级交互应用水平。
3.多媒体光盘互动性设计的意义
多媒体光盘互动性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让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控制整个浏览的顺序、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使用者选择什么是想看的,什么可以跳过不看。 考虑使用者在每一个不同的时刻会想做些什么动作,是所有互动设计的基础。一个简单的互动文本只需要有基本的联结和素材控制即可。 一个电子式的目录可能会需要用到数据库搜寻和执行力。
互动设计为使用者提供阅览方向。就像小孩子一开始学习打开书并且翻页,稍长之后学会用遥控器转台选频道一样,每一种媒体都有它独具的语言来提供阅览方向。 为了在一项信息产品中给人们一个中心主轴,第一个屏幕就必须告诉他们有什么内容可以去做、看或是经验。这时需要的是一套平衡的图像与文字,提供有用且足够的指引,而不是所有的细节。 和电影观众或电子游戏玩家不同的是,信息产品的使用者想要知道究竟这张光盘中有些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去找到这些信息。 因此制作一张好的多媒体光盘对其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
人通过对多媒体光盘设计中“动静结合”的探索和研究,对多媒体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集成性和交互性是多媒体光盘的灵魂。本课题对于交互性的技术分析还有待充实。虽然国内的多媒体作品无论是在界面设计和气氛渲染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作品的交互性和功能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1]胡晓峰、李国辉.《多媒体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8月
[2]《艺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总第052期.2004年3月
[3]王汀.《版面设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