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的研究
2011-02-19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王玮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王玮
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的研究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王玮
当前德育方法中突出存在着浅层化、粗放化、去生活化以及强直化的问题,坚持以实事求是、主体性、实用与实效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经验,建构知行对接的活动化模式、咨询辅导的精细化模式、显隐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平等对话的民主化模式以及互动开放的网络化模式等观照现实社会的德育方法,以有利于提升德育效果,促进人与社会的双向发展。
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19世纪以来,全球化作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向“现代文明秩序”的调整和重建。在这项巨大的文明转型工程中,以生产和谐文明、精神健康的有机社会,促进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为目标的道德教育,其任务显得格外沉重。
全球化浪潮的强势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的主体性的唤醒,现实社会中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现代大众传媒的普及,构成了我国当今教育的外部客观环境。与此相适应,现代教育的重点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换为促进人的个性、创造性与多样性的全面发展,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可以被界定为是在教育过程中满足社会需要、促进个人发展与完善的实践活动,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为整合社会秩序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导引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两个方面。然而,现实中的德育既遭遇了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并存的外部紧张,也产生了没有回应人的精神世界生成的赓续问题以及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不相匹配的内部紧张。“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2]。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这既是缓解德育本身内部紧张的明智之举,也是德育工作真正的落脚点,更是新时期赋予德育工作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德育方法就是为了传递教育内容、实现德育目的、完成德育任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近年来,我国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德育方法浅层化
就我国目前的德育现状来看,“灌输——说教”方式还占据着德育方法的主要地位。灌输属于知识性的传授,其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如果教育者一味以道德学说单向、直接地实施“正面教育”,没有给教育对象留下进行思考、比较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也不考虑其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只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道德认知层面,难以培养教育对象的道德理解力、思维力和判断力。这种浅层化的道德教育对于教育对象来说只是“入耳”,难以“入脑”、“入心”。
2.德育方法的粗放化
鲁洁教授曾形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是一种无“人”的教育,事实上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通常表现为规劝、说服、纪律、训诫等粗放式的教育方法,极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兴趣、需要等个性特征,无法引起教育对象的内心共鸣。习惯于将复杂的道德教育过程简化成千人一面的教学过程,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生成缺乏现实指导,不能将其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中,必定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仰。
3.德育方法的去生活化
与其他教育不同,道德教育以认知为起点、以行为结果为终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多样化的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深入浅出的案例故事,都是教育对象生成道德观念、践行道德意志、维系道德信仰的途径。但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教育对象却缺少真正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虽然当前不少教育者已经开始了创设道德实践环节的尝试,但缺乏普遍意义。而植根于教育对象生活的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实践活动手段,则因为人力、财力等问题没有得以有效地展开,道德教育的焦点仍旧停留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关注上。正是由于缺乏道德实践,教育对象无法运用所学的道德规范解决现实道德矛盾与冲突,也无法体验到道德实践带来的快乐与愉悦,因此,道德就仅仅是“外铄”的道理而非内在的行为动机。
4.德育方法的强直化
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德育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迈出了跨越性的步伐。从各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到遍布全国的“红段子”、唱红歌、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使得许多新方法、新载体、新形式、新途径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强硬与直白性的教育积习仍在延续,隐性教育资源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间接的、多渠道的渗透与潜隐的教育方法还远没有得到足够的使用。
二、对当代美国德育方法模式的借鉴
笔者2010年在美国实地考察时,就中、美道德教育方法模式进行了对比,发现其独特的教育方法模式具有目的隐蔽、方法新颖、效果明显的优势,值得借鉴。
作为奉行实用主义的国家,美国的道德教育特别注重创设实践情景,在实际场景中培养教育对象的道德情感与实践能力,按照“设置场景→角色体验→道德选择”的模式实施道德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选择与判断能力的生成。例如,在幼儿园模拟地震时,教师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生命的情景,有效地唤起了儿童的情感共鸣并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抗击灾难。在模拟过程中,孩子们自发拿出自己的玩具“出售”,为灾区筹集善款,2岁的孩子成为4岁孩子的“顾客”,这种以道德对象的参与来提升道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后,当海地发生地震时,孩子们真的纷纷行动起来,将明信片等手工作品寄往灾区,用行动来支援灾区,他们真切地感到地球是个大家庭,人人需要关爱,而自己也要付出爱。
与我国相比,美国的道德教育更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教师们通过布置社区、家庭项目,让学生在社会中去实践理论、认同理论。德育对象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体验道德价值,增强道德情感,沉淀道德行为。这种“自主活动——个体经验——主体建构”的德育模式,所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强化学生践行道德律令的同时,在其所服务的社区形成了良性互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作为没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国家,多文化互相融合的传统使得美国的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会、社会组织及大众媒介的作用,注重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美国社会非常重视加强物质和精神环境的建设,提倡以非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开展道德教育。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悟和体味,使之得到心灵的感悟、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在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馆等地参观时,笔者都发现了教师带领小学生边参观边讲解、讨论的身影。
三、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的建构
1.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的建构原则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现实世界。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今天,以马克思现实人的视角建构德育模式需要把握三项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指德育方法要符合现实社会的要求。社会变迁不断呼唤新的道德规范产生,由此也决定了“教会顺从”的德育已时过境迁。为此,从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创造出与受教育者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模式,注重培养教育对象的道德生成、道德判断能力,在新时期具有更广、更深的含义。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主体对客体实现改造的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特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存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和认识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能动性使人成为主体。人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主体性又会促进人顺利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平等、尊重、关心、理解作为工作的前提,关心教育对象的需要,唤醒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发展其道德的主体能力,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全新人格,自觉提升自身的精神品位和精神境界。
(3)实用与实效相结合原则
讲求实用与实效是德育方法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客观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的做法,要把简单的灌输说教转化为经常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形式活泼的实践活动,使道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2.创新新时期德育方法模式
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是教育对象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是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问题。德育方法不是一个实体因素,而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各种实体因素的有机组合与联系方式,是将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手段。构建观照现实的德育方法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自我生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知行对接的活动化模式
完整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共同组成。德育方法不仅要使受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意识得到发展,还应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道德习惯。这一切有赖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与生活实践活动。学校德育不应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还应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让学生在学习吸收丰富道德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延伸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参与学校管理,在社会参与社区服务、承担社会义务,变“坐而论道”为“行而践道”,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中体验情感,尝试道德抉择,在克服困难、解决具体问题中磨炼意志,践行道德行为,实现道德飞跃。
(2)咨询辅导的精细化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个体的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心理与行动方式。道德教育的精细化模式,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注重其个性化道德人格的培养,帮助教育对象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使之得到和谐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社区应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针对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发展问题开展咨询服务,促进教育对象在具体问题上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觉醒,在问题解决、困惑消除的同时,促进其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应当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社区咨询机构的建设,这对个性化的道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3)显隐结合的立体化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形成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显性教学,就是要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诸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开展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要重视隐性教育,把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延伸,统筹规划,以预设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加强校内外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建设,以环境情境为载体,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在体验、分享中获得价值观、道德观念和个性的发展。显隐结合的立体化模式,使“说教式”、“号召式”的道德教育,向“引导式”、“激发式”转变,进而能够大大增强教育的实效。
(4)平等对话的民主化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社会参与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不愿听任自己被教育,更不喜欢别人强加的教育内容。如果道德教育继续采取“强迫式”或“硬灌式”的方法,就会遭到具有独立品格的教育对象的抵制,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而不可能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甚至还会导致教育对象极大的逆反心理。因此,当前的德育应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在各自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增进了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如果离开了这种民主式的平等对话,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就难以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教育者难以深入了解、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也不能达到帮助他们逐步接受正确思想观点,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4]。
(5)互动开放的网络化模式
网络是人们即时便捷地表达个人意愿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巨大平台。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自主地选择、表达个人的好恶。因此,要重点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手段的积极作用。当前的德育网站建设虽已初见成效,但影响面小、点击率不高却是事实。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目前德育网站的建立普遍存在说教成分过多、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设德育网站,要从网络延伸德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加网络课堂、模拟情景、即时对话、优秀读物解读、自我释放空间等栏目[5],使之达到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效果。
此外,当前德育方法模式还出现了与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综合立体融合的趋势。应当看到,德育工作实际效果在诉求于方法模式不断创新与拓展的同时,也依赖于教育者内在素质与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社会形成的教育合力。德育工作应当是全社会不间断的一项系统工程。从机制上讲,建立政教结合——政府支持、教育维护的持续化模式,不仅会使在校学生获得真正的道德教育,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遵循人的发展和德育工作本身内在的规律,不断创新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模式,是落实德育目标的有力保障。这既是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推进德育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9.
[3]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
[4]于永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建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5]周飞,孙群.试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0-53.
G641
项目名称:2010年度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编号:Jwdy-20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