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设计
2011-02-20黄映玲
黄映玲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设计
黄映玲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文章针对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根据网络教育的学习理论——参与理论,在进行网络教学策略设计时,以小组协作活动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加强学习过程控制,采用多维度评价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促学生有效学习,以协作促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学习;参与理论;策略设计;多维度评价
网络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且情境真实、直观性好,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助于理解所学知识,学习效果是单一的课堂讲授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网络信息传递迅速、更新快、存储量大、交互性强、共享性好、易于讨论协作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正是由于网络学习这些明显的优点,使人们容易忽视它潜在的问题。
一、网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妨碍学生情感培养
尽管网络提供了快捷的交互环境,但由于网络学习关系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甚至于匿名性,难以建立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没有同学间的密切交流,使教与学各方的信息交流虽然更加便利,但心灵的沟通却更远,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人文关怀缺失了。有资料显示,网络教学的大量运用,使师生及学生之间原本可以直接进行的交互人为地变成间接进行了,由于师生利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减少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无法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对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人,会严重增加他的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难以适应真实世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1][2]
2.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网络学习的优势在于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海量信息。但是,这样的海量信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吗?使用过网络来学习的人大多知道,网络自由上传带来良莠不分的海量信息,大量的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充斥其中,想要得到有用的信息,你不得不在众多的信息里一一寻找,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再加上信息组织的无序性和随机性,极易消耗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出现注意力漂移而与目标越行越远。同时面对大量混乱信息也很容易引发学生的“信息焦虑综合症”,加上网络的使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网速慢、易受病毒攻击、网络升级导致系统问题等,都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3]
3.不适合所有学生
网络教育专家格雷格·柯瑟林(Greg Kearsley)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网络教育。[4]由于学生学习风格的不同,有些学生喜欢课堂上的经历,通过教师的叙述、板书、手势甚至眼神来获取系统知识,不愿意从屏幕上获取知识;喜欢与教师和学习伙伴面对面交流经验和感受,不愿意用键盘与人交流。网络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以及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由于网络学习中的师生、生生分离导致教师角色淡化和教学管理弱化,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较强的信息选择和处理能力,学生的学习自制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实施网络教学的制约因素,缺乏自我控制学习能力和缺乏自主性、独立性的学生不适合网络学习。[5]
4.扩大了学生的“知沟”
人们总是认为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然享有获得知识的均等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知沟”问题。美国传播学家P.J.蒂奇诺(Tichenor.P.J.)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在当今社会里,没有一种媒介传递的信息之多、速度之快可以与网络相提并论。他还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因素以外,原有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知识存储等都是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换句话说,在信息时代里,原有信息能力较强的人,可能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面对着海量的信息,学生原有的信息分析、选择和处理能力,原有的知识存储将决定他能否较顺利地获得所需知识,能否成功获得所需知识将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网络学习的结果往往是一些学生获得大量有用的知识,一些学生稀里糊涂、毫无头绪,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最终结果是两者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6]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对策
针对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在网络教学策略设计时,可以格雷格·柯瑟林针对技术环境的学习理论“参与理论”为指导。参与理论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网络学习模式,该理论指出要使有效学习发生,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4]
1.创建协作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针对网络学习中缺乏真正的人际关系、真诚的情感交流,在进行网络教学时,有意使教学活动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组成特定的小组。
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可事先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学生的特征分析,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预备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网络学习的适应性、对教师和学习同伴的依赖性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指导性的异质分组,将学习风格各异、认知水平相差比较大、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一致的学生混编为一组,每组4至6人,这种分组在学习的不同时段根据任务的不同适当调整变化。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组内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又有利于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保持小组的整体水平,使“优”生和“差”生不随学习进程的推进而进一步加大两者之间的“知沟”。而且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共享学习成果,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学习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启发有利于增加学习乐趣,有助于消除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培养。
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加强目标导向,促进有效学习
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的网上漫游是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设计真实的、有意义的学习主题和目标,可以很好地管理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向和速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让每个学生有明确的任务,使学习成为一种有创造性的、有目的的活动,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利用网上资源解决问题的特定情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能很好地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做真实的项目要比解决书本式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制造学习动机。如在《法律基础》教学中,我们以“你来断案”为问题,给各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字和视频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用所学过的法律条款做出裁决。
为了学生不至于淹没在信息海洋里,能在特定的时间内,更有效获取有用的资源,我们以超链接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教学资源(素材库、视频库、教材库、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参考资料)、讨论区、相关网站等等。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张有弛而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环境。
3.促使每个学生尽情参与,减少差距
考虑到有些学生网络学习的自主性有待加强,为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形成积极主动、和谐愉快的交互学习方式。在具体执行时,每个成员根据协作组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设计个人学习的目标、计划和方法等。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或在线交谈等进行交流,一起讨论完成任务的计划表、成员的分工、环境的利用、资源的共享、成员应该遵守的原则等内容,以便使协作组中每位成员都有参与感,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共同完成任务,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由于教师参与的程度是影响学生交互和参与数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师需要经常性地在论坛上发帖子或者通过E-mail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参与程度。
4.采用多维度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促进自己不断发展。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应变能力甚至情感都是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的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多向交互、随意测验等优良特性,使在网络教学中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成为可能。[7]
网络教学有利于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学生自评使学生从处于被动地位的消极应付者转变成为主动的评价者,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其次,通过组内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在小组活动和协同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每个成员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参与程度、协作交往情况,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再次,引入组间竞争,要求各组将学习成果制作成相关电子作品,向其他组发布。每个组的总体成绩也是每个成员的成绩,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共同担负学习责任,每个成员既要对自己负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通过教师监控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相应给出建议和补救方案。教师也从各种评价中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着重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造性能力、协作与交往能力、成果展示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参与程度,使评价更客观、更合理、更科学、更全面。
[1]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54.
[2]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DB/OL].http://www.sm jy.com.cn/dzts/2/article/Article1978.htm.
[3]杨春会.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9,(1):82-83.
[4]马红亮,丁新.格雷格·柯瑟林的网络教育和实践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7):37-41.
[5]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2):36-3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0-231.
[7]刘海学等.对网络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DB/OL].http://news.studa.com/2006/7-26/104114.htm l.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1)02-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