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产业化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2011-02-20王志标
王志标
(河南大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4)
自2007年以来,国内有关文化产业的文献剧增,但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对具体行业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这与西方文化经济学家的研究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在西方,文化经济方面的研究往往具体化为某一行业,如A lan Collins、Chris Hand、Maggie Linnell考察了电影业中的重复消费现象[1],Joshua Frank对流行艺术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有悖常理的结论,即加强竞争可能降低艺术产出的质量[2], Victo ria A teca-Amestoy利用美国2002年《艺术公共参与调查》分析了剧院上座率的多样化行为,一个群体从不去剧院,另一群体有正的出席概率[3]。2009年7月31日至8月3日,调查组对河南汝州市的汝瓷产业进行了调查,并试图从产业层面总结汝瓷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分析目前汝瓷在产业化运营中遇到的瓶颈及提供解决之道。
一、当代汝瓷产业的发展阶段
(一)恢复与摸索前进(1952-1986)
北宋以后,对于汝瓷的仿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始终没有达到徽宗时代的成就,年久日深,汝瓷技艺失传。但历朝历代的名人、伟人和技师们并没有放弃过努力,特别是在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1952年,私人经营的严和店瓷厂经过改造成为国营县办汝瓷厂。临汝县汝瓷厂老工人郭遂于1957年试制成功了汝瓷“豆绿釉”。1963年汝瓷开展大规模试验生产,同年第一批汝瓷豆绿釉产品参加了全国古陶瓷博览会。1972年,张全、马永杰等带70余件汝瓷豆绿釉产品参加广交会,被外商抢购一空。1973年,国家轻工部投资,在汝州城区西环北路赵庄村建成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即现在的汝州市美术汝瓷厂)。1983年8月,在郭遂、孟玉松、张全、王中玉、王天中、宋海、张大庆、范立的共同努力下,汝瓷天蓝釉研制成功。1986年,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孟玉松、王丽丽、马永杰、樊治安、郭连成、曹书法等同志联合攻关,研制成功汝瓷十七号豆绿釉,通过河南省科委的鉴定,并开始连续投入大规模生产。该项目荣获1986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腾飞奖[4]。这一时期的特征是:集体研发,尝试恢复宋代汝瓷釉色;国营生产,产品以豆绿釉为主;产生了汝瓷一厂和工艺美术汝瓷厂两个生产厂家;在集体研发过程中为后来汝瓷产业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技师;这一时期对汝官瓷的仿制处于摸索阶段,许多技师尚未见到汝官瓷真品。
(二)汝窑发现与仿官瓷(1987-2003)
随着1987年宝丰清凉寺遗址的发现,汝瓷产业进入仿官瓷时期。1988年4月举世瞩目的“汝官瓷”天青釉烧制成功①对于谁在天青釉研制中贡献较大,有不同看法,存在朱文立说、孟玉松说和郭遂说。在朱文立保存的鉴定证书中,朱文立列第一位,但具体的贡献已经难以划分,所以这里不再卷入争论中。。1988年,汝州市汝瓷开发公司和汝瓷研究所成立。尚庄、马窑、陵头、骑岭、803第三瓷厂、汝州镇等17家瓷厂相继建立,从业人员2 680人,年产汝瓷1 620万件,产值1 963万元[4]。2003-2004年发掘的张公巷遗址被誉为2004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残存的官瓷片为汝瓷企业提供了仿烧对象。自1990年后,一批民营汝瓷企业在汝州市破土而生。从汝瓷厂下岗的科研人员和部分技师创办了一批汝瓷企业,如朱氏汝瓷、玉松汝瓷、汝州市北宋官瓷研究所、荣华汝瓷、汝宝斋汝瓷、亨通汝瓷等。该时期的特征是:研发力量逐渐由集体转为个体;全面恢复了宋代汝官瓷技艺,仿汝官瓷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准;民营汝瓷企业在国有汝瓷厂破产后应运而生;汝瓷产业开始了市场化的尝试与努力;汝瓷产品在仿制基础上开始进行创新。
(三)汝瓷产业化雏形(2004-)
2004年6月25日,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成功。这一事件标志着汝瓷企业进入了现代化运营阶段。在此之后,汝瓷企业普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意识。2004年美术汝瓷厂宣告破产[5],2007年被成功拍卖[6]。而汝瓷一厂也已经在2007年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国营汝瓷厂的倒闭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在当前背景下,汝瓷产业正面临着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09)、《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汝州汝瓷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平顶山市委提出要搞好汝瓷开发和汝瓷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汝瓷产业规模化发展。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汝瓷产业的发展,将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产业。2008年4月,河南省质量监督局把汝瓷列入河南向外赠送礼品名单。2008年6月,汝瓷研究所完成了北京奥组委交付的汝瓷套件“奥运中华”系列作品。此前,朱氏汝瓷、玉松汝瓷、亨通汝瓷已有多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中外领导人。
二、汝瓷产业化发展的障碍
调研发现,汝瓷产业仍处于产业化初期,距离规模化、一体化和差异化经营的高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说来,汝瓷产业化道路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障碍。
(一)没有凝聚力的行会组织
2002年10月30日,由汝州市美术汝瓷厂、玉松古瓷厂、汝瓷开发中心等19家单位和53名个人发起成立了汝州市汝瓷协会。在调研中发现,多家汝瓷企业对现有的汝瓷协会在促进汝瓷产业化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汝瓷协会已沦为个别人收取会费、不劳而获的一个工具,而非服务于汝瓷行业的有效组织。协会收取了会费却没有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其失去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汝瓷企业对协会的不满还在于协会处理汝瓷外部宣传时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对外宣传不是根据汝瓷产品的品质,而是暗箱操作,谁给钱、谁给得多就宣传谁。
汝瓷协会管理职能的缺失导致了汝瓷行业的混乱。不同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客户资源相互诋毁对方产品,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销路极力吹捧自己,甚至窃取他人的贡献为己所用。如果不加以治理,汝瓷有可能重蹈唐三彩的覆辙。
由于对汝瓷协会产生了不信任,有汝瓷企业提出建立汝瓷管理局作为官方统一管理机构,替代行业协会的职能。行业协会的不作为和不公正无疑加剧了汝瓷企业之间的敌视,从而使整个行业缺乏一致的对外发展策略。汝瓷协会的存废并非本文关注的主题,但在未来汝瓷产业的发展中,汝瓷协会必须肩负起自己神圣的使命。
(二)人才“软肋”
依目前的汝瓷企业来看,除了玉松汝瓷厂,其他几家都属于手工作坊式生产,整个汝瓷行业带有浓厚的家族企业气息。从事汝瓷生产的技师和大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较少见,研发者多为高中甚至以下文凭。有高级职称的还不到10人,熟练工人多为辍学青年,技术人员大都为师徒帮带出身,技术创新后继乏人。
由于汝瓷企业间相互不信任,导致他们在交流核心的调制釉料等技术时比较吝啬。为了防止其他企业获知秘密,仅有少数关系亲近的人(多为他们的子女)才能得到传授。造型和拉坯技师非常短缺。造型师短缺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没有美术功底,而科班出身的美术生又没有接触过瓷器,难以领会瓷器设计中的一些描述。造型师的短缺甚至使得几家企业共用一名造型设计师,而造型设计师创意有限,最终就将在一个企业的创意搬到其他企业,造成产品设计雷同。熟练的拉坯技师难找,为了获得熟练的拉坯技师,汝瓷企业不惜跑到邻近的神垕镇聘请钧瓷拉坯技师。人才软肋对于汝瓷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
有汝瓷企业曾向政府进言,在中专学校里开设汝瓷专业,但官方的答复是没有师资力量。看来,要解决人才问题的困扰需从源头做起,也就是首先要培养既懂得陶瓷理论,又懂得烧制汝瓷的教师,然后才可能为汝瓷产业培育人才。
(三)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目前汝瓷企业的创新还不是很多,思路没有打开,也就难以找到可以创新的突破口。现有的创新包括:孟玉松大师发明了汝瓷发光釉、鸳鸯壶、加湿器;李廷怀大师进行了器形创新,开发了貔貅、和谐鼎、炎黄二帝塑像等新产品;王振芳研发了汝瓷浮雕画, 2008年汝州市彩绘艺术釉也申请了国家专利。除了这些屈指可数的创新外,难以再找到其他值得称道的创新。
汝瓷的创新原本可以包容更多内涵,但由于各种原因在调研中所看到的汝瓷大都具有类似的面孔。企业观念普遍保守落后,以仿制古官瓷为主,一旦某个企业有了新的器形后,其他企业相继模仿,多数工艺师视市场开拓为禁锢,为汝瓷没有大规模走向市场而庆幸,曰“汝瓷没有搞滥”[7]。观念方面的落伍必然影响了在其他方面的创新,使得汝瓷仅局限于工艺品,没有实用品,器形表现为瓶、尊、碗、盘、洗、奁等六样,釉色仅限于天青、月白、豆绿三色。
在调研中,一些美术大师也表达了进行创新的强烈愿望,但他们指出,产品创新受制于人才的匮乏,研发人员和造型人员缺乏造成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现实困难。为了寻找人才,他们也试图与大中专院校的美术、陶瓷专家合作,然而,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合作不是很成功。此外,因为多数汝瓷企业没有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他们对于营销创新也比较欠缺。未来汝瓷行业的发展与创新依赖于汝瓷工艺师、美术师、经济师的通力合作。
(四)政府意识的滞后
官方虽有一些文件,如发展汝瓷产业集聚区,把汝瓷作为汝州市、平顶山市乃至河南省的一张名片,但汝瓷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政府及时予以协调和解决。在这方面,临近的禹州市政府所进行的一些工作值得学习。
禹州钧瓷位列宋代五大名瓷之列,且其生产历史是连续的,这赋予禹州钧瓷以底气。不过,近年来禹州钧瓷的蓬勃发展与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02年禹州市在机构和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市级陶瓷工业局,负责全市陶瓷生产、管理和服务工作。针对钧瓷市场存在的残次品充斥、人工涂色、粗制滥造等现象,2004年禹州市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出台了《禹州市钧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钧瓷生产、销售的条件,生产经营单位的申报程序,钧瓷生产的地域范围,钧瓷精品、珍品的鉴定管理,钧瓷的工艺都作了明确规定。
相比之下,汝瓷所在地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有些滞后,也许这与汝瓷产业规模较钧瓷产业规模有较大差距有关。禹州大大小小的陶瓷生产企业有七八十家,上规模的有三四十家,陶瓷产业年产值20亿元,其中仅钧瓷一项就有1亿多元。而汝州陶瓷业不发达,陶瓷生产企业有30多家,汝瓷年产值仅4 000万元。汝州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陶瓷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汝瓷行业标准。一些汝瓷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进行研发和产品创新,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进行支持;但目前没有官办研究机构,即使设置了官办研究机构,因为现有汝瓷大师都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企业化生产道路,再寻找新的汝瓷研究人员比较困难。政府目前没有专门的配套资金用于支持汝瓷产业的发展。在调研中,汝瓷企业认为官方对于汝瓷的推介活动不够重视,在一些重要场合和一些显眼场所没有为汝瓷进行适当宣传。
三、汝瓷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产学研结合
要突破汝瓷人才瓶颈,单靠汝州本土人力资源已经难以实现,但外部人才又对汝瓷产业“水土不服”。所以,汝瓷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为了促使适应汝瓷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长,需考虑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来培养人才。产学研结合是指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加上政府和中介机构等相关各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结成的合作关系[8]。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相继颁布了几个政策文件,促进产学研结合。1997年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学要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联盟。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继续强调建立产学研联盟的必要性,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企业。2005年科技部部署的“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以一些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引导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联盟[9]。
产学研结合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由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是中科红旗成功发展的模式[9]。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广州丽江明珠酒店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与深圳三智国际教育机构签订产学合作协议,成立了“深圳三智国际教育机构教学班”,学校直接以“三智教学班”的名义招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深圳三智国际教育机构工作[10]。
汝瓷企业要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机会,联系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在入学时就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要求学生在企业呆上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汝瓷生产技术,同时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机会。另一种方式是汝瓷企业派出技术骨干到相关院校学习与陶瓷和营销有关的知识,但这种方式的缺陷是,技术骨干可能会因为文化底子薄弱难以跟上和掌握课程内容,效果不一定很好。除了与学校合作,汝瓷企业也可以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洽谈技术指导与专利转让问题。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利益分割,这是企业要考虑解决的难点。
(二)变缺位政府为有效政府
人们对于政府职能的认识曾经经历过两次革命性变迁。第一次变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有限政府的理念。有限政府包括政府规模的有限和政府职能的有限。第二次变迁在21世纪初,国内一批学者提出了以有效政府来取代有限政府,因为对于政府作用的评价有了新的标准,就是以政府效能和效率来衡量政府的执政力。有效政府理念的确立,以有效性作为政府行政的根本价值取向,实现了政府观的根本转变。它从传统的对政府规模的政府干预范围的关注转移到对政府职能重心的位移和政府干预效率的关注上来,并且实现了管理监督权力从单向度向互动的转变[11]。有效政府关注政府能力,政府能力是政府有效性的基础,也是判断政府优劣和政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有能力的政府的标志是,除了有能力促进集体行动外,还有能力制定规则并使它们发挥功能,这些规则是市场运转的基础[12]。
地方政府在汝瓷产业发展方面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不仅要在政府文件的意义上进行关注,还要切实采取行动,汝瓷企业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管理和宣传。政府应主持制定汝瓷行业规范和管理办法,规定汝瓷生产企业的资质,以项目方式资助汝瓷企业的研发活动,协助汝瓷企业做好专利申报、商标注册工作,成立汝瓷专家委员会,对生产汝瓷的品质进行鉴定,并贴上原产地与品质标签,以号召企业淘汰残次品。在适当时候支持规模小、力量弱的作坊企业合并为大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公司,设立汝瓷专项发展基金,用于指导汝瓷产业发展的方向。鼓励汝商、汝州企业将汝瓷作为一般社交活动中的馈赠礼品,将汝瓷纳入政府礼品,利用举办展会、商会、学术会议的机会推广汝瓷,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打出汝瓷的广告牌,从整体上宣传汝瓷产业。利用汝瓷、汝贴和汝石资源,建设艺术村和陶瓷产业园,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艺术家和陶瓷专家到汝州创业,将汝州市塑造为“汝瓷之都”。对汝瓷生产中的关键原材料进行科学规划,实现汝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创新能力
调查中发现,汝瓷产品在创新方面比较欠缺,这成为制约汝瓷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最大的差异就表现在各自的内容方面;但中国文化产业整体上缺乏原创性,所以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大国,不过是文化制成品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在版权贸易方面仍处于入超地位。恰如约翰。哈特利所说:“无论是时尚、视觉设计、媒体、软件、互联网,还是音乐和游戏,中国都是模式和趋势的进口国,而非国际范围内的潮流领导者或是趋势设定者。”[13]
进行观念创新,打破汝官瓷的产品思路,实现工艺瓷、建筑瓷、卫生瓷、园林瓷、工业瓷、包装瓷的齐头并进。产品种类增加,市场空间随之扩大,企业效益会得到提高,反过来有利于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目前多数汝瓷企业采用气炉,而宋代都是用柴烧,有专家分析这可能是现代汝瓷企业难以高仿宋代汝官瓷的一个原因,所以汝瓷企业应该考虑尝试不同的烧制工艺,借以比较它们在成品方面的细微差异。考古发现,北宋汝窑的釉色是相当丰富的,大体可分为八大釉色,即月白、粉青、虾青、豆青、天青、天蓝、梅子青和葱绿;随着釉色的不同,釉下气泡的状态与分布情况也不同;其造型多种多样,既有陈设器也有日用器,既有小巧玲珑者,也有超过30厘米的大件器;装饰工艺绝非只有光素无纹饰者,刻花、印花常见,雕塑、贴塑亦有;烧制方法上,除满釉裹足支烧外,还有削足垫烧,支钉有如芝麻状的,也有圆形如菜籽状的;胎色有香灰也有灰白[14]。所以汝瓷在釉色、造型、装饰、烧制方法和制胎方面有较大的创新空间。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许多汝瓷企业没有考虑到汝瓷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汝瓷这个载体来表现艺术、故事、神话、传说,这将成为汝瓷提升文化价值所进行的重要创新方向,特别是结合当地的乃至中国的历史,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可以供汝瓷企业挖掘、凝练。也可以考虑系列化生产,用一组产品来表现一个主题,这是很多瓷器行业尚未尝试的,但在影视产业是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和生产方式。由于当代汝瓷作品多为仿宋品,作品缺乏动感,今后应该在造型设计方面考虑增加体现动感的题材。
(四)跨行业整合
汝瓷行业是一个能够发挥较强产业关联效应的产业,但由于目前汝瓷企业规模较小,政府和汝瓷企业都没有看到。汝瓷的相关产业包括旅游业、餐饮业、玩具业、游戏业等。在旅游目的地的销售产品可以考虑将瓷器包括在内。一旦汝瓷行业得以规范,在目的地也可以买到精品汝瓷。汝瓷要想扩展市场,必须有一部分产品走大众化路线,可以开发整套汝瓷餐具,提供给一些高档酒店使用,这将有助于提高酒店文化内涵。也可制作汝瓷玩具,可以作为普通礼物补充礼品市场。随着网民人数增加,近年来游戏产业高速增长,汝瓷企业也可与游戏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游戏形象。
在汝瓷行业内部,随着企业规模扩张,行业内的分工将更加细致,有助于形成各种中间产品企业。这在钧瓷原产地神垕镇已成事实,汝瓷企业尚未发展出如此细致的分工。随着企业规模扩张,资金链也会拉长,单靠自身力量难以为继,所以发展股份制企业将成为汝瓷企业的必然选择。现代汝瓷企业的产生也可以通过其他行业对汝瓷产业的投资来实现,当人才瓶颈不再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时,其他行业可以通过注资成立一个现代企业,通过招聘汝瓷技师来进行生产。
[1]A lan Collins,Chris Hand,Maggie Linnell.Analyzing repeat consump tion of identical cultural goods:some exp lorato ry evidence from moviegoing[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8,32(3):187-199.
[2]Joshua Frank.Perverse outcomes of intense competition in the popular arts and its imp lications for p roduct quality [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8,32(3):215-224.
[3]Victo ria A teca-Amestoy.Determining heterogeneous behavio r fo r theater attendance[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8,32(2):127-151.
[4]汝瓷是如何恢复和发展?[EB/OL].[2010-04-05].http://www.vartcn.com/art/yscc/ZGCQ/200604/9230.htm l.
[5]风中扬起复兴汝瓷的旗[EB/OL].[2010-06-11].http://www.rubaozhai.net.cn/show new s.asp?id=83.
[6]2007年汝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0-06-21].http://www.rzgov.cn/data/15534/zw xssj.php?id= 78.
[7]王永连.汝瓷开发潜力大[EB/OL].[2010-09-20].http://www.findart.com.cn/32a9fe438021620ff7d55e3df ce9d40913f6c154965c587036ba89cb714bf4e5-2-show order.htm l?key=%E8%B1%86%E7%BB%BF.
[8]丁荣贵,孙涛.政府投资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方式研究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8(9):101-111.
[9]周殷华,范璐,沈小白.我国Linux发展的成功模式: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8(8): 85-92.
[10]朱宪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8(8): 249-251.
[11]吴开松,张中祥.有效政府的理论基础及其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54-57.
[12]蒋永甫,谢舜.有限政府、有为政府与有效政府: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理念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8(5): 73-76.
[13]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读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14]母智德.更多、更好的汝瓷在民间[EB/OL].[2010-10-15].http://zx.findart.com.cn/9945115-zx.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