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意”“道诫”“道术”
——《老子想尔注》清静教义内涵三义

2011-02-20郑长青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太上老君教义长生

郑长青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道意”“道诫”“道术”
——《老子想尔注》清静教义内涵三义

郑长青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注老而成的宗教经典。通过梳理文本,认为道教重要的清静教义,已经在《老子想尔注》中有明确和丰富的阐述。它承续了道家哲学范畴“清静”寡欲不争的含义,但又作了宗教性的发挥,即发展成集宗教尊神太上老君之“道意”,宗教戒律之“道诫”,宗教修持方法之“道术”三涵义于一体的教义。

《想尔注》;清静;教义;内涵

道家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道家创始人老子就被道教奉为教主,其著作《老子》也被道教视作圣典。《老子》一书关于修身处世的理论为道教所借鉴和发挥,是道教修养理论和教义思想的重要源泉。这一点我们从早期道派五斗米道注老之作《老子想尔注》(本文简称《想尔注》)中不难看出。但是道家与道教毕竟有着哲学与宗教的区别,我们从《想尔注》对《老子》清静范畴的教义化改造,即可略见道教吸取、借鉴道家思想的途径与方式①五斗米道注老之作《想尔注》是借《道德经》阐述其教义思想之说,学者已有论述。如饶宗颐先生谓:“《想尔注》之作,乃于河上外,别树教义。”(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2页)李丰楙先生认为:“张鲁对于浅末的初奉道者,要建立其宗教意识,势必需要对《老子》进行改造……这不是精致的哲学思维,而是神学体系的建立,对于初回之伦的五斗米道信徒,可以说是神学观的形成。”(李丰楙《老子<想尔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李玉珉主编《东方宗教研究》,台北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1990年,第157页)。笔者拟通过梳理《想尔注》文本,以求对五斗米道清静教义的内涵与特质有一清楚认识。

一、五斗米道宗教特征与清静教义

“清静”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既是个人的修身方法又是治国原则,其内涵主张寡欲不争。如《老子》四十五章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即言修养应以清静克服躁动,治国者若能清静就可谓“正”,也就能作为民众之模范。又见第五十七章曰:“以正治国”,即主张用清静之道治理国家[1]。《想尔注》乃五斗米道一家之学,是通过神学性的注解、发挥《老子》而来。因此作为宗教教义的“清静”和哲学范畴的“清静”相较言之,它的意涵肯定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五斗米道的宗教特征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对《想尔注》清静教义内涵作具体论述之前,有必要透过《想尔注》对早期五斗米道的宗教特征做一番析述。

首先,主神太上老君的确立。张陵创教时五斗米道是一种具有主神崇拜特征的多神教,但张陵一系以太上老君为主神是无疑义的[2]。我们注意到,《想尔注》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主神太上老君。在《想尔注》中,“道”不仅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源本体,而且具有人格化和神格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凡是《老子》中如“吾”“我”一类的人称代词,《想尔注》都注解为“道”。比如“吾不知谁子?像帝之先”,其注曰:“吾,道也。帝先者,亦道也。”[3]7如此一来,“道”就有了人格意志的色彩。《想尔注》又将“道”说成是“气”,认为“道气在间,清微不见,含血之类,莫不钦仰”[3]8。这就把“希、夷、微”的“道”具体化为一种清微不可见的气。但是《想尔注》在注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时又说,“魄,白也,故精白,与元[炁]同色……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3]12。通过将“道”解为“一”和“气”,《想尔注》建立了道、一、气三者之间三而一、一而三的对应联系。最重要的是,《想尔注》通过“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树立了道教尊神太上老君。《想尔注》将“道”人格神化为太上老君的做法,实际上是受汉代盛行的天人感应论影响,《河上公章句》和《太平经》中也有这样一些迹象。在《河上公章句》的道论中,道已经有拟人化、神圣化的特点,如“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4]134。《太平经》也将仅次于本体性之道的元气人格化,如“今天上所以尽悉欲生长;而急害伤者,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5]675-676。五斗米道在汲取这些思想时则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格神化的道——太上老君作为宗教尊神,这是符合其宣道、传教实际的。

其次,长生仙寿信仰的提出。通过把“道”神化为太上老君,《想尔注》以主神的意志提出了追求“长生仙寿”的教义。《想尔注》列出诸多“道所不欲”之事:注“挫其锐,解其忿”为“锐者,心方欲图恶;忿者,怒也 ,皆非道所喜”[3]7;又“览 ,广也 ,疵 ,恶也 ,非道所喜”[3]13;“情欲思虑怒喜恶事,道所不欲”[3]18;“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死是人之所畏也”[3]25。由此可见,这个“道”具有人格属性,它不喜恶事,主张遣逐欲望思虑,乐生恶死。那么“道”到底喜欢什么呢?那就是“求生”。《想尔注》将《老子》“域中四大”改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强调说“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3]33。此处将“生”提升到与“道”“天”“地”齐同的地位,可见五斗米道对“求生”重视程度之深。同样是对《老子》原文改字作解,原《老子》第七章被改为“天长地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尸,故能成其尸”,原文“私”字被改成“尸”。其注曰:“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尸行也。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3]9-10又注“能弊复成”曰:“尸死为弊,尸生为成,独能守道不盈溢,故能改弊为成耳。”[3]19通过这样的注解,“成其尸”就成为复生得“仙寿”的意思了。《想尔注》也借求仙之“道人”的品格来突出长生的重要性,“道人畏辱,故不贪荣,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3]36。为完善长生仙寿之说,《想尔注》提出道人修行之后就能够“避世讬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3]43。“太阴道积,练形之宫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讬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而不殆也。”[3]21从《想尔注》可看出,五斗米道已经明确提出了追求长生仙寿的教义。

以上据《想尔注》略析了五斗米道的基本宗教特征。我们认为,作为五斗米道宗教教义的“清静”,始终围绕其主神崇拜和长生仙寿教义而展开。下文将着重从道意、道诫、道术三个方面对清静教义内涵进行详细论析。

二、清静教义内涵一:道意

如前所述,五斗米道已经明确了主神太上老君和长生仙寿信仰,但实现长生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通过考察《想尔注》文本,认为“清静”作为五斗米道的重要教义,它以长生仙寿信仰为旨归,首先是人格神化“道”——太上老君的“道意”。所以通过神秘化、宗教化的方式注解《老子》而成的《想尔注》,其思想旨趣具有神学色彩,也突出地表现在清静教义之中。

在五斗米道宣教布道以及信众修习《老子》过程中,已经对“清静”有了相当的重视和认识。在《想尔注》现存35篇残本中,“清静”一词出现频率就达13次之多。《想尔注》对“清静”展开较充分论述之处在第二十三和第二十六章,其余散见于其他注文中。第二十三章曰:“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得之,同于德者德得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想尔注》注“希言自然”为“自然、道也,乐清静。希言,入清静。合自然可久也”[3]30。可以看出,清静是为有意志之“道”所喜的。既然天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是“不合清静自然,故不久竟日也”[3]30,由天道而推知人事,五斗米道的信徒就须从天地“不久竟日”中获得修行之领悟,“天地尚不能久,人欲为烦躁之事,思虑耶计,安能得久乎 ?”[3]30可见“烦躁之事”“思虑耶计”都是“清静”的反面,所以“求生之人,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真心志道,学知清静”[3]19。很明显,《想尔注》中“清静”强调了寡欲不争之义。

然而,必须指出,“道”在《想尔注》中是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同时又是人格神化的“道”——太上老君。在《想尔注》中频频出现“道意”一词,用以表达“道”的意志和取向,如“设如道意,有身不爱,不求荣好,不奢侈饮食,常弊薄羸行,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3]16,“见求善之人晓道意,可亲也”[3]21。“道意”所强调的不外是寡欲不争、朴素无为、向善去恶。《想尔注》认为“人法道意,便能长久也”[3]21。可见在“道”人格神化的语境下,“道意”不仅是尊神太上老君之意,而且也是五斗米道信徒追求长生仙寿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即“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3]47。道家哲学范畴之“道”本是无意志的,但在《想尔注》将“道”人格化、神格化的注解下,“道”成为“乐清静”的有意志主体。可见“道意”与“清静”有着共通的旨趣。也就是说,作为主神意志和取向的“道意”,其实正是以“清静”为所指,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三、清静教义内涵二:道诫

在《想尔注》中,清静又是信徒修行中必须遵守的“道诫”之一。这是与道家将清静作为修身治国的方法和原则很不同的。五斗米道在张鲁时就已经有明确的戒律观念:“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在其地者,不敢不奉。”[6]264对宗教组织来说,具体的道诫可阐释其教义,同时也是信徒在宗教生活中应奉守的准则。

《想尔注》是非常重视道诫的,并且明确地将执守道诫与长生仙寿的信仰相联系。《想尔注》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颇能说明这一点:“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3]46在这里“道”与人们珍视的生命挂上了钩,人与道是如鱼不可离开水一般的关系,同时戒律也是长生不可或缺的,没有诫这个“水池”,“水”和“鱼”都会失去容身之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如此重要的道诫中,对“清静”也有明确的要求。这在后来的《太上老君经律》前题之《道德尊经想尔戒》中也有阐发,其文曰:“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7]218又《云笈七籤》卷四十三引有《老君存思图》18篇,其中“坐朝存思”第十云:

凡行者,亦存《想尔注》,三业在《盟威经》后,凡存思者,急宜忆之,故标出如左。

上最三行:

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最三行:

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

下最三行:

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8]249。这里的“坐朝存思”法也是明确把“行清静”作为戒律要求的。可见将“清静”要求体现在宗教戒律之中不但在五斗米道初期出现,也是道教经典中始终强调和重视的。道诫是信众心理、言语和行动的指导原则,清静作为道诫内容也是比较详细的。从《想尔注》文本来看,作为道诫的清静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一,无欲不争,除去富贵尊荣,贪图享乐之心。就“道意”来说,它是“不求荣好,不奢侈饮食”而乐清静的,所以作为修道之人须效法“道”“常畏患不敢求荣,思欲损身”[3]16。下引《想尔注》相关注文以备参考:

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若动,自诫,道去复还。心乱遂之,道去之矣[3]6。

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身,不与俗争,即为后其身也;而目此得仙寿,获福在俗人先,即为身先[3]10。

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即灭,故道诫之[3]12。

贪荣宠,劳精思以求财,美食以恣身,此为爱身者也,不合于道也[3]16。

我是若非,勿与之争……圣人法道,但念积行,令身长生生之行,垢辱贫羸,不矜伤身,以好衣美食与之也[3]29。

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3]30

有荣必有辱,道人畏辱,故不贪荣,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如天下谷水之欲东流归于海也……道人同知俗事高官重禄好衣美食珍宝之味耳,皆不能致长生[3]36。

综合以上引文,我们大略可以作如下分类:首先,勿以欲望乱心而不得精神清静。文中所列诸如高官功名、荣宠重禄、钱财珍宝、好衣美食之类都是违反清静之诫的。至于违诫的结果,将是导致损身伤生,道去人身。对于人的生命而言,道是不可须臾离之的,所谓“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3]46。其次,处世清静,处下不争。俗人处世时常与人争名争利,或强争是非对错,作为修道之士应该法“道意”清静,唯以长生为念。

第二,止恶行善,使精神合于“道意”清静。《想尔注》认为,作为人格神化的“道”,它是主善罚恶,能观见世间动态的,“道性不为恶事,故能神,无所不作,道人当法之”[3]46。对修道者来说,行善积行意味着与“道”相近,即“虚去心中凶恶,道来归之”[3]6,反之,背“道”而行是不可能长生仙寿的,即“积死迟怒,伤死以疾,五藏以伤,道不能治,故道诫之,重教之丁宁”[3]7。同时,“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3]6,“恶者,伐身之斧也”[3]29,人心中客观存在的恶念对于修道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阻碍。所以修道就要信守道诫以及时遣去心中的恶念,以求达到清静,此录相应注文以备参考:

心欲为恶,挫还之;怒欲发,宽解之,勿使五藏忿怒也。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于此致当。忿争激,急弦声,所以者过……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3]7。

人当法水,心常乐善仁[3]11。

所以者,尊大其化,广开道心,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3]24。

至诚守善,勿骄上人[3]38。

自修身,行善胜恶,此乃强也[3]42。

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宁避人,勿为人所避;宁教人为善,勿为人所教;宁为人所怒,勿怒人;分均,宁与人多,勿为人所与多[3]46。

由是观之,《想尔注》极力反对恶行,要求修行者行善却恶,与人为善,这才是真正符合清静的“道意”。在注解“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魁无所归”时,《想尔注》就指出:“但乐信道守诫,不乐恶事,至恶事之间,无心意如婴儿未生时也”[3]25,也就是说止恶向善是可以达到如婴儿般清静本真的状态。但是守诫行善难在持之以恒,如“道诫甚难,仙士得之,但志耳,非有伎巧也”[3]42,所以《想尔注》所言“至诚守诫”很有启发意义,即“结志求生,务从道诫。至诚者为之,虽无绳约,永不可解。不至诚者,虽有绳约,犹可解也”[3]34。同为早期道教经典的《太平经》,其中也有不少地方阐述“为善清静”这一教诫,如“瑞者,清也,静也,端也,正也,专也,一也……夫天地之性,自古到今,善者致善,恶者致恶,正者致正,邪者致邪,此自然之术,无可怪也。故人心端正清静,至诚感天,无有恶意,瑞应善物为其出。子欲重知其大信,古者大圣贤皆用心清静专一,故能致瑞应也”[5]512-513,“心则五脏之王,神之本根,一身之至也。主执为善,心不乐为妄内邪恶也。凡人能执善,清静自居,外不妄求端正,内自与腹中王者相见,谓明能还睹其心也”[5]687-688。可见在早期道教中,清静教义含有止恶行善的伦理要求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道教教义中所始终贯穿的精神。

四、清静教义内涵三:道术

作为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追求长生仙寿信仰,即“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3]16。与之相适应的是《想尔注》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行之术,如宝精结精、养神行气。这些修行术使后来的道教发展成重要的炼养方法,同时也具有积极的养生学意义。这里使用“道术”一词,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的,即把炼养的原则也归于其中。综观《想尔注》的修行原则不外乎清静之要,这体现在寡欲节制、行善止恶的要求上。

《想尔注》主张的结精、行气之法与其所言人身结构有密切关系。《想尔注》认为精、气是人身之根基。这是由“道”固有的属性决定的,因为“道”正是以精和气的形式存在于万物、人体之中,即所谓“有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3]27,“人之精气满藏中,若无爱守之者,不肯自然闭心而揣锐之,即大迷矣”[3]12。道以精气的形式满布于人身脏器中,结精、行气法其实就是要达到“守道全身”[3]8之效,使得人身精气饱满。在“道意”清静的前提下,故结精和行气法都应该符合这一要求。

其一,结精当主清静。《想尔注》多处强调结精宝精修行之法。

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3]9。

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3]27。

宝精勿费,令行缺也[3]46。

但是世人对结精宝精之法多有误用和误解。《想尔注》就针对当时的“伪伎”进行了批评。

道教人结精成神,今世间伪伎诈称道,讬黄帝、玄女、龚子、容成之文相教,从女不施,思还精补脑,心神不一,失其所守,为揣悦不可长宝[3]11。

行《玄女经》龚子容成之法,悉欲贷;何人主当贷若者乎?故令不得也[3]36。

上述托言黄帝、玄女等人的还精补脑之术,在《想尔注》看来是不可行的。其原因主要是“心神不一,失其所守”,还精补脑欲取精于妇人,是当时的房中御女之术。《想尔注》认为这种方法损人利己,主张“不从人贷,必当尝之,不如自有也”[3]36。所以《想尔注》提倡的结精宝精是必须符合清静要求的,“知宝根清静,复命之常法也”[3]20。如“唯有自守,绝心闭念者,大无极也”[3]36,“精结成神,阳炁有余,务当自爱,闭心绝念”[3]12,即闭心绝念是重要的前提。注文中还提出结精清静的另外两个要点。一是结精当有度,注文谓:

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当名自止。年少之时,虽有,当闲省之。绵绵者微也。从其微少,若少年则长存矣。今此乃为大害。道造之何?道重继祠,种类不绝,欲令合精产生,故教之。年少,微省,不绝,不教之勤力也。勤力之计出愚人之心耳,岂可怨道乎?上德之人,志操坚强,能不恋结产生,少时便绝。又善神早成,言此者道精也;故令天地无祠,龙无子,仙人妻,玉女无夫,其大信也[3]9。

由此可知《想尔注》是以较为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结精宝精术的。男女阴阳之道既是人类种群延绵不绝的基础,也是修身之法。但须把握好尺度,如人年少之时不知道节制,当止不止则过犹不及。

二是喜怒悉去、万善当著,注文谓:

今但结精便可得可得(此二字疑衍)生乎?不(否)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天曹左契,笇(算)有馀数,精乃守之。恶人宝精,唐(空也)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心应规,制万事,故号明堂三道,布阳耶阴害,以中正度道气。精并喻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决水溉野渠如溪江,虽堤在,源泄必亦空,山行燥炘裂,百病并生。斯三不慎,池为空坑也[3]28。

可见《想尔注》主张的结精宝精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强调修行者“喜怒悉去、万善当修”的道德前提。修道养生从来就离不开个人的道德觉悟和修为,东晋时葛洪《抱朴子内篇》中就有“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之说,这也是道教修道思想中一以贯之的。同时《想尔注》强调房中术结精宝精,必须节制的思想对养生、健身也很有启发意义。

其二,食气、行气当清静。《想尔注》认为行气、食气可以说是仙人和俗人的重要区别,如注解“我欲异于人,而贵食母”为“仙士与俗人异,不贵荣禄财宝,但贵食母者,身也,于内为胃,主五藏气。俗人食谷,谷绝便死;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气归胃,即肠重囊也”[3]27。在行气法度上《,想尔注》有明确的清静要求“,道气归根,愈当清净矣”[3]20。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是要学习婴儿般专气至柔的功夫,气息徐徐“,婴儿无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谓欲为柔致气,法儿小时”[3]13“,用气喘息,不合清静,不可久也”[3]31。二是行气之时在心理上必须清静“,志随心有善恶,骨随腹仰。气强志为恶,气去骨枯;弱其恶志,气归髓满”[3]6;同时对环境和时间也有清静要求,“常清静为务,晨暮露上下,人身气亦布至。师设晨暮清静为大要”[3]19。概而言之,行气清静的要求综合体现在讲究用气法度、心理健康、环境无干扰上。值得注意的是《,想尔注》对修道者按“清静”法则进行修行而体证到的奇妙境界有一段解说,即“真思志道,学知清静,意当时如痴浊也。以能痴浊,朴且欲就矣。然后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于俗,清静大要,道微所乐,天地湛然,则云起露吐,万物滋润”[3]19。这里描绘的是修行之中,修道者身心合一、心物合一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之中,他如痴如浊又内心清明,如恍恍惚惚间体证到了天地间的道气周流、物我一体的微妙变化。

综上可知,作为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的宗教经典《想尔注》,其清静思想有着明显的宗教神学特质。在五斗米道长生仙寿信仰指引下,原本是道家哲学范畴的“清静”,在《想尔注》中成为道教重要的教义。透过上述行文,我们可以发现“清静”在《想尔注》中首先是人格神化的“道”具有的意志或取向,我们根据文本可以称之为“道意”。很明显,“道意”好生恶死,主张寡欲无为,止恶扬善。同时《想尔注》非常重视“道诫”,主张“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把“道诫”作为入道之津梁和求生之阶梯。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注意到《想尔注》中“道诫”有明确的“清静”要求,即无欲不争,止恶劝善,这与“道意”的旨趣是相吻合的。另外,为实现“守道全身”,追求长生仙寿的信仰,《想尔注》提出宝精结精、行气食气的修行之术。这些修行术都莫不皆以清静为指导原则。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想尔注》对道家清静思想有明显的承续,如强调修道者须寡欲不争、朴素无为。但因其宗教经典的背景,又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做了较大的发挥,一是清静包括了宗教止恶扬善的旨趣,二是清静成为修行的具体法则。将道家与道教清静思想比较言之,我们可以作个简要概括。从基本指向上说,《想尔注》中的“清静”作为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的教义,体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仙寿的强烈生命意识,这与道家重视清静修养,寻求精神解脱大异其趣;从针对性上说,道家之清静在于治国方略与治身修养的原则,而《想尔注》已将清静作为追求长生仙寿修炼的戒律和修炼法则。必须指出的是,五斗米道的清静教义有其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集合“道意”“道诫”“道术”三涵义于一体。当然这三者都可以统领于五斗米道长生仙寿信仰之下。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48.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73.

[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5]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7]道藏:第18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8]云笈七籤[M].蒋力生,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B223

A

1671-9476(2011)01-0040-05

2010-09-15

郑长青(1983-),男,福建龙岩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道家与道教思想。

猜你喜欢

太上老君教义长生
我国法学教育中法教义学方法的应用探究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刑事追缴的教义学构造
嘻哈段子铺
实行着手中的主观与客观:基于刑法教义学超越论的检讨
太上老君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
少年印第安补天
遇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