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教学四策略
2011-02-20浙江黄铁成
浙江 黄铁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作文,就是基于生活的儿童自由表达。作文教学应该从情趣入手,表达孩子的自我需要和生活中真实的体验。在这些理念的关照下,笔者开展了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他们形成主体性的人格”。生活作文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参与、体验生活,并且在阅读中得到语汇、情感、阅历等多方面的积累。在于让孩子们在开放的作文表达中,不仅学会主动地描绘生活,而且尝试积极地介入生活,让作文与生活形成互动。还在于还原作文的交流功能,让孩子们“为自己而写”、“为读者而作”,在多元的作文评价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形成和谐的主体性人格。
策略一:在体验中活化积累
积累的重要性毋庸赘述,怎样采取有效策略切实丰富孩子们的积累是关键。丁培忠先生曾经撰文指出:“语言的积累,绝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当然,积累还应该包括生活阅历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等等。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孩子的语汇积累是比较丰富的,但就是很少有兴趣写作文。究其根本,关键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情感、阅历、思想等方面的积累。
1.在参与中丰富体验
这里的参与指的是进入生活,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作文,要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参与生活,是积累的关键所在,即引导孩子多实践,多参与,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在实践中,我们要创设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主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成长,在实践中寻找话题,学会快乐地去表达独特的感受。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孩子们参与生活、融入社会的良好载体。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活动,例如演讲会、辩论赛、小记者活动、环保知识讲座、各类竞赛等都可以引入到作文课当中来。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每个星期的班队活动时间,为孩子们办简单而又温馨的生日派对,在感人的氛围中,让孩子们说说发自内心的祝福和感想。这既是一种语言的锻炼,更是一种良好情感的熏陶。又如我们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利用中队活动“谈天说地”,“畅想未来”,“说说奇闻逸事”,“导游风景名胜”,“组织环保沙龙”。开展课前5分钟谈话,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才艺展示”擂台赛……
通过以上种种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地参与生活,在生活的历练中得到情感的积累和生活经历的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在体验中活化积累
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称之为“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可以寓情于知,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独特的感受。
在生活中,“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所以在语言的积累中,我们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的吸收、自觉的获取、高能力的反馈。
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深入情感体验,就要调动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并且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到见解。文章贵在真情实感,有感而发就是这个道理吧!
体验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我们要从生活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各种社会生活实践。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闻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策略二:在开放中拓展表达的空间
表达就是呈现、倾吐或者创造性地运用。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再让学生自由表达,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开放式的作文表达,首先倡导“自由为文”。教师要努力降低作文的门槛,减缓作文的坡度,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作文的素材,鼓励学生自主选材,并且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取文章的主题,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直抒胸臆的文章来。由此可见,生活作文所倡导的开放式表达,首先是基于儿童所积累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言的,作文不是深不可测的玄机,生活就是作文。
其次倡导真实,即“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主动地写”等。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真实一方面是写作者心理内在的真实,即其真实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等。正如日本学者小砂丘说道:“讨厌就写讨厌,愤怒就写愤怒,喜欢就写喜欢,把所想的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样,作者对所写的就抱有充分的理由和责任。”“写的题材、表达应是完全自由的。不是要等到要你写才写,不是为了写给别人看才写。学生不是被逼着写,而是(自由地)自己想写,就能写出很好的作文来。”另一方面是外在的真实,即自然 、人、社会、文化中所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生活作文要求这两个方面的真实的统一。
再次,努力开放作文过程。这包括——
(1)命题具有选择性。选择是一种择需、择序、择要、择优的能力,是人的自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开放命题,让学生有较宽松的空间,学生才能在作文中有“自我”,才有动力去发挥和创造。
(2)指导鼓励“放胆文”。学生作文应在一个非常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场”中进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作文,勇于标新立异,乐于探索求新,进行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扮演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让学生在作文中经历一个“尝试—反馈—创造”的过程,对学生的暂时错误延时评判,允许因尝试而引发的失误,从而培养其表达自我的欲望。
(3)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作文。
策略三:还原作文的交流本质
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交流是写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语文的本质上看,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其原因就在于“缺少读者”,只知道完成老师的作业,只认为自己作文的读者只有老师,甚至连自己都不怎么愿意多看一遍,不知道“为谁而写”。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地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笔者的实践,倡导以下几种作文形式:
1.博客作文
博客作文,就是充分利用博客的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在这一开放的网络平台中进行自由、个性化表达,并在与教师、同伴、家长和其他网络读者的对话中交流情感,分享生命体验,增进言语能力,从而获得整体发展的一种作文形式。博客作文的对话功能,为读者和作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的即时对话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并且,这种对话的过程又是“虚拟”和“平等”的,各种主体可以在这个平台中畅所欲言,平等对话。这种对话,是实体环境下作文和阅读实践无法比拟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博客作文有着强大的优势:(1)能引进丰富的写作资源。“无米下炊”是学生写作常见的困难。网络上存储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如果我们能教给孩子常用的搜索技巧,在博客平台上创建适合孩子的作文资源链接平台,就能弥补他们的生活经历,丰富写作材料。(2)能提供良好的发表平台。博客,为学生的作文创造了一个自由发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发布作品,与读者交流情感,分享心声,激发他们的“写作成就感”。(3)引入广阔的读者对象。博客环境下,作品的读者是十分广阔的,这个读者群体不仅包括师长、同伴,还有大量的网络读者。树立“为读者而写作”的目的,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4)能突破写作的时空局限。与传统作文相比,博客作文在写作的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开放。(5)有利于个性化写作:突破日常作文选材、文体、篇幅等多方面的限制,作文材料的选择,文体的确定,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篇幅、博客注册名的选定,博文的分类等等,一切都由学生决定,突破写作目标、写作规则的限制。
博客作文,让作文回归本质,是学生和作文之间的桥梁。
2.小组合作作文
本文所指的小组合作作文,就是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小组整体作文能力均衡的原则分成以4—5个人为一组的若干个异质小组(定期流动)。然后以一段时间为单位时间进行自由轮流作文和互动评改,围绕一定的习作能力主题进行自主交流与评改。合作作文就是一种作文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式作文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选材(自主选材、小组交流)——写作(轮流写作、自由表达)——评改(合作点评、以评促改)——展示交流(集体交流、定期评优)。
在小组合作作文过程中,异质分组,构建了互助合作的空间;自由表达,放飞了七彩的写作个性;合作评改,激发了学生作文自主交流的兴趣;多维评比,激发了学生合作竞争的积极性。一句话,在小组作文中,学生的写作目的很明确:“为自己而写,为那么多读者而写”。学生的在自由表达,轮流写作,自主评改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互助,成为作文的主体。
3.交际——应用作文
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交往。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指出:“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交际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的过程。
应用作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足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也应增加实用性。把社会及市场领域所必需的作文技能作为作文内容进行训练,诸如写广告,写商标设计说明,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而使学生运用作文技能来介入生活。我们还可以把作文与投稿、书信交往、礼仪祝福、辩论等方式结合,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策略四:在多元评价中激发兴趣
生活作文中的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保持作文兴趣,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乃至主体性人格的形成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让孩子成为评价的主体
生活作文教学,积极倡导学生自评作文。自我评改能力是作文重要的能力之一,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找出作文中的不妥之处或闪光之处,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做自己作文的“第一个读者”。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学生自评自改,是对学生创造的一个迅捷、有效的反馈与优化。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使学生明确评改标准,按照文从字顺、明确生动的标准修改自己的作文,给自己打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之间及小组之内互评。在这一程序中,学生之间要以一种客观化的心理,公正地给别人批改、评估,创造性地给别人写评改意见。通过互相的交流,学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汲取有益的营养,不仅是对自己创造的一种优化,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另外,教师的评改应该针对本次习作及孩子们对同学习作提出的评价。教师批改时,允许并鼓励学生多次改进,反复作文,随时完善自己的创意,正所谓“文不厌千回改”,只有多改才能写出好文章。这时,教师要“政策落实,安定民心”,及时给予加分,以作正面强化。
2.评价的方式多元
生活作文的评价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当堂批改,可以是口头评改,还可以是打分、写评语,为孩子们建立写作档案,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代表性习作进行集中的分析和评价。
在写作文评语的时候,我们应当关注作文的准备过程。
教师的评价要多一份欣赏与鼓励,这对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精彩的短文,让学生警醒,更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好的评语还应如一位学识渊博的大朋友,能与学生娓娓而谈,更能给他们指点迷津。根据笔者的实践,生活作文的评语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体会式评语。这一类评语不居高临下地评价习作的好坏,而是谈自己对作文的了解,说说自己读了习作后真切的感受。如:“看了你写文章,我仿佛品尝到了一杯纯美的酒,文中描绘的亲情是那样的醉人!”“你的语言很漂亮,叙述的抒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要是书写能再整洁一些,那就锦上添花了!”
②商量式评语。这类评语在充分指出习作优点的同时,对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孩子展开民主式的对话,作一些商量和探讨。
③对话式评语。这类评语能与学生娓娓而谈,如面对面般亲切对话。此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练”或“裁判”,而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与“欣赏者”。
[1]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月.第1版.
[2]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2000.3.第2版.
[3]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语文出版社,2002.4.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