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效指导的尝试
2011-02-20江苏杨薇
江苏 杨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低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朗读指导,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学尝试浅谈一二。
一、激发兴趣 提高朗读有效性
1.角色换位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有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去品味、思考、争论、解决,进而体会读的乐趣。如教《小鹰学飞》第一自然段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把小鹰高兴的语气读好,及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朗读不是读几遍就能读好的,还需教师不断地启发。我会问学生:你就是一只小鹰,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学生很感兴趣,纷纷举起小手各抒己见。紧接着便让学生再次读,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读出小鹰高兴的语气。通过细细地朗读,认真地品味,学生的朗读又上了一个层次。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由于低年级孩子很容易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去,特别是童话色彩浓厚的课文,教师就更要精心设计,渲染气氛,引起孩子朗读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时,虽然他们懂得狼是凶恶残忍的,小羊是温和可怜的,但是多数学生读不出那个味儿。于是,我就请男孩子扮演大灰狼,孩子们的朗读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表演和对比中,孩子感悟到了角色的特点,也有了表演的兴致,读起来声情并茂。同样,我请女同学扮演小山羊,品味弱者的形象。接着,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他们的朗读把小动物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逼真。孩子的表演欲被调动了,朗读兴趣提高了,朗读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2.多媒体介入激发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孩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配上音乐、动画等引领孩子们身临其境地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教学时,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如《大海睡了》一文的教学,我通过课件展示出大海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时的两种不同状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大海,喜欢大海。通过动画软件和图片,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展开联想,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把握朗读基调,不知不觉地就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中。
二、抓住关键语句 提高朗读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学生通过朗读,逐步体会和感悟。教师的责任是要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桥梁,必要时给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就要认真研读文本,留心细节,从小处着手引导学生读出其中深意,特别是抓住其中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能起到事半功倍、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教《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邓小平爷爷为什么得的红圈圈最多?先生的要求是什么?紧扣这两个问题,学生边读边讨论,很快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找到这句话并不难,怎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是关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不是读一遍就能读好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回答后我便问学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写字非常认真。接着我问:从哪儿看出来?学生回答:从“每次”和“都”,我感受到邓小平爷爷时时刻刻都很认真。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圈出“每次、都”这两个词语,这时再请学生读,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出感情来。从学生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学生真的体会到了邓小平爷爷学习很刻苦,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教师范读 提高朗读有效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强,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模仿久了,就有了技巧的积累。好的范读能以声传情,以声启智,以情激情。在教师“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教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语感也就悟出来了。教师的范读,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比单纯地告诉学生要读出什么语气效果要好得多。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去试一试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
范读的方法多样,可以提问后读或在思考之前读,有时可以读一段,有时可以读一句。如在学习《春笋》时,应抓住此篇课文的基调,示范朗读出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春笋不可阻挡的气势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品质,并请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相关画面。这样一来,音画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不畏艰难,破土而出,顽强生长的情景。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情感,提高认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教师在范读时,可要求学生看着老师读,让他们从教师的表情、声音、语气、神态、体态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体态语言不仅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丰富表现力,而且还能调动起学生朗读的激情。这样学生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加进自己的动作,朗读的兴趣提高了,朗读的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高。
四、多元评读 提高朗读有效性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之后,就要重视“评读”的作用了。评读的方式很多,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异。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互相评价;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其实,在朗读时,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为了让们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孩子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畅度、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议。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孩子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
当然,在评价时,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中肯评价,其中更倾向于正面的、恰如其分地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使学生们树立能读好的自信心,就会读得更精彩。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在教《小鹰学飞》一文时,学生读小鹰的话时,不同的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我根据学生的语气、情感,在学生读完后都会给送上一句评价语。这种评读,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让我们感觉到这是只勤奋好学的小鹰”、“我已经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鹰很虚心”、“多么顽强的小鹰”,这些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
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外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朗读过关”。首先要给学生明确的评价标准:比如能够正确读课文的,奖励一颗星;正确流利读课文的,奖励两颗星;正确流利很有感情的,奖励五颗星;能背的再加一颗星……期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度调整,即使朗读困难的学生,只要努力进步有突破,也可以有满星的机会。这样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来“过关朗读”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室显眼的地方做许多竞赛的小表格。只要学生朗读过关了,就可以画个“笑脸”,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每过一段时间,我还要进行总结,表扬笑脸多的孩子,鼓励他们更快地加油前进。笑脸少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加倍关注,寻找落后的原因,随时调整对他们的个别教育策略。
我以为,朗读教学是一种熏陶美的教育。从低年级开始,进行科学的训练。让学生在领略朗读美的过程中,积累一种素养,造就一种气质,涵养一种文化,这应该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