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短篇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011-02-19周利燕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 周利燕(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短篇小说的赏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把握小说的主题?关键在于抓住小说的细节描写来分析。细节描写的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语言描写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从分析中彰显小说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丰盈,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最后强调正确运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不能生搬硬套。
小说三要素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而我们的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却只会抓住小说的情节,忽略了对人物的分析,从而无法把握小说的主题。其实,只要抓住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就能很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细节描写的概念和意义
1.细节描写的概念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情节和主旨有特殊作用的细微环节,包括动作、肖像、神情、物件、景色、服饰、语言等“细枝末节”。“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如果一篇小说缺乏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整篇文章就显得生硬干瘪,没有艺术感染力。因此,鉴赏小说时,应巧妙运用细节描写,从而认识、感知人物形象,洞察、品味小说精髓。可见,细节是组成作品的价值所在。
2.细节描写的意义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生动的细节描写虽然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动词,也可能是一个不算优美的形容词,当然,也或许是一处平淡的语言描写。但这些微小的细节,却让文章内涵丰富深刻,所体现的思想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我们语文老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点亮这些细节,就能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春天刚萌生的嫩芽,虽然娇嫩,却有着无尽的生命活力;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活力。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我们所说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二、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1.传神的动词能彰显人物个性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线。运用到位的细节描写不仅能使文章读起来传神,而且能让读者感受一种趣味;反之,文章情节再曲折,思想主题再深刻,也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没有阅读的欲望和期盼。一些传神的动词就很能彰显人物个性。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两次掏铜板的动作就很能体现人物性格:第一次出场时,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作为一个规矩人的外在表现,也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第二次出场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摸”字尽显其穷困潦倒到极点的生活现状。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巧妙设计,使这个人物性格对比鲜明,主题深刻。
文学大师的创作,往往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段,对范进的岳父胡屠户的动作描写,可谓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当范进赠送六两多银子给胡屠户时,“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段中“攥”“缩”“揣”等动词可见胡屠户的见财心喜、嗜钱如命。这些生动的动作描写就是细节,它不仅写出了人物的特征,更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的三次“穿”“脱”军大衣,为他的不断变色作掩饰,也反映了俄国军警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就会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2.生动的形容词能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短篇小说篇幅虽小,容量不大,但是成功的短篇小说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固然与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形容词。如《甜甜的泥土》一文开头一句“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这句景物描写的句子看似很简单,就是表明天气很冷,但细细品味,一个“残”字却意味深长。“残”意味着冬天已过,说明时令已经进入春天,但还有雪,说明天气还比较冷。一个“残”字,又烘托出小说浓浓的悲剧气氛,为下文王小亮亲生母亲的出场做了铺垫,也预示着她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又如对母亲的描写:“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黯淡”“热切”“晕眩”“呆滞”……这些形容词文字生动,笔法细腻,把王小亮母亲那种急切地想见到儿子却由失望到最终绝望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一个单身母亲对孩子的爱。
3.精妙的语言描写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一句精妙的语言,就能活生生地刻画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乃至灵魂。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文章末尾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细节描写。当范进把六两多银子递给胡屠户,“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这句话中范进的语言就很有特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影响着封建社会所有的人。胡屠户的语言固然生动反映了他善于讨好、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也与前文胡屠户奚落、鄙视范进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这个封建市侩小人的丑恶灵魂。但范进那种一旦得势后的嚣张也一览无遗。
三、细节描写应该正确地运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虽然着力描写的是“一斑”“一目”,是作品中的细微小事,或人物的细微动作,其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价值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揭示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面貌,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总之,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不能缺少细节描写。
参考资料:
1.吴青松《析〈台阶〉中的细节描写》,《语文天地》2009年第4期。
2.吴顺发《耐人寻味想象的片刻——张凡修诗歌中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经验》。
3.高春巧《点亮细节》,《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0年第6期。
4.陆贵山等《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