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沟通视阈下反思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闫翠娟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师生育人教育

□天津科技大学 闫翠娟

在沟通视阈下反思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

□天津科技大学 闫翠娟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目标。本文从师生沟通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摆脱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师生沟通;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及普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诟病不断,大学精神缺失,创新意识不足,学术道德和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困境,无论是制度的设计者还是普通的文化学者,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根治高等教育顽疾的良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依法治教,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笔者则从“沟通即是教育”的理念出发,从师生沟通的微观视角,深入反思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并积极探索摆脱教育发展困境的实践方法。

一、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的总体特征

教师、学生是高校场域内的两大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在两大主体的沟通互动中发生。那么,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的状况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笔者在系统观察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的特征归纳为六个方面。

1.师生沟通以工具性沟通为主,情感性沟通相对缺乏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分析“合理性”概念时,将合理性区分为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理想类型,其中,工具合理性是指行动只受追求功利的动机驱使,行动者只考虑效果的最大化,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按照马克斯·韦伯对工具合理性的论述,反思当前高校师生沟通的实际情况,其工具性十分明显。从教师的角度看,工具性主要体现为部分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树立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从而使自己在教师的量化评价中居于优势地位。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学生与老师沟通是希望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有机会获取更多有关考试的信息,以期在考试中居于优势地位。工具性发展到极致,便是师生沟通的“异化”,而真正的沟通应该是从师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是师生双方深层的情感交流,是完整个体的心灵交汇,这是当前师生沟通中相对缺乏的。

2.师生沟通以课堂沟通为主,课外沟通相对缺乏

从目前来看,师生沟通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活动展开,它是基于正式身份的沟通形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学习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沟通中,师生双方借助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走到一起,所以,其沟通行为是例行公事和程式化的,它在达致师生相互理解的效力方面十分有限。而与此相对,师生在课外的沟通虽然也常常与教学相关,但却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课外的沟通环境更加宽松,双方具有更加明确而自主的沟通意愿,其在达致师生相互理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然而,现实情形是课外的师生沟通行为仍然相对缺乏。

3.师生沟通以指令性沟通为主,民主性沟通相对缺乏

真正的沟通应建立在沟通双方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然而,细观高校中的师生沟通,民主平等的沟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构建,师生沟通中的指令性特点依然十分明显。在指令性沟通中,教师扮演了一个“威权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扮演了“服从者”的角色,沟通主题及沟通所要达致的目标均体现了教师的意愿,而不关乎学生的喜好。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在指令性沟通中,教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依循“师→生”的单向路线进行传播,而“生→师”的信息反馈机制没有建立,因而,此种沟通在达致师生理解,增进师生情感联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沟通行为。

4.师生沟通的管理性功能突出,交流性、服务性功能相对缺乏

师生沟通的管理性功能是与其指令性特点密切契合的。在当前师生沟通总体缺乏的大学校园里,大多数师生沟通行为多在以下情景中发生:一是教师希望学生协助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时;二是学生违反了学校某项管理规定,偏离了学校的管理目标时;三是学生之间产生冲突,影响到学校的总体和谐时。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境下的师生沟通行为,目的均是通过教师的说服教育,让学生调整自身的行为取向,以迎合学校的管理目标,因而,其管理性功能较为突出。与之相对,沟通行为所承载的交流功能和服务功能相对缺乏。所谓交流功能,是指师生沟通行为所体现出的双方交换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这本应是沟通行为的基础性功能,但是,在高校师生沟通中,该功能却被管理性功能所压制。而服务性功能指的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为学生提供政治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活动辅导、生活向导等各种服务,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这在当前师生沟通中同样显得十分缺乏。

5.师生沟通的阶段性特点突出,持久性、系统性相对缺乏

师生互动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可以往复进行的交互动作或能动反应过程。[1]然而,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高校师生间的沟通互动行为往复进行的特点并不明显,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差,阶段性特征较为突出。除了上文所述三种情形之外,高校师生沟通行为还体现出较明显的“两头紧,中间松”的特点,即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堂或课外的沟通都十分有限,一个学期教学活动结束后,不知道老师姓甚名谁的学生大有人在,不认识所教授学生的教师也相当之多。可见,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联系非常松散。而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因为选修课程、学业考核等原因,师生沟通行为会集中性地频繁起来,但这种沟通并不会持续太久,它会随着上述事件的完成而终止,并且不具有反复性,加之这种沟通行为带有明显的目的取向,因此,它在增进高校师生情感联系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有时候甚至会起反作用。

6.师生沟通的被动性特点明显,自发性、内生性相对缺乏

高校师生沟通的匮乏,其根源就在于师生双方参与沟通的主动性、自觉性程度较低。从教师角度而言,长期以来他们内心已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再需要老师给予太多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传递知识外不必有太多的交集。在这种观念的导引下,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的诉求较低。与此同时,现有制度并没有明确师生沟通中教师的责任,缺乏外部激励和外部约束,从而导致师生沟通行为相对缺乏。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与教师沟通的意愿也不太强烈,首先,因为大学生群体在性格上更加独立、更加自我,他们不愿模仿他人和受外界同化;他们反感甚至抵制主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教师群体恰恰是主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代言人,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和距离感。其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定型期,他们对周围环境和外界事物充满了怀疑和否定,他们往往忠于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这些特点使他们囿于自己编制的圈子里,而不愿他人的介入。第三,大学生不再有硬性的升学压力,学习似乎不再是学生唯一关注的焦点和首要的追求目标,因此在大学中,学习难以成为激发师生沟通的兴趣点。

二、师生沟通不足引发的高等教育发展困境

上述6方面特点反映出了当前高校师生沟通不畅、师生沟通不足的总体状况,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继而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

1.不利于高校师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然而,师生沟通的缺乏,使得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各自囿于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彼此之间没有持续的信息交换和思想碰撞,双方的思维、知识、行动更加固化,彼此往往难以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其次,由于双方缺乏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相互之间缺乏包容和信任,因此,师生间一旦发生矛盾,便容易升级,引发更大的冲突。近年来,频见报端的有关高校师生冲突的报道,如杨帆门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春明被学生砍成重伤致死的事件、中大博士遭导师体罚虐待事件,都是师生间缺乏沟通所产生不良结果的有力佐证。

2.不利于高校师生和谐教学关系的形成

教育是一种源于精神内部的活动,只有当具有交往特质的沟通行为在师生之间真正发生时,教育教学活动的双方才得以共同进入一种属于人的存在形态。〔2]因此,教学活动是在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中完成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果。

目前,高校的学风问题突出,学生逃课、课堂不听课的现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大问题。试问:现如今的大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课?是老师的授课水平太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老师的授课内容过于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许两者皆而有之。但无论是哪一点,说到底,都是师生沟通出了问题。首先,每门专业所学课程是由学校教务部门事先确立的,在课程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是被忽视的。而且课程体系一旦确立下来,便无视社会发展和学生群体变化的需要,长期不变。其次,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上,同样的现象也在延续,每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都是由老师单独确定,学生的需求依然得不到重视。第三,亲其师,然后信其道。当前师不爱生,生不近师,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上的交集,使得教学活动变成了一个机械的、无感情的知识的传达与接收过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3.不利于健康积极校园文化的形成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它是在高校行为主体长期的交往和沟通中孕育形成的,师生沟通作为学校内最基本的沟通行为,对校园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够孕育出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而缺少师生沟通,将导致涣散的教风和学风以及冷漠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除此之外,缺乏师生沟通还会导致师生群体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教师,他们希望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满足自己受尊重的需要,而学生则希望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得到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成长中的困惑。但是,由于师生双方在沟通中都表现出较强的被动性,使得彼此的沟通意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沟通行动,师生间的沟通仅仅止步于心理层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会使他们不自觉地低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而对于学生而言,则由于缺乏与老师的沟通,使他们缺乏对教师的深刻认知,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甚至对学校产生较强的失望感和疏离感。

4.不利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环境的形成

21世纪,高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人,还要学会生存和发展,更要学会创新。〔3]而这些特质的培养单纯依靠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教学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党政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在内的全体高校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整个学生群体实施教育影响,即要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育人工作是在师生沟通中展开的,但就目前师生沟通的状况来看,它并不能为“三全”育人环境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课堂上师生沟通的缺乏,使得师生之前缺乏情感上的交集,教书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其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仍未得到很好的实践,管理方式相对单一,管理模式缺乏弹性,服务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变化,这些不足使得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难以实现。再次,师生沟通的缺乏使得大学生群体面对的情感困惑、职业发展困惑和人际交往困惑长期得不到解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摆脱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由于师生沟通的教育力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高校师生间的沟通行为相对缺乏,也由此引发了上述高等教育发展的多重困境。而摆脱困境的方法,便是树立“沟通式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探索“沟通式教育”的全新教育方法,充分挖掘师生沟通的巨大教育力量,在师生沟通中实现育人的总体目标。

1.牢固树立“沟通式教育”的育人理念

沟通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倡导“沟通即是教育”,它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沟通中展开的。

首先,“沟通式教育”与“说教式教育”的强制性灌输不同,它是一种温和的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是富有弹性的,在教育内容上是复杂多元的。

其次,沟通式教育倡导师生平等,倡导师生在民主、包容、宽松的环境中展开沟通,沟通式教育中的师生沟通行为不再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也同样重要,因此,它是双中心的,由师生双方共同驱动的。

再次,沟通式教育倡导多元的沟通方式。在沟通式教育中,尽管面对面沟通依然是师生沟通的基本方式,但借助微博、QQ、人人网、E-mail等新媒介展开的沟通行为应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

此外,沟通式教育倡导由表及里、内容完整的沟通,即在沟通式教育中,沟通的内容不仅要涉及知识学习等公共领域,还要涉及作为成年个体所关心的生活、情感、理想、人生等所有方面。沟通式教育将沟通看作是完整个体的心灵交汇,在沟通过程中,师生双方要真情投入,向对方展示完整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沟通、思维碰撞与信息交流。

2.积极探索“沟通式教育”的实践路径

沟通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改革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方面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局面,根据学校的定位设立专业并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在专业选择和课程学习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他们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制定能够反映自己兴趣爱好、适应自身发展的课程学习计划和大学生涯规划。

其次,调整单一的育人方式,构建多元的育人体系。在沟通式教育中,教师课堂教授知识的传统育人方式要有所调整,课堂教学的比重要有所降低,而课外以实验、科研、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为载体的师生互动要有所加强。在沟通式教育中,师生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围绕知识的传承展开,而应更多地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展开;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探索,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传承的同时,往往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契合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三,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尊重并践行完整的教师职业观。在沟通式教育中,要对教师的职责义务进行更明确的定位与梳理,并从制度层面将师生沟通的频率、师生沟通的质量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教师评价的基本指标,以此督促教师树立师生沟通的责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使他们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适时提供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总之,在高校场域内,师生沟通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当前师生沟通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沟通与教育有效融合的现实路径,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

注释:

[1]李凌雁.当前高校师生互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

[2]龚怡祖,朱园园.“我-你”世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J].高教研究,2009(3).

[3]张继平,闫淑华.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及实施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1]郑秧军.高校师生代沟沟通方法分析[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4).

[2]徐彬,刘海娟.高校师生沟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4).

[3]王效仿.高校师生关系嬗突的社会学透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3).

[4]张兴.浅论高校师生的心灵沟通[J].中国电力教育,2009(6).

[5]代晶晶.当代高校师生沟通平台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

[6]任东景.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7]温皓,袁中树.智识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G655

项目名称: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090336。

猜你喜欢

师生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