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
2011-02-20柯文胜
柯文胜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她呼唤教师去构建和谐的课堂,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汲取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
一、创设情感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态度不论是在人的品德形成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和态度是学好此学科的关键所在。不可想象,一个对语文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语文,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往往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实效性的成果。新课程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只有在主观上愿意学,有兴趣学,有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学好科学知识。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对学生动之以情。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没有师生之间的爱,情感教育就很难进行,即使进行了,效果也是很差,教师应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唐代大学者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论断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学不再是为师者生硬的灌输,而是应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现代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学生,正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正所谓教学相长。
二、引导激活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已不能只是讲述知识,教师要想方设法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指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教师的任务是“引而不发”,诱导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到新知识的门口,机智而巧妙地提出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入新知识的海洋。
在启迪思维方面,教师的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路”开是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使学生能由“山穷水尽疑无路”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搭桥”搭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由不知到已知,由已知到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从而使学生感到思考的乐趣,获得求知的满足。
老师要善于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责任是把知识锁打开,让学生走入知识的宝库,自己去探索。启发得好,这个锁就打开了,否则很难使学生掌握复杂的知识。所谓“启”是指教师的外因作用,即教师恰当地引导、启迪思维。所谓“发”是指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沿着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找到答案。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启”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师的启发要设法造成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又说不出来的状态,也就是造成学生“愤”、“悱”和积极求学的心理状态。启发的目的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启发的精髓是激疑,鼓励学生有疑,有疑才能去探索。如果学生没有疑问,就要用问题激起学生思维,每个问题的设计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要引起学生跃跃欲试才行,要让他们积极思索,欲罢不能。
三、创设活动氛围,重视教学实践
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结构为核心的,经历获取知识(信息内化)、储存加工信息(认知结构)、运用知识(经验或观念外化)这三个基本阶段的过程。传统教学中,信息的内化是一向被教育者所重视的,但是外化过程往往被忽略。而外化过程中,“问题解决”比“表达”更不被重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不用说了。
在研究学生的学习成效时表现为:阅读的内容能掌握10%。听到的内容能掌握15%,但亲身经历的内容我们至少能掌握80%。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创设和谐活动氛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去体验、归纳、提升,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不宜包办。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要努力做到:第一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仅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第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教都有发展。
四、善于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和谐的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任何积极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即使学生理解有误、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鼓励、启发学生。而且鼓励要热诚,发自内心充满激情,不能人为的夸张。总之,课堂中要给学生及时、恰当、热情的表扬鼓励,特别要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偏僻角落的学生,五六十人的一个班集体上课,总难免有少数学生不积极活跃,教师要细心观察,时时给以热情关注,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可注意两点:第一,时时注意及时提醒,可用语言、眼神、手势等给以暗示提醒,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第二经常提供表现时机,如有意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让他们发言等。总之,课堂上全体学生都应在教师的注意范围之内,不应有任何学生被冷落。
当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时,才能形成真正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