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生管理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服务业为例

2011-02-1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年6期
关键词:实习生校企基地

■责编 岳晋闽 Tel:010-68345891 E-mail:hrdyjm@sina.cn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因寻找不到优秀员工而大费周折。这种矛盾的现象使实习生这一特殊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所指的实习生是指在毕业前夕在意向就业单位实际顶岗工作的高校学生。作为学校的准毕业生和企业的准员工,这类实习生兼具毕业生和企业员工的一些特征。对于即将就业但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实习经历对其职业规划和发展非常重要。而对企业而言,实习生是优秀员工的重要来源。实习生的实习过程,既补充了临时岗位空缺,也为企业全面考察实习生的价值观、实际技能及发展潜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很多服务业企业都面临着许多实习生管理方面的难题。本文以酒店服务业实习生管理为研究视角,在分析实习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实习生管理中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一、服务业实习生使用的现状

1.实习生数量呈现增加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酒店雇佣实习生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实习生的人力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该类服务业员工流失率较高,从而加大了对实习生的需求。现代服务业对实习生较强的需求表现在:一是部分服务型企业具有季节性员工需求的特征。比如旅游行业、酒店服务行业在国家法定假期、各种展览交流会和交易会等业务旺季,会出现周期性临时岗位空缺,需要大量的临时性用工来补充。二是服务型企业招用实习生可以降低其人力成本。实习生在学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方面也比较完善,只需企业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便可投入工作,而不需付出更多的培训成本。此外,实习生的报酬和福利水平一般较正式员工要低很多,这可为企业节约一定的人力成本。三是招用实习生是服务型企业争取优秀人力资源的一种战略。如果优秀实习生能最终成为实习企业的正式员工,可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招聘费用,而且这种员工选聘模式能提高人才选聘的效率和增加劳企双方的满意度。

2.实习生的学历参差不齐。不管是正规高校毕业的本科生还是未毕业的高中生,都有被雇佣到酒店服务业的可能。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调查,我国饭店高层管理者当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总人数的55.21%,中层管理者占到40.10%,基层管理者占到32.83%,而在餐厅和厨房还有23.43%的员工是初中以下学历。

3.实习生福利待遇和薪酬偏低,离职率高。酒店服务业除了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奖金等费用外,支付给实习生的薪酬常常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这很难让实习生满意,而导致了较高的离职率。

4.实习生工作环境较差。很多服务型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甚至将车库或者地下室作为员工的栖息之地。恶劣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其工作热情下降,导致离职。

二、实习生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的双重身份,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较高的流动率。服务型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逐渐升高,实习生的雇佣期限也越来越短。绝大部分实习生的实习期是3到6个月,而且还有很多实习生往往在实习期没有结束时就会提前离开企业,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实习生较高的离职率和流动性。

2.较低的使用层次。通常在企业中,实习生只是作为正式员工的助手。对于企业的正式员工来说,因其有固定的工作内容,很难或者不愿意分出具体任务给实习生来做。同时,正式员工也会视实习生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和威胁,也不愿意过多地让实习生承担重要的工作任务,而多安排实习生做一般性的事务性工作,实习生也因此得不到很好地锻炼。

3.工作热情偏低。企业通常会认为实习生并非正式员工而减少他们的工资和福利,也不能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做出正面积极的评价和奖励。这种不公平性极易导致实习生出现懒惰、怠慢等不良心理,甚至会感到郁闷烦躁,影响到工作的绩效。一些实习生甚至会认为,工作绩效的好坏并非取决于自身客观努力的结果而是领导的主观评价,工作绩效的好坏无碍于实习成绩。另外,企业常会视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为一种形式,无论工作表现好坏,实习成绩一般都给出优秀或良好。这无形中使实习生丧失了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激情。

4.小群体意识较强。在企业中,实习生常会形成一个小群体,即非正式组织,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团队协作和满足实习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在实习生组成的小群体中,他们彼此可以找到关爱和支持,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求。消极影响则是影响企业气氛,或者是小群体的价值观与企业利益相背离。实习生由于更依赖小群体这个非正式组织,往往会义气用事,从而影响到组织的工作氛围。而且这个小群体未必会形成以企业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从而可能出现与企业利益相背离的现象。

(二)实习生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实习生的法律,企业也没有形成行业和社会都认可的实习生管理规范。

2.管理责任不明确。高等学校和企业虽然都建有实习生管理的相关规范,但设定的责任范围较为模糊,且校企的合作关系尚不够稳定,致使实习生管理存在很大的真空地带。一些学校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却没有将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加以重视和管理;还有很多企业认为,实习生并非本单位的员工,没有订立劳动契约关系,通常只是安排一个正式员工来带着实习生工作,也不会将实习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实习生在企业中往往处于一种边缘人的角色,融入企业对于他们来说很是相当地有难度。

3.企业缺乏对实习生的信任。很多企业会担心实习生泄漏商业机密,也担心实习生因工作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乱帮忙、帮倒忙”等现象,常常只会安排实习生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使他们常处于打杂或者闲置的尴尬境地。

4.实习生对企业期望值过高。通常情况下,多数实习生十分珍惜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也确实想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经营的实践中。或许是因为实习生的学历和能力等问题使得企业有所保留,大多数的实习生会认为自己在实习中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对企业和实习生来说都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三、实习生管理中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

确立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是解决实习生管理问题的基本前提。实习生的双重身分决定了这一特殊群体有两个管理主体,即用人单位和所在高校。实习生的两个管理主体间必须合作才能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管理目标。本文认为,“实习基地模式”、“人才基地模式”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

(一)实习基地模式

这是一种以高等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密切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高等学校根据专业目标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选择一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并按照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基地模式要求高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并全面负责实习生的管理工作。一是要明确高等学校和实习基地各自的职责。由于目前缺乏实习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明确高校和实习基地间的管理职责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与实习基地签订相关的协议书,规范学校和实习基地各自的管理义务和责任权限,以加强对实习生的协作管理。二是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实习生的联系,定期了解实习生的情况。因为在实习期间,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常常鞭长莫及,所以加强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和通讯工具来建立与实习生的顺利联络,并及时掌握其动态。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实习生档案,定期要求实习生报告实习情况,同时与实习基地的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并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人才基地模式

这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高等学校密切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根据人力资源需求特点选择若干高等学校建立稳固的人才供给基地,并且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具有实践特色的建议。人才基地模式要求企业必须接纳合作高校的学生在本企业的实习并承担实习生管理的主要责任。企业还应专门建立一个部门,统一规范实习生的管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好储备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实习生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制和知识共享体制。企业要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将实习生与正式员工一般来加以认真对待。企业还可以向实习生适提供一些部分基层管理岗位,一方面提升实习生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借机发现一些被忽略掉的问题。二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要针对实习生的需求层次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适当的物质激励是管理者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体现企业文化和员工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激励方面,就是企业要对实习生的工作成绩予以及时和适当的肯定,以此来激发实习生的积极性。麦克莱兰发现,高成就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总想把事情做到更好。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认为,当没有激励的时候,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当加以激励的时候,一个人的能力却能发挥出80%-90%。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所以一个人受激励程度取决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因此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三是消除小群体的积极影响。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正视小群体的存在,要发现并利用其中核心人物管理好实习生群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时,实习生小群体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精神激励等方法积极引导其文化,从而与企业的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这是一种以高等学校管理为主,校企共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合作模式。“实习基地模式”以满足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人才基地模式”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主要目标,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则是校企双方只有一个目标——即培养人才。一是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挖掘和使用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尽量减少优秀人力资源的浪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不以满足某种自身利益为唯一目的,而是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

“实习基地模式”和“人才基地模式”在一些高等院校和企业中虽然已具雏形,但由于诸多原因其效果远还不甚理想。“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作为一种理想化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实践中尚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校企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1.朱丽萍:《浅谈中国旅游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载《职业》,2010年第4期。

2.聂云霞:《饭店企业留住大学生员工对策》,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第18期。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童善勤:《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载《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7期。

5.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实习生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