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会“思想”的苇草——新课程背景下高一校本作文“思想”训练

2011-02-19秦自黑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作文

■ 秦自黑(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法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文章是作者写作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写作综合能力的核心是“思想”能力。因此,写作训练的关键是“思想”训练,是教会学生“思想”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正是基于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依据新课程理念,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校本课程,以“思想”训练为主线,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作文质量。

一、现状:“繁荣”背后有隐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综观学生的写作现状,虽然整体上有进步,但仍不容乐观。前些年湖北省爆出高考零分作文《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之王国维可以休矣》,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近年来也时有中考、高考作文被判极低分甚至零分。这些文章存在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思想”问题是其共性。“思想”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曾就此做过专门的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

1.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学生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思想”的沉淀,因而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不必顾及是否“健康正确”。

2.教师的作文教学缺乏有效的“思想”训练手段,常常流于概念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缺少教师自己的鲜活体验,因而指导难以到位,评点成了隔靴搔痒;同时由于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思想”训练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游击”特点。

3.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高大全”(高目标、大容量、全方位)要求存在一定的落差,尤其是高一学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高中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4.教科书中适合作学生写作“样本”的范文不多,不少作品的“高起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脱节;同时由于时代的隔膜和地域的差异,导致学生虽然读了“美文”,写作时仍然无“本”可依。

5.教科书中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现行教材主要是供“阅读”的,而“写作”只是“阅读”的附属。另外,由于散见于教材中的“写作指导”对“思想”训练缺少全面科学的规划,很难显示出训练的系统性和层次感,更不要说不同版本并行造成的脱节或重复了。

二、规划:打造作文新课堂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自高一年级起,按照“三步走”(高一“起好步”、高二“走得稳”、高三“走得快”)策略精心规划,尤其注重高一起步阶段的规划。同时,注意教学的“贴身性”,即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以契合时代精神、顺应高考命题趋向。为此,我们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制定了《高一语文校本作文教学实施方案》:

1.课程名称:高一校本作文教学

2.课程理念:(1)作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尤其是“思想”生成的需要。(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生活,思考人生,观照自我;倡导说真话、抒真情的文风,摒除为文造情的现象。

3.课程实施:(1)课程教材:《垄上行——同行共赏一路歌》(本校教师作品集,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垄上行》(本校教师作品集)《踏浪》(本校学生作品集)等。(2)课程对象:高一相关班级学生。(3)教学时间:每周安排1课时,一学期16课时。(4)教学实施:①每次课根据“思想”训练点(如立志、理想、爱国、诚信、奉献、亲情、友谊、感恩、时尚、公平、廉正、自立、生命、挫折、合作、竞争、创新等),从课程教材中有针对性地选取1~3篇作品进行解读,重点是主题立意;或先布置学生写作,然后在讲评课上将学生习作与从校本教材中选出的主题立意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点评。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生生互动,共同进步。改变作文课由教师包打天下的局面,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流思想、自由对话的平台。③在教学中围绕“思想”训练这条主线,做到两个结合——“读”“写”结合、“说”“辩”结合,使学生作文在“思想”品质和“思想”方法两方面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三、策略:多管齐下求实效

在制定好规划后,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和多管齐下的策略,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给“思想”,给“方法”,给“例子”。

1.给“思想”

所谓“给思想”,就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契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具有特色的校本活动,启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对于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问题,及时予以引导或矫正,让写作成为学生“思想”生成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是:

(1)课前“说事”。在课前或早读,每次安排1~2名学生“说”本地区或校园里新近发生的事,并予以点评;时间3~5分钟。

(2)课上“说文”。由教师和2~3名学生在作文课上“说”自己文章的思想立意,其他学生予以点评。

(3)课后辩论。从校本教材或“校园热点”“时事聚焦”中,确定有价值的辩题,分正反两方,利用班会或其他时间展开辩论,通过思想交锋,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2.给“方法”

所谓“给方法”,即通过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教给学生具体的思维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并最终把思维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具体思维方法有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等。

3.给“例子”

所谓“给例子”,就是教师依据校本教材(最好是教师自己发表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一个品评和参考的“例子”。由于时间关系,以提供片段为主,最好是能有效训练学生“思想”的“点睛”语段。

由于提供给学生的是教师自己的“下水”文章,学生觉得亲切,“试水”也有了积极性。当然提供“例子”并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只是给他们一个启发;训练学生的“思想”,最终还得让他们自己“思想”。

课程实施一年来,班级学生作文的“思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考试成绩有了较大提升,而且有多篇习作公开发表或获国家级、省市级奖。这些作品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其鲜活的“思想”幼芽已依稀可见,再假以时日,也许能长成参天大树。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校本作文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今作文教学的某些不足,尤其是能有效推进高中起始阶段的作文“思想”训练。“思想”训练既是作文教学之根基,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蒋红卫《由一篇高考零分作文所引发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期。

3.熊少华《高考作文走向何方》,《中学语文》2008年第10期。

4.王先海《论写作中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