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2011-02-19刘洪玉李晓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刘洪玉 李晓明

200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

一、高校培养合格大学生“村官”的战略意义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报效祖国、艰苦创业的激情,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践证明,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不但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通道。

(一)高校培养合格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基层干部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这严重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这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缺乏人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从现实来看,农村地区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它们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其基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需要知识的支撑,更需要我们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因此将大学生群体充实进来,利用他们所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年轻人的闯劲和开拓进取之心,协助村级组织规划新农村建设,让村民接触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致富理念,尽可能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尽可能改变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落后的状态[2],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高校培养合格大学生“村官”是大学毕业生发展的需要

求职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关系到他们的直接利益,也影响到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培养基地,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为大学生扩展就业的空间,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大学生通过深入到农村基层去锻炼,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文化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高奉献社会的能力和本领。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现实国情、基层现状,培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体现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以及高等院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培养合格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在实践改革和探索中,大学生“村官”呈现出来的状态还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村官专业结构、知识储备和技能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使他们胜任农村基层工作的能力还需提高。另一方面在走上村官岗位前大多数毕业生都未参加过社会工作,工作经验和工作思路都比较缺乏,加之对农村的现实情况不熟悉,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3]还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初衷实为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考公务员和考研等增加砝码,存在着临时、过渡思想。[4]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情况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上要打破过去单一为“城市—企业”同质化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农村基层对人才要求为核心,密切结合农村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村官工作的职业特点,努力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力求达到高校与农村的无缝对接,逐步建立起适合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负责大学生“村官”培养的高校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实践环节、师资队伍、人才选拔、思想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创新发展[5],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专门人才培养机制。

(一)培养目标更具差异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严重脱节,其“人才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基层农村用人需求。它忽略了农村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质化培养的结果是大学生“村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培养质量严重缩水。[6]

为此,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上,要改变过去按照“城市—企业”的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农村基层工作需求为核心,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将大学生“村官”确定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熟悉农村基本情况的懂政策、善交流、有技术、会经营、能从事农村基层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在培养规格上,要求大学生“村官”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村,具有较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熟悉并掌握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业科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工作的能力;能够吃苦耐劳,身体健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7]

(二)专业设置更具针对性

目前,高校内针对大学生“村官”开设的专业较少,使大学生“村官”在学校得不到系统、专业的培养,这与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所需大量的农村新型人才极不相称。高校应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指导下,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变革创新,考虑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专业设置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开设“村官”专业,发展学历教育。[8]随着国家在大学生村官计划上的大力投入,村官需求骤增,为保证大学生将来担任村官时能很快适应角色,可尝试在农林院校中开设专门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村官专业”、“村官班”或者“村官系”,有针对性、专业性、系统性地培养大学生“村官”,以使大学生将来能专业对口,学以致用。[6]二是开设大学生“村官”双学位,扩大教育范围。高校有许多志愿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大学生是非农林专业或村官专业的学生,为保证这批人掌握村官所必备的知识体系,高校可为他们开设村官双学位专业,使大批志愿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村官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开展大学生“村官”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提高村官的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农村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它属于应用型研究生类型,既可以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录取,也可以从现任大学生“村官”中选拔,通过两年的硕士学位学习后,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强,探索研究水平更高,视野更加广阔,更加适合到农村、到基层去工作。[4]

(三)课程设置更具实用性

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关键。它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更加重视直接经验的积累和实践中的学习,与普通教学相比有着其独特的方式和内容。高校为实现大学生村官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特色课程,注重农村工作。在课程模块上分为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通用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模块设置方面,重点设置农村基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农业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政治学知识的专业主干课程群。包括农业概论、乡村旅游开发、乡土文化研究等。[9]在选修课程模块设置方面,注重设置拓展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选修课程群,包括外国农业经济、农业保险学、农业技术培训等。在通用课程模块设置方面,除开设公共理论课程外,还应加大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大学生“村官”掌握基础的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操作等知识和人际关系沟通交流、演讲与口才等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10]

(四)实践环节更具有效性

在实践环节上,突出岗位实习,注重能力培养。为了实现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与农村基层工作实践之间的无缝对接,高校应加大与地方农村的合作共建,创造锻炼条件,让大学生提前介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1]一是建立大学生村官乡村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第二课堂。每所高校可根据担任大学生“村官”专业人数情况,决定建立“大学生村官”乡村实习实践基地的数量。为增强实训效果,高校可选择当地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产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示范村作为大学生“村官”实习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大学生驻村观摩和交流,实现零距离接触。二是依托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结合“大学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有重点、有秩序地组织大学生分赴实习基地,集中开展活动。增加对农村现实的了解,使理论学习与农村实践有效对接。三是顶岗实习。大学生“村官”专业学生可以在大四的时候到乡村实习实践基地中进行3至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一方面聘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村官们,包括村支书、村主任和其他村委会成员,作为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校外辅导员”,以“一对一”的形式参与农村工作,使大学生“村官”逐步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工作。另一方面每名实习的学生可以分别担任村支书、村主任助理、村法律助理、政策助理、科技助理、文化助理等,主要协助活动策划、课题调研、信息采编、公文写作、文化宣传、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网站维护、建筑设计等工作,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2]顶岗实习时间越长,角色越明确稳定,工作越实际具体,越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便于将来就任后迅速进入角色,顺利打开局面。

(五)师资队伍更具实践性

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基础和根本,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高校应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优化师资智能结构,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个师资队伍平台,即在充分利用校内优质教师资源的基础上,聘请其他高校具有多年科研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年从事“三农”工作的政府官员、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优秀农民企业家、多年从事农村基层技术推广经验的工作人员、多年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模范村干部、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担任兼职教师。[13]这些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高校的教学团队,统一协调管理。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教学、实践性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习的现实感,从而实现农村与高校互动。大学生“村官”有了专业的农业基础知识和管理工作经验,在未来的农村工作中就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所学,更好地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六)人才选拔更具广泛性

为切实推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高校可以在学生来源渠道上进行大胆探索,有效拓宽“村官”专业的学生来源,优化人才培养资源,为那些有志于在农村基层做事创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平台。第一,可从应届高考考生中择优录取。一部分优秀的大一新生入校即进入村官专业学习。这样,这部分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在以后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和实践。第二,可从在校生中选拔。高校可以打破现有专业的界限,在校内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遴选,把那些有志于做“村官”的学生选拔到“村官”双学位专业进行专门培养,使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村官队伍中来。第三,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为提高村官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和能力,高校可以从村官专业或村官双学位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者继续攻读村官硕士研究生学位。第四,从现役农村村官队伍中选拔。高校积极面向农村基层需要,选拔符合条件的现任农村村干部进行培训,这些做法为拓宽大学生“村官”队伍来源奠定了基础。

(七)思想教育更具导向性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品德修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素质培养。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打牢大学生“村官”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政治基础,使大学生“村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观念,树立扎根农村的思想。第二,确立大学生“村官”正确的职业认知。在重点培养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村官”职业的价值所在,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尽心尽力地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第三,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村官”虽然暂时拥有了稳定的工作,但工作中碰到的困难、疑惑,届满后的出路,以及与同学相比的地位、收入等问题都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心理障碍。所以,高校要有预见性地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提前预防,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舆论工具,宣传对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规定,报道典型事例,在平常生活中建立起对大学生“村官”的正确认识。[14]

(八)政策支持更具完善性

大学生“村官”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重视,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都纷纷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来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主阵地,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力量,制定并完善大学生“村官”专业的优惠政策。一是高校在录取大学生“村官”专业的学生时可以制定包括适当降低分数线,采取定向培养等特殊政策。二是给予大学生“村官”专业学生能够像师范生一样减免所有在校学习的费用待遇,同时规定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一定年限。对于担任村官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在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官”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四是免费为在农村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开展在职本科教育或在职研究生教育,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为大学生“村官”今后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五是各高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管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专门的管理机构——“村官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培训、日常管理、实践指导、跟踪服务等项工作。六是实施《村官岗位任职资格证书》制度,作为日后上岗的凭证,其有效期为三年。使大学生“村官”培养培训长期化、制度化,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三、小结

新的历史时期新形势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新课题。为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基地,要抓住机遇,拓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思想新、能力强、技术高、责任心强的现代人才。当前,高校合格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质量,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1]李晓明,陈娇.高校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培养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5).

[2]杨晨光.中组部,等.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N].中国教育报,2008-03-24.

[3]赵化冲.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8,(16).

[4]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张琼.河南农业大学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长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12-21.

[6]陈宪.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经贸导报,2006,(8).

[7]杨华云,李源潮.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N].新京报,2008-03-07.

[8]罗盘,曲昌荣,徐光春.建议高校设“村官”专业[N].人民日报,2008-04-28.

[9]章霁,张庆.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10]马武,仇文利,胡颖颖.大学生“村官”计划下的高等教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1]赵光年.农业高校培养“村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12]刘宏军.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岗前教育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5).

[13]王兆萍.职业视角下女大学生做“村官”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6).

[14]李树财,王涵镔.浅议高校设置“村官”专业的构想及意义[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大学生之歌
我要当个好村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