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设计的类型
2011-02-20祝东银
祝东银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精彩的导语能一开始就把人吸引住,让人很想知道下文。导语就如戏剧开始时激烈的情节,也如小说开始设置的悬念。所以上课的导语非常重要。下面就是本人对几种教学导语类型的归纳概括。
一、情境式导语。给同学创设一个优美的情境,让他们在这情境中体味这一堂课的内涵。如《荷塘月色》可以这样来导入: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想象这样一个情境: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考入了清华大学。有一天夜里,你独自到清华大学的荷塘边漫步。月色迷蒙,微风拂面。看着路灯下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清清的水流,你的思想感情会如何呢?1927年,处在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文学家朱自清就置身于此,其思想感情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荷塘月色》。
这样的情境导入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清华大学的优美环境,又能给他们以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从中了解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一介儒生朱自清写此文章时,正处于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这对学生理解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很大的帮助。
二、讲故事式导语。用一段精彩的故事来导入课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及内涵的把握,从而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拿来主义》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某校办工厂某日接到海外一则电报:“愿与贵厂合资经营,资金、技术由我方提供。如同意,下月10号到贵地办理一切手续。”有些老师、学生说:“不能搞”,他们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与工厂不同,弄不好把资本主义思想带进学校,那可麻烦了”。而学校领导和大多数师生都赞成“合资”。到底接受不接受这家海外厂家送上来的“技术”呢?要“合资”该怎么合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曾在半世纪前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这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拿来主义》里!
通过和课文联系紧密的小故事,让同学从故事中明确了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外来的东西,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主动去读课文,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名言、名句式导语。通过一些名言名句来导入课文,来明确课堂的教学要点,并感染学生对文章进行文学欣赏。如《拿来主义》第二课时主要是领略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式,可这样来导入:鲁迅曾在文章中说“杂文要如投枪匕首”,他写杂文时就身体力行,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式。导语明确了课堂教学要点:如“投枪和匕首”似的杂文语言特点。又如在《杜鹃枝上杜鹃啼》可以这样来进行导语设计:古代文人墨客常以一定的意象作为表达情感的寄托。如用“荷”表示清高,“出淤泥而不染”;用梅表示高洁,不畏艰险;杜鹃常被作为悲伤、忧愁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示凄苦、哀愁;秦少游《踏莎行》中用“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表示清冷、凄凉。对于杜鹃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作家周瘦鹃的作品《杜鹃枝上杜鹃啼》,其中作者对杜鹃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通过古诗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并激发了同学阅读新课文的兴趣。
四、复习回顾式导语。通过对以前的知识回顾,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的课文中来。复习回顾式导语是一种常见的导语类型,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如《琐忆》一文的导语可以这样来设计:我们学过鲁迅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孔乙已》等篇章,对鲁迅的情况也大致有了了解,但对他的人格还了解不深。我们会时不时提出这样的疑问:鲁迅是凭什么那么让人景仰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琐忆》来具体了解一下鲁迅的品格。
同学们对名人的了解一般只是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有时也想知道一些名人的轶闻趣事,通过对自己所知的回顾,加深了学生对新的知识的渴求,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口语训练式导语。通过一个短小的口语训练来导入文章。如《冬天之美》就可以这样来导入:你们对冬天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吗?是喜爱他的洁白,还是厌恶它的严寒呢?下面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对于冬天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同学思考,口头表述,讲评)同学们对冬天都有着特殊的情感,那么作家对于冬天又有什么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文章《冬天之美》,看一看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学生先对某一问题发表看法,然后再来欣赏名家的作品,通过思考和比较使学生对本课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能更好地去自己主动地学习。
六、影视、课件导入。通过影视歌曲或制作的课件来导入课堂,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如《忆江南》一词的讲解就可用MTV《梦里水乡》来作为导语。同学通过歌曲里优美秀丽的江南风景和优美动人的旋律,对白居易的思乡之情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进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导语设计上会经常用到。如:在《胡同文化》这一课中,可以这样来设计:通过一组胡同的照片,以及一段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的镜头的播放,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对北京胡同以及北京市民的生活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从而在学课文的时候能更快把握住文章的内涵。这种导入方式,声画影音结合,动静结合,非常适合现代化的教学。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也预示着教师课堂成功的一半。合适的导语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温故知新,和学生一起感知名人的品格情操,和学生一起领略优美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