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浙江经济的影响

2011-02-20潘慧红

浙江经济 2011年14期
关键词:浙江出口企业

文/潘慧红

新情况新变化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财政赤字问题依然严峻。2010年欧盟成员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远远高于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美国2010财年联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2011财年赤字将升至1.65万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1%,达到“二战”以来最高点,今年4月18日标准普尔将美国债务前景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是60年来标准普尔首次将美国债务前景定为“负面”;2010年12月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高达919万亿日元,人均债务负担增至721万日元,今年1月标准普尔把日本长期国债的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同时,截至2010年底,欧元区失业率达到10%,欧盟失业率9.6%;美国目前失业率8.9%,约1390万工人失业,最早到2016年5月才能恢复至危机前的就业水平;日本2010年平均失业率为5.1%,连续两年超过5%。现在,欧洲央行实行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以来欧元区17国主导利率维持在1%这一历史最低水平。今年4月7日才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25%,流动性依然饱和。美国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共投放约2.3万亿美元,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低水平。日本自2010年以来,数次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基准利率维持在0-0.1%的历史低位。3.11大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日本央行就推出了总规模120万亿日元的货币宽松政策,约1.5万亿美元。

“金砖四国”经济快速回升,货币政策趋于紧缩。伴随经济快速回升,物价上涨、地产过热,俄罗斯从2008年以来实行两次紧缩货币政策,隔夜存款利率上调至2.75%,金融机构再融资利率上调至8.0%,外资企业存款准备金率升至4%,散户存款准备金率升至3.5%。印度12个月内八次加息,将回购利率调高至6.75%,反向回购利率提升至5.75%。巴西央行在2010年三次加息,2011年三次加息,基准利率达到12%,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中基准利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利率最高的国家。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自去年以来四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当前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3.25%和6.31%;十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分别达到21%、17.5%的历史高位。

西亚北非局势持续紧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充满变数。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发达国家衰退与需求萎缩,导致外贸依存度高的西亚北非国家出口减少,物价飞涨,就业环境日趋恶化。2010年底以来,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相继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引发流血冲突。阿尔及利亚、伊朗、巴林、也门等国也相继发生反政府游行,局势持续紧张。尤其是利比亚陷入内战,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多个城市展开争夺,政府军遭到美英法等多国联军空袭。市场担忧西亚北非局势混乱蔓延至周边产油国,影响世界石油供应,推动美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逼近每桶113美元,投资者追捧黄金避险,金价突破1500美元/盎司,白银价格突破40美元/盎司。摩根士丹利首席新兴市场策略师加纳表示,如果油价由于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升至120美元,全球经济可能会再度陷入衰退。

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尤其是日本大地震“经济冲击波”席卷世界多个领域,给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复苏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复苏之路依然漫长和曲折。

——再度面临高成本的严峻挑战。美日等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走软,导致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以及油气供应的相对萎缩,致使全球资源原材料价格一度飙升。铁矿石外盘报价一度冲高到近190美元/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112美元/桶,国际煤炭价格也一度突破130美元/吨。浙江企业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增长,对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依赖程度很高。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将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使浙江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大大增加。

——再度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作为出口大省,浙江一直是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2006—2009年浙江遭遇“两反两保”和337案数量达286起,约占全国案件总数的80%,涉案金额72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4;2010年浙江遭遇“两反两保”和337案80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占案件总数的78.8%。预计“十二五”期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持续升温,传统贸易保护壁垒再度活跃,“两反两保”等贸易救济措施充当竞争工具的动向越来越明显,贸易摩擦从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汇率制度等宏观层面延伸,浙江出口增长面临极大的挑战。

——再度面临人民币升值的严峻挑战。2005年7月开始、2008年6月结束的第一次汇改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5.31%。自2010年6月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幅已达4.39%左右。近几个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的压力日益增强。除美国和欧盟外,一些新兴国家近期也加入该阵营,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浙江出口企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浙江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对人民币升值幅度难以把握,不敢接国外的长单、大单,出口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几点建议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倒逼机制,也为浙江加快“引进来”、“走出去”开放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加大优化出口力度。自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出口贸易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迅速的时期,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19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805亿美元,增长了8.3倍,占全国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7.8%上升至11.4%。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正逐步扩大,给浙江扩大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浙江出口结构还不够合理,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行业集中度偏低,部分出口产品市场竞争混乱,给他国实施反倾销提供了借口。再加上,年初以来,劳动力、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低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大大弱化,一些依靠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生产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下一步,在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必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上,加快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积极鼓励自主品牌、自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加大扩大进口力度。从国际看,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采取合作双赢的对华政策,比如美国商务部松绑对华高科技出口,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日本向以亚洲为中心的包括我国在内的9个国家转移最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从国内看,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政府间高技术贸易领域磋商力度,扩大互利互惠的高技术产品贸易。从浙江看,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劳动力用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迫切要求企业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用机器代替人,实现产业升级。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浙江扩大进口的最好时机。建议浙江抓住发达国家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的有利时机,顺应国内扩大进口的政策导向,实施更为积极的进口政策,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制定进口产品目录,积极搭建进口平台,支持企业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

——加大“走出去”发展力度。“十一五”时期,浙江实现中方对外投资63.6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加10倍,年均增长74%。其中2010年中方投资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倍。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和境外企业数均居全国首位。发达国家货币贬值,使得浙江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的成本相应降低,为浙江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时机。虽然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特别是利比亚内战对企业“走出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走出去”面临风险而减慢步伐。建议大力推进“浙江海外制造”,鼓励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引导组织企业到海外并购能源资源类企业、在境外建立资源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兼并研发机构,鼓励优势企业收购境外优良资产、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特别是要加快培育本土金融中介机构,加强对投资国政治形势的跟踪和评估,为浙江“走出去”企业提供风险评估服务,鼓励企业建立“走出去”的风险预警体系。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全球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有所放缓,而浙江经济高速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活力以及蕴含的机遇、良好的市场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对外资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浙江仍然是全球厂商最为看好的投资地之一。2010年浙江全年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804家,投资总额327.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1.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6%和95.7%,均创下浙江吸引外资的历史之最。下一步,建议浙江完善招商选资方法,有选择性地引进外资,重点加大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低水平和产能过剩项目。同时,积极引进高尖精技术,吸引外资研发机构在华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活动,促进外商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加快提升浙江产业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浙江出口企业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