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2011-02-20程丽娜万铀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程丽娜,万铀能

(武汉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北武汉430023)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程丽娜,万铀能

(武汉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北武汉43002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难以承受之重,既有社会原因、高校原因、用人单位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实事求是地揭示这些原因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有所裨益。

大学生就业;就业难;就业观念

党和政府已经视就业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从宏观上讲,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就业中的一部分,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把大学生就业放在社会保障内容中,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校和大学生的事,也是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事,需要各行各业、各部门协调配合。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社会原因、用人单位原因、高校原因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社会的原因

社会是大学毕业生的最终承受者,社会对毕业生的接纳能力和就业政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两个社会原因:

其一,客观上存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从温家宝总

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学子座谈时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到2009年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国七条”出台的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前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近几年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经过多年各级政府和各方力量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国就业增长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在1 000万左右,加上现有约8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近600万下岗职工以及农村1.5亿剩余劳动力,中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长期性不言自明。数据显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突破340万,到2009年却猛增到611万,2010年再创新高,毕业生达到630万人[1],比上年又增加了19万人。与往年未能就业的约150万大学生叠加,这样一组庞大的数字呈现在人们眼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迫在眉睫。

其二,“虚假就业率”的危害依然存在。学校在就业问题上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虚假就业必然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适度挂钩。部分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学校的面子,在就业率上“注水”,许多毕业生“被就业”,各地就业率指标也全线凯歌,似乎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有些高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要求学生离校前提交“就业证明”,否则,缓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甚至档案返回原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虚假就业率”所造成的社会后果非常严重。首先,“虚假就业率”导致信息失真。就业率是事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核心数据,不准确的就业率会影响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作出正确判断,也就难以对症下药。数字造假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影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其次,“虚假就业率”的做法实际上是误导了社会,会导致广大考生在报考学校、专业时候没有真实的信息,导致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恶性循环。最后,“虚假就业率”与社会上本已盛行的造假之风相互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也对大学生本身不负责任。

二、高校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社会决定的,而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学校专业设置缺乏“市场化”导向。大学生就业难,从学校角度找原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20多年,但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即使有些专业有所调整往往也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这样,学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也有盲目应对社会用人的急功近利,导致一时热门的专业重复设置,最终形成专业结构失衡,造成供过于求的结果,增加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2]。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高校在设置新学科与专业时仍然必须经过教育部的审批,没有完全自主。所以教育体制并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导致就业市场化与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短期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甚至有的学校大力扩招收费高、培养成本相对比较低的专业(如艺术类专业),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高校要对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一个“需求导向型”的教育体制,即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反映出来,进而学校依据这种信息进行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高校应从实际着手调整专业结构,使招生与就业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理想、专业设置不够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对于更新较快的专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去开设课程,脱离社会的课程应及时更新,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倡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共建,订单式人才培养,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特色、有优势,更有竞争力。

其次,教学方法对学生就业缺乏针对性。运城学院院长姚纪欢博士在《地方大学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专访中指出:“由于教育系统相对封闭,在开设专业和招生方面缺少必要的社会调查程序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致使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较高要求。比如理论教育偏多,而实践教育偏少;专业教育偏多,而思想教育偏少,等等。尤其是写作水平、交际水平多数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毕业生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3]

各高校要根据就业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实事求是地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结合现状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结合实际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实事求是地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素质、观念和觉悟等方面的培养。

最后,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像美法德等国家将就业指导课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4]。高校要成为毕业生就业“高参”,就要建立或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这个指导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其中包括择业观、职业观、价值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这项工作不是突击性的,而是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教师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让一支高水平、有责任感的专家群体为大学生就业导航。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时如何先就业后择业,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要让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就业指导更具专业性。

此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及时、动态地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和各高校就业网提供的信息传达给毕业生;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还应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提供就业信息、进行竞争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动员学校的教师实事求是地把学生就业当做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同时,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要到全国各地考察,抓住就业的机遇,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场所,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俨然成了买方市场的买主,其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其一,用人单位的攀比心理严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人才“高消费”现象是近年来企业在市场上招聘人才出现的新情况,突出表现为企业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企业追求虚荣,热衷攀比,借招聘高层次人才来显示企业实力,对外树立形象,而很少考虑职业、工种、岗位的具体要求。我们经常看到博士从事着硕士或本科生也完全能胜任的工作,招个环卫工不仅要求本科以上文凭,还要求身高、身段和长相。这种做法在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必然会加大大学生就业难度,造成相当部分人为了提高就业入场劵而不断提升文凭高度。任何单位的工作都是分层次的,任何人才群体同样也是分层次的,人才的层次与工作层次一定要相对应,两者的错位不能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能力与岗位相匹配是用人的最佳状态,“适才”是最大的人才尊重,“高才”是最大的人才浪费。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是为了效率或效益,只要应聘者有能力胜任相应的工作任务、能够覆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学历、文凭就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取舍标准。在全社会都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今天,用人单位必须改变不顾企业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学历的攀比心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二,部分单位重学历轻能力,没有创造出人才的公平竞争环境。现在很多企业、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家机关,越来越看重“名牌效应”,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名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招“211”甚至“985”等大学的学生。无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都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用人原则,从实际出发,招聘人才应切合实际,不能只看就业者所戴的“帽子”。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名牌高校的毕业生,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人才。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宠儿”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原因仅仅是他们的“帽子”不同。

大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工作经验要求,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设置的又一道门槛。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尽管很多职位对经验依赖不大,但仍有许多企业打出“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牌子,但又不认可实习经历,这实际上就是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这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在用人问题上的急功近利,渴望所招到的员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试想,每一个企业都如此要求的话,工作经验又从何而来?一个有眼光的企业是能够通过企业培训机制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的,这样培养起来的人才队伍更稳定、更忠诚。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应给所有的应聘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平台,根据用人的需要设定合理的面试或笔试项目,而不是通过看他们的学历来认定他们的能力,不应该用是否有经验来作为评价一个人水平高低的依据。用人单位要结合用人的实际需要,摈弃学历歧视和经验歧视,以品行选人,以能力选才。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已经失宠,很多大学生在迷失中很难找回自我,这种情形本真地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心态。

第一,大多数毕业生不能正确对待“先就业后择业”的问题。《就业促进法》总则第7条第1款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大学生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看清就业形式,克服功利心态,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不要总是瞄准大城市、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不能总是眼热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企业时,不要眼光只盯着大公司、好岗位、好待遇,而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职场定位、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发展方向来确定工作岗位。大学生应该解放思想、从实际状况作出调整和努力。要实事求是地改变就业观念,坚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第二,很多毕业生依然走“以城市为中心”的就业道路。现在有些大学生找工作时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导致他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对沿海地区情有独钟。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而大城市的竞争非常激烈,对人才非常挑剔,所以常常很难就业。

大学生还应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有自己的舞台,越基层的地方越有自己成长的空间,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和灾后重建地区,到这些地区锻炼成才。

第三,不少毕业生还是以“高薪”为就业目标。现在的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素质、高学历人群,一毕业就感觉自己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可以胜任,就业时眼睛总是往高薪部门、单位看,目标很高。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和心态,使他们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处于无业状态,他们不明白自己的薪水和自己所创造的价值是等价的,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找个适合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不是客观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树立实事求是的就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先就业、再择业”。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醒大学毕业生,机遇比待遇更重要,饭碗比高薪更紧迫,就业比择业更务实。

坚持实事求是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全面客观地揭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统筹兼顾,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走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第一,除了基础性、研究性学科外,学校的课程设置要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二,政府职能部门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披露、就业引导、就业渠道的拓展等方面还要加大工作力度;第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享受更多的、接收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在税收、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为这些单位分担压力,实现利益最大化。

[1]孟召平,王翠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学习月刊,2010(6):83-84.

[2]江林.浅论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195;197.

[3]姚纪欢.地方大学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EB/OL].(2007-03-08)[2010-10-11].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8/062711363875s.shtml.

[4]李振东.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0(2):210-211.

C913.2

A

1671-9476(2011)01-0133-03

2010-05-15;

2010-10-18

程丽娜(198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万铀能(1955-),女,湖南衡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粮食经济和政治理论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用人单位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