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董事的产业链协同效率研究
2011-02-19汪延明
汪延明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一、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伴随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产业链的研究已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基于国外的研究,一条路径是以迈克·波特的价值理论为核心,研究相关及支持产业的重要性。波特认为,价值链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形成产业群聚,进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1]由此哲弗瑞(Jefferey)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研究了置于全球链条中的本地集群关系。[2]另一条路径是以供应商为前提,以企业自身为基础,上游和下游节点企业间建立供应链条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托雷瑞(Tulluri)提出了两阶段伙伴选择过程模型,[3]帕斯特纳克(Pasternack)提出了供应链契约的概念,研究如何利用回购契约协调供应链以消除双重边际化问题,之后翁(Weng,1995)、坎 池(Cachon,1999、2005)、李(Lee,2000)、泰 勒(Taylor,2001)等进一步研究了数量折扣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价格保护契约、退货契约、期权契约、备份协议和数量弹性契约等不同类型的契约对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上述两条路径基本站在管理角度,研究产业链的内含链,很少对产业链整体进行研究。国外研究产业链的文献几乎空白,真正研究产业链的是中国。国内研究产业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汪延明在产业链的文献综述中认为,产业链研究虽然发端于赫希曼论及的产业前向和后向联系,但其观点是纵向一体化的简单叠加。[4]产业链的名词由中国学者傅国华提出,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研究:李仕明、龚勤林、蒋国俊、芮明
杰对产业链内涵进行研究,其共性思想是以产品为纽带,价值增值为目的,战略联盟关系为基础,协同为基本特征的企业链条耦合结构。[5]、[6]、[7]、[8]吴金明、李一鸣、刘贵富等认为,产业链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传递性、效率性特征。[9]、[10]、[11]梁浩、陈甬军、王晓春等人研究了产业链的稳定机制。[12]、[13]、[14]梁双陆、郑海平研究了产业链的配套机制。[15]、[16]仇保兴、郞春雷研究了产业链的共生机制。[17]、[18]上述研究大多站在管理层面,研究和丰富产业链的基本理论,而针对我国产业链治理缺位问题,将公司治理理论引入产业链,进行产业链治理研究方面,杜龙政、汪延明、李石认为,产业链治理的核心是董事会治理,治理结构必须符合产业链董事会的特征,治理机制应充分体现协同性制度安排。[19]汪延明、杜龙政在进一步对产业链治理的延伸性研究中认为,要素(技术、资源、市场、信息)董事在不同资源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中应发挥核心作用,通过要素董事的协同职能带动产业链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引导产业链的运动和发展。[20]本文是基于市场董事的视角对市场主导型产业链治理的进一步延伸性研究,目的是为我国产业链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二、产业链协同治理效率研究
1.市场董事的协同性
李维安认为,协同效应是网络组织的显著特点。[21]产业链作为特殊的网络组织,开放的宏观系统由若干子系统(节点企业及其附带的元素结构)组成,协同性是维系联盟、市场契约、需求和供给等治理关系的纽带。基于“协同学”的“涨落”、“序参量”、“相变”演变的过程,本文认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链的治理,关键环节是市场董事的协同性问题,因为市场董事的协同能力是产业链董事会产生决策“相变”的“序参量”,市场董事的协同动力产生的溢出效应是产业链形成“涨落”的基础。因此,市场董事的协同性模型是由市场董事身份识别、授权、供求信息传输、市场董事的协同力判断构成的协同反应无量纲模型。
定义一:市场董事的身份识别是建立在市场、主管、董事三个层面的判断函数。其中,市场可分为内源市场、外源市场;主管包括营销经理、市场部经理、总经理等;董事分为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将其表述为:y=f(市场M,主管C,董事D)。
一般情况下,产业链内源市场来自各节点企业间的一种资源的内部配置机制;外源市场是产业链外部需求产生的契约式、关系式、联盟式互动市场。市场董事的身份识别在市场层面集两种市场为一体;在主管层面可以按照经理市场的运作,视其为营销经理、市场部经理、总经理中的任何一种;在董事层面界定为执行董事,因为非执行董事的职能限定了协同的长期性。
定义二:市场董事的协同授权是产业链公司治理在董事会中体现的一种制度安排,分为信任性授权和激励性授权两种。信任性授权指产业链董事会对市场董事的能力、开拓市场的经验、知识、勤勉等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授予其协同的权力;激励性授权是对市场董事特殊能力的贡献给予的奖励性授权。协同授权同属无量纲模型,所以理想化为一种几率授权(如给市场董事80%的协同权力),在模型运行中可根据实际比率进行判断。
定义三:市场董事控制性输入是指市场董事在产业链市场协同中随时掌握产业链节点企业的市场“相变”(所处状态),形成动态的市场“序参量”(市场治理模式),结合市场董事“涨落”(能力带动治理模式变化)的幅度,根据相变、序参数和涨落的关系,可将市场董事的控制性输入表示为:y=kx,其中y表示涨落;k表示序参量;x表示相变。
定义四:供求信息传输是产业链市场董事协同反应的主要有用性市场信息的输入。市场信息的输入包括内源信息(节点企业输入到核心企业的信息、产业链市场调研团队的信息输入)和外源信息(产业链外部市场信息的输入)。在市场信息的输入中,编排和加工是市场董事进行协同的数量测度。设Q=(ft)表示市场董事在时间t内编排市场信息量的大小。市场信息的加工依据筛选(S)、判别(P)、计算(J)、研究(Y)和组织(Z)五大变量与时间(t)变量之间的关系总和,即市场信息加工量W=S(t)+P(t)+J(t)+Y(t)+Z(t)。算式规定变量为无量纲单位,只计算市场董事在某一时段量的大小,如市场董事在两小时内筛选信息量为5,表示为S(2)=5,其他表征类似。
定义五:市场董事的协同功判断函数为:F×S△f×R。其中,F表示市场董事的协同动力;S表征为市场董事的协同步长(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排序层次数);f表示产业链市场董事的协同阻力;R表示阻力步长(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的排序层次数);△表示协同动力功和阻力功的判断符号;计算中具体表示为>、<、=。
定义六:市场董事协同效率是市场董事的动力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表示η表示市场董事的协同效率;ξ为市场董事协同的动力功F×S;ψ 为市场董事协同的总功 F×S+f×R。
2.市场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及产业链的协同性
定义七:同心协同是市场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以市场董事为核心的董事会内部协同和以核心企业董事会为中心的辐射式协同。
(1)以市场董事为核心的董事会内部协同。以市场董事为核心的董事会内部协同中,市场董事的能力输出为董事会提供进行决策的理性市场信息或为董事会了解产业链市场环境建立市场信息储备库。董事会的内部协同主要由市场董事的协同信息输出量和董事会内部沟通信息量两方面进行推演。如果市场董事的信息含量用全部市场信息中有用信息的百分比(a%)表示,董事会内部的信息沟通量用全体董事会成员投票中赞成票占总票数的百分比(b%)表示,则市场董事为核心的董事会内部协同量为L=a%×b%。
(2)核心企业董事会为中心的辐射式协同。以核心企业董事会为中心的辐射式协同中,节点企业董事会对核心企业董事会决策产生的认同程度。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直链式协同和多链式协同两种。直链式协同是指单产业链上核心企业董事会决策产生的上下游的联动机制。这种协同在测度中表述为对核心企业董事会决策的执行力度(按照契约关系履行的联动程度),用百分比(c%)表示。多链式协同是指多个产业链之间的整合式协同中形成的核心企业决策外溢的影响度,包括影响的决策事件数和影响的权重。其测度表述为M=Σpixi,xi表示第 i个决策事件,pi表示 i个决策事件数的影响权重。
定义八:市场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的协同效率是董事会协同的动力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董事会的协同动力功由协同产生的公司治理力(一般情况下,表征为董事会产生正确决策的能力程度)F和协同幅度S的乘积表示;其董事会在协同中所克服的阻力f和协同幅度R的乘积表示阻力功,则董事会的协同其中ε表示动力功 F×S;覣 表示总功 F×S+f×R。
定义九:市场董事是产业链董事会的成员,董事会的协同带有市场董事的共性要素,所以产业链协同治理的效率Ω=ημ。
三、市场董事协同性经验验证
本文以S实业集团为例进行市场董事为核心的产业链协同治理经验验证。
1.企业背景
S实业集团成立于1993年,经过17年的发展使其成为拥有养殖公司、裘革制品公司、服装公司、皮毛制品公司、硝染公司分别主导养殖、鞣制、染色、缝制、编织、服装生产的单一产业链企业集团。其特征是:第一,主管市场的经理参与到董事会,承担市场董事,通过市场董事的协同反应,形成产业链上游至下游的市场协同;第二,产业链注重产品的个性化生产,通过市场的联动和客户的现实、潜在需求定位,推动产品向轻巧、柔美、简约、时尚发展;第三,上游养殖产业以养殖公司为中心,集貂、狐两种品牌养殖为一体,在市场的协同中嵌进“养殖户+公司”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产业链内部形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链条,中、下游提高技术含量,抢占欧美、日本、俄罗斯市场。牢固的市场型产业链产生的竞争力,使其不仅没有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使订单数量增加了42%,出口创汇上涨30%。
2.指标设计
指标涉及6项一级指标(主要针对文中界定的定义);32项二级指标(不同子函数变量);97项三级指标(定量指标)。
3.模型测算结果
(1)市场董事的身份函数测算结果表明:销售团队的带头人参与董事会。
(2)集团授予其100%的市场协同权力;市场董事与产业链节点企业市场主管间的信息交流程度为90%。
(3)市场董事的协同力判别测算:协同动力为100%×90%=0.9,协同步长均值(动力臂的均值)为2.5,动力功为 0.9×2.5=2.25;协同阻力为 50%×50%=0.25,协同步长均值(动力臂的均值)为2.5,阻力功为 0.25×2.5=0.625;动力功 F×S 大于阻力功 f×R,市场董事的协同力起着主导作用。
(4)市场董事的协同性输入:市场董事的序参量(此处为协同力功)2.25,涨落为0.7,相变为1.575,市场董事的协同输入为1.575。
(5)市场信息的传输量:根据调研资料,市场董事每15个工作日的信息量以5个市场事件为单位,传输量为70%。
(6)市场董事协同效率为(2.25÷2.875)×100%=78.3%。
(7)董事会的协同量为80%×70%=56%。
(8)市场主导型产业链董事会的协同动力为0.9,协同幅度(产业链的面积=产业链长度×产业链的宽度,即 5×3=15),则动力功为 0.9×15=13.5;阻力为 0.35,幅度为 15,阻力功为 0.35×15=5.25;董事会的协同效率为(13.5÷18.75)×100%=72%。
(9)产业链协同效率为78.3%×72%=56.4%。
4.协同效率分析
(1)市场董事的协同效率取决于市场协同的授权和信息的交流程度。
(2)协同效率在产业链层面,协同动力克服阻力做功时才会产生协同效率。为此,市场董事的观念、勤勉、责任、学识、技能、精力等因素对克服阻力起着重要作用。
(3)董事会的协同取决于董事会能否认同市场董事的协同作用,并以市场董事为核心产生董事会的决策影响力,我国市场主导型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的影响中逐步适应和调整,因此72%的董事会协同效率是比较高的。这也反映出家族式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共性。
(4)产业链协同治理效率是市场董事和董事会两者决定的结果,产业链协同效率的负面影响产生于协同中的“序参量”(治理模式),因此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克服阻力的关键。
四、结 论
市场拉动型产业链董事会中嵌进市场董事,由市场董事的协同产生董事会的协同,进而实现产业链的协同,是产业链协同治理的一种机制安排。本文对市场董事的协同,定位于市场董事身份识别、协同授权、市场董事控制性输入、供求信息传输、协同功判断、协同效率等六个层面,给出了子模型定义和无量纲求解方法。依据同心协同原理建构出董事会协同子模型,规定了董事会和产业链协同效率的计算办法。研究表明,产业链的协同取决于市场董事在协同中发挥的聚核效应,通过市场董事的同心协同,才能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市场董事的协同动力来源于协同授权和信息交流;市场董事的观念、勤勉、责任、学识、技能、精力等因素限定协同效率的大小。因此,市场拉动型产业链的治理机制是授权机制和交流机制的复合体,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是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关键。将公司治理理论引入产业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协同效率只研究了市场董事内核协同效应下的产业链协同治理机制问题,但由于产业链内在因素的复杂性,董事会协同、产业链协同的机理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拓展研究的领域:第一,通过比较不同市场拉动型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形态,探究董事会协同的路径和机制关系。第二,通过市场董事、董事会内在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市场董事的共性问题,以此作为我国市场主导型产业链协同治理的参照点,深化产业链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本文系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07GXS1G007)、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项目“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10006)、湖南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全球价值链下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07JD38)和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9ZLZLZT02000)的部分成果。
[1]Michael,E.Porter.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6):75-106.
[2]Jeffrey,etal.Specialized Supplier Network as a Source of Competieive Advantage:Evidence from the Auto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4):59-94.
[3]TulluriS,Baker R.C..A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Efficient Business Process Alliances[J].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Canada:Vancouver,1996(2):656-661.
[4]汪延明.产业链治理文献综述[J].中国高校教育与科研,2009(4):32-34.
[5]李仕明.构造产业链,推进工业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3):52-58.
[6]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41-43.
[7]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1):52-56.
[8]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2-125.
[9]吴金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23-27.
[10]李一鸣,刘军.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30-131.
[11]刘贵富.生态产业链研究——产业链基本理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52-57.
[12]梁浩,王渝.基于对策论的供需链运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1(11):46-50.
[13]陈甬军,徐强.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与演变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3(5):23-25.
[14]王晓春,丕禅.信任、契约与规制——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动态变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2):38-41.
[15]梁双陆.云南省产业配套能力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1):62-67.
[16]郑海平.区域产业配套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0):53-56.
[17]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26-129.
[18]郞春雷.高新技术共生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62-69.
[19]杜龙政,汪延明,李石.产业链治理架构及其基本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3):68-76.
[20]汪延明,杜龙政.基于关联偏差的产业链治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7):184-192.
[2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