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现与会心——抒情表现油画创作运笔心得

2011-09-08高大钢

中国艺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笔触抒情油画

高大钢/文

隐现与会心
——抒情表现油画创作运笔心得

高大钢/文

Being partly hidden and partly visible,knowing with your heart

图1 北国风光 布面油画 75cmx52cm 2001年 高大钢

在我近年的创作系列中,一些表现情绪的写意风景画,并不是现实的风景写生,也不是记忆中的风景,而是想象中的风景——隐现与会心写意化的风景,是带有浓郁的抒情气质的风景。

在我的这些作品中确实可以明确地看到风景,近景是自然的海岸、大地,中景是海水,远景是山峦或天空。那么,还有西部山川系列——黄色调的黄土文化特征,逆光的变化;北方冰雪系列——蓝色调的海洋文化特征,大笔触表现雪景、山、树木等等,都是意象表现。我通过对笔触的掌控,运用了抽象绘画形式法则,其特征是强调视觉冲击与精神表现的单纯化,是将心灵的自由和感受诉诸于视觉的纯粹。我的作画过程比较快,比较情绪化,这是我创作的独特经验——在气场中透出光芒。在作画过程中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迅速捕捉、勾勒出画面,显现形态的轮廓。当然,这是多年磨炼出来的笔法,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创作形式,与中国写意画近似,更多地是传达我在本质上对绘画的理解、认识,以及对形态、色彩的感悟。那是一种对事物,对理想生命状态的欲说不能的创作冲动,拿起画笔便呈倾诉状,在技法上虽守油画技巧,但又体现了中国传统写意的趣味。我画中的世界不是我眼中的世界,我不是用笔表现具象,而是用心灵来体验意象、抽象。

现象学的看,使我们得到一个无前提的严格的看的起点。无论如何,看就是一种视觉意识。现象学对意识的分析认为,意识具有从主体超越指向客体事物对象,意识的这种作用称为意向作用(Noesis)。意向作用在主客体之间协调联系,构成意识对象(Noema)。此意识对象即不能视为现实对象,或如现实主义那样认为是客观事物在主观的被动反映,也不能视之为纯粹的主观产物,一如表现主义那样的“内在需要”的主观给定结果。现象学的意识对象,是主客体的统一体,现象学家胡塞尔说:“它是被构成的,也是被看见的”,“意识总是事物的意识”。现象学的意向分析的重要意义是为艺术主体性创造活动揭示出客观真实性的基础。

美学家阿恩海姆认为,不管知觉对象本身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只有当它们的视觉式样向我们传递出“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或“运动”时才能知觉到它们的表现性。“力”本身是看不见的,是抽象性的东西,它存在于一定的视觉样式的结构之中。因此,只有看到某种视觉式样的内在结构性质时,这个式样的表现性才能被眼睛所把握。尽管毕加索的画没有准确地再现自然物体,只有抽象艺术特点,但它本身显现的那种“富有意味的力的结构”,使它在完成表现性职责方面,丝毫不比再现艺术差。郑板桥《竹石图》中描绘的“卧听衙内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就是在穷苦百姓与寒风中的瘦竹之间找到了共同点。同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在于诗人在黄河的性格与我们民族的性格以及诗人博大的胸怀之间找到了共同点,并从中得到心灵的感应和共呜。人们通常把艺术家所表现的这种不同事物的联系称作“比喻手法”。自然界本身有一种“力”,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哲学家也看到了。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在论述阴阳家的“五行”时说:“我们切不可将它看作是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这与中国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并在画面里散发出来,使内在之光与生命气息融为一体。我在抒情风景画创作中一直保持注意力的密度与纯度,这需要爆发力和内在张力,这是我本人的生命气质的表达。因为笔触需要一次过,不能重复,我在作画过程中始终让心灵处于独立个体的气场里,似乎画室是一个隐秘灵修的密室,因而可以聚起内在的气场,否则就会“散气”。“光”在画面上弥散带来气场的韵律,我认为艺术创作进入一定程度就是在修行,是如同宗教信徒般的虔诚姿态。

图2 观海 布面油画 240cmx120cm 2004年 高大钢

一块颜色,一块笔触,让材料的痕迹表现出它的本质。划的动作是手的一种来回移动,有时甚至是频繁的移动,拖戈着颜色的笔触,就好像用手指在介入。身体在此与画布临近和靠近,便可以交流。我的抒情表现系列作品《山水系列》、《观海》、《西部风光》等,就以抒情画面表现变化多端的色调。这些绘画的形式被简化了,而色彩则显示出一种黄色与蓝色调和的强烈印象。我醉心于用和谐的“色彩之诗”表现特有的对自然的浪漫情怀,同时获得明快、鲜活的色彩,使其更富有冲击力,构图也更为坚实。

抽象艺术在保持纯粹的形式性的同时又不论为简单的装饰性效果,必须一直有着精神追问,以及有个体风格贯注其间。我通过写意风景作品,试图发现抽象绘画的三个要素及内在关系。首先是形式性的构图或者抽象造型;其次是笔触所隐含或暗示的精神气质(从颜色到色调,可看出我对绘画的态度);最后是个体风格略显刻意的个人符号。我将头脑中形成的一些观念展开,再通过实验性的推理来进行证实,色彩形态随着意念与推理而升华,生命也就化现了,我是在用色彩和笔触把真理掘出。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说“梦是通向内心和心灵中最隐秘处的一扇小门”。在梦里我们过着一种补充性的生活,当我们睡着的时候,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醒着,那么一个人就成了两个人……色彩与造型具有魔法、幻觉,使意识回到生命之前,就像轮回,它能解答生命的本质。同样,所有创作对自身都是写实的,对别人来讲才是抽象的,风格技巧随着内在的需要变化着,现场发挥就是技术,如果画家的风格成了一种陈规,那他就如同掉进了陷阱,只有找到正确的定位,审视并纯化直觉,沿着思考的方向挥笔,把感觉升华为“神觉”才是正途。我将自然流露出来的人、景、物形状迅速界定,不刻意追求形式符号,有朦胧的、清晰的、抒情表现的,以及潜意识的、无意识的、梦境的,同时还有民族的……以此唤起对存在的事物和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关切”,画面也就释放了新的能量,揭示出了深层的“本我”。

绘画艺术在于“变化气质”——这是古老的汉语思想对生命艺术至高的要求。我似乎被自己所画之物——风景的灵气和宽柔的佛光所感染了,似乎自己不仅仅进入了风景,而且“另一个我”或一个“新我”,从风景中走出来了!当然,风景画之中没有人,但是在光芒与色彩之间隐藏着一个神奇的生命,俨然是一个现代隐士。人们正是在以情感“进入”与“走出”风景画的奇妙过程中,理解我的“隐现”与“会心”的艺术追求。

图3 岭南山水 布面油画 90cmx117cm 2010年 高大钢

图4 西部风光 布面油画 240cmx120cm 2004年 高大钢

猜你喜欢

笔触抒情油画
一张油画
艺术之春
油画《塬下》
油画
会抒情的灰绿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梵高:笔触与激情
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