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高三语文复习的阵地

2011-02-20蒋礼友

中学语文 2011年3期
关键词:多音字义项读音

蒋礼友

在进入高三后,多数老师及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即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将高考总分最大化。语文常被大家看做是“努力十天不见涨、疏忽半月不见跌”的学科,因而多数学生在高三考前的复习阶段都不看重语文,忽视语文复习,自习课不见复习语文,甚至语文课上也有同学“偷偷摸摸”钻研其他学科,丝毫不把语文放在眼里,语文学科的阵地正逐渐被其他学科侵占。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传统的、狭隘的语文复习所导致的。语文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样能发挥巨大潜力,关键是把握语文学科规律,掌握语文复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融会贯通语文知识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学习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相融合并最终运用于生活实际。高三时间虽短,新的积累亦有限,可如果能引导学生将过去的知识融会贯通,让自身积累的知识条理化,形象化,变过去的 “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为 “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在高考中,就可以将自己语文学科积累的知识以最好的姿态发挥出来,从而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现在的高考测试都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笔者想就语文基础知识中的“语音、字形、成语”三大板块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高三学子的后期语文复习起到一定作用。

一、语音复习

1.掌握常用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中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即记住多音字中较少义项的读音,那么剩下的读音即为常见义项的读音;如“载”,与时间相关义项读“zǎi”,其余读“zài”;

2.重点克服成语中的误读字,消除“认字认半边”的老套思想;

3.在复习过程中多关注正确读音,尽量减少错误读音带来的干扰;

4.生活中多听多说多练,形成语感,遇有拿不定的读音勤查字典;

5.多数读音学生能自己分辨,出错的常常是少部分弄不清楚或容易弄混淆的读音,应有意识的整理此部分读音,做到天天见面,形成长期记忆;

6.前后鼻韵,平翘舌,学着自己找规律,找差别加以区分,如“劲”有两个读音,形容词性读“jìng”,名词性读“jìn”。

二、字形复习

1.广泛积累。课本、影视、广告牌、宣传标语等都是积累的途径,将语文知识融于生活。

2.细心巧妙辨别。①从意思入手如“一筹莫展”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的意思,“筹”意为“计策、办法”,写成“愁”就说不通了;②从词语来历入手如“世外桃源”,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自然就不会写成“桃园”了;③从词语结构入手如“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山”与“水”同指自然景物,第一个成语“清”与“秀”为形容词,取纯洁秀丽的意思;第二个成语“青”与“绿”同为形容词,都表色彩;④巧编故事、顺口溜,提高趣味性如“欢呼雀跃”、“声名鹊起”,麻雀跳来跳去,喜鹊招人喜欢,再如 “点戍横戌戊中空”,一下子就将三个字音和形都牢牢记住了。

3.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辨析时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①逐步“缩小包围圈”,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②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优化复习方法。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比集中复习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次进行,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③注意自己本时对错字的整理,如自己将易混的字放在一起,集中近体字,分清笔画。

4.加强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平常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来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成语复习

1.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教材,课外读物,广播、电视、电影,甚至测试题都是我们积累的途径。积累时重点把握几个方面:

①容易引起误解的一些成语。如始作俑者容易理解为中性词,其实是个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始创者。 像成语“不刊而论”、“不足为训”中的“刊”、“训”应特别注意。②用法比较特殊的成语。如“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③别人或报刊文章在运用成语时出现错误的、自己在运用及在练习中做错的成语要归类整理,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2.掌握猜读成语词义的一些方法。辨析成语试题中,准确理解成语意是关键,理解是前提,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分析判断、运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找到成语的出处,从成语的出处联想成语的古今语意、感情色彩等方面相同与不同之处。②认清成语结构,把握其含义。成语结构主要有主谓、动宾、并列、偏正等。③抓取成语中的关键词,进而理解成语意。如“尾大不掉”,掉,摆动。尾巴太大不易摆动。比喻部属势力过大,难以驾驭。抓住了对掉的意思的理解,就不会把该词理解为尾巴大了就不会遗失了。④分析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进而理解词义。如“汗牛充栋”,汗,使动用法,让牛出汗。“惟命是从”为宾语前置即“唯从命”。由于成语大多于古诗文中,所以存在大量的古汉语现象,利用古汉语知识能充分帮助我们理解词意。⑤辨析成语异同。从音、形、义三方面去把握,音随意转,意随形变。像“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负、孚两个字使成语意思截然相反。一个意为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另一个则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3.了解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①感情色彩误用;②形容对象错位;③语法上搭配不当;④成语的义项上用错;⑤望文生义而错;⑥成语运用不得体。

上面所说三大板块知识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我们过去的积累就像各种乐器发出的乐音,方法则像指挥棒,只有方法正确恰当了,前面积累的知识才能象各种乐器在指挥棒的引导下,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注重平时的积累,明确方法的重要性,后期的语文复习同样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出出色的效果,让我们的语文成绩最大化,我们也就不会再觉得“语文复习没什么用,对总分的增长收效不大”了。

猜你喜欢

多音字义项读音
认识多音字
认识多音字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你会读多音字吗?
多音字也能出糗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我是小字典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