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李文钊阮美娟赵征
□天津科技大学 李文钊 阮美娟 赵征
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科技大学 李文钊 阮美娟 赵征
本文综述了国家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面对国际技术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趋势进行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重点从双语实验教学、视频应用和网络教学平台三方面,结合具体做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食品工艺学;双语实验教学;视频;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各种友好往来已融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而言,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更迫切需要具备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能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培养食品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化学、微生物学和化工原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应用于食品加工的生产实际,理解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进行工艺技术管理、工艺计算和设计、工艺实验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学食品工艺书刊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食品工艺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为了与国际先进知识接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我们通过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实践,不仅传授给学生食品工艺学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开拓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新途径。
然而,食品工艺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涉及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如何在这门理论性强、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促使学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学习专业课程,积极获取国外食品科技专业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应用专业英语技能解决在食品科技工作中新问题的能力,将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作为食品科学技术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建设者,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验入手,突破英语教学瓶颈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专业基础及英语基础较薄弱,致使学生在双语的食品工艺学理论教学环境中形成了一种畏难心理。此外,部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基础不好,加之自身掌握的的词汇量有限,课堂上难以用正确的英语回答问题,造成其对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透彻等等,这些都给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为此,我们先在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中尝试进行了双语教学,并结合实验示范、运用肢体语言等方式,以求突破英语教学的瓶颈。
我们在中文实验讲义基础上,参照国外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材,组织编写了食品工艺学实验英语讲义。比如,对于面包的制作,我们先用英语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原辅料及所需设备,然后用英文注释出面包加工流程,并配以加工详细步骤及操作要点,最后用英文描述面包品质品评方法,并列出品质评价相关表格。在编写讲义的同时,还用英语制作了实验课程讲解幻灯片。
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实验讲义书写英语实验预习报告,简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原辅材料、设备以及主要工艺流程。
实验课上,教师首先应用英语幻灯片,结合示范讲解实验内容,对部分专业词汇及难理解的地方辅以中文解释。实验中,针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用中、英文双语结合的肢体语言方式进行解答。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并上交英文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报告中,不仅要书写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原辅材料与设备、实验配方与加工步骤,还要求用英语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明显感受到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和制作面包、蛋糕等产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所接触到的相关专业词汇与术语也随着产品的出炉而印刻到学生的脑海里。从实验报告批阅得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经历实验课程后,已能用英语描述出面包加工过程,部分学生还能用专业英语,比较全面地讨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二、借助视频,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视频综合了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元素,是利用人的视觉特性产生动感的可视媒体,具有直观性强、仿真性高等鲜明特点,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递、交流、沟通的工具。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这一现代传媒手段发展十分迅猛。目前,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资源,可以下载或者在线观看,从而为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我们相继收集了国内外近八百多个与食品相关的视频资料,按照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建立了“食品科学”、“单元操作”、“乳品加工”等24个专辑。
视频使教学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且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得具体,呆板变得生动,把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融为一体,从而大大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十分契合食品工艺学应用型课程教学的规律。实践表明,充分合理地运用视频资源,是促进食品工艺课程教学创新,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和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种战术策略性选择。
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精选部分英语视频作为食品专业大二学生“认识实习”的内容之一,组织学生观看。
要求学生在反复观看的基础上,用中英文双语表述视频讲解内容。
要求学生在认识实习报告中,分别用中英文描述视频内容。
在大三学生“食品科技导论”及大四学生“食品工艺学”等课程中,授课教师还会对部分精彩视频片段进行回放、精解与讨论。
在教师辅导系统——“食品技术原理”的论坛中,及时提供食品科技视频的链接地址,以便于师生及时浏览视频。
由于大二学生在认识实习中初次接触到英语视频,要用中英文表述视频显然会有一定难度。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做好食品加工英语视频精选工作,选择语句相对流畅易懂的片段;另一方面,教师可做部分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同时,允许学生2-3人组成小组,反复观看,指导学生运用看、听、思考等多方面相结合来完成此项工作。通过这项练习,学生的专业英语听力及写作能力均明显提高。到大三、大四学生上专业课程时,教师会在课堂上结合理论内容精讲部分视频,此时,学生不仅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相应的工艺与设备,同时,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与提高,进而强化了学生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三、网络讨论,营造英语学术氛围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为授课老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海量教学功能、双向沟通教学功能和博客论坛教学功能上。可以说,网络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学习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已经在开展基于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学团队对此也十分重视,努力营造学生专业英语学术氛围,并致力应用于食品工艺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1.依托校园网上的教辅系统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双向沟通教学功能,在课后与学生展开深度讨论,提升教学深度。例如,教师针对食品工艺学教学难点,结合食品加工实例,抛出相应的讨论问题,学生可以采用跟帖的方式展开讨论。因为讨论内容是公开的,不仅教师与学生之间,而且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可以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当然,学生自己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发讨论,通过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与讨论,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
2.依托校园网上国家级精品课程网页
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海量教学功能,将相关电子课件、课堂录像、食品英语知识准备、教学难点讨论、相关视频和述评等多方面内容,挂在食品技术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网页上,提供理论前沿及专业英语知识,以满足学生涉猎更多前沿知识的需要。由于网络具有时间和空间无限拓展的特性,因此,此类知识可供学生随时查阅并满足其各种需求。这种交流和沟通,延伸了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网站上还开设了在线答疑、学生自助视频解读、电子邮箱和在线测试等栏目
课前,学生可以浏览精品课网页对电子课件进行预习;课后,学生可以观看课堂录像、在网上教辅系统进行提问讨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身知识掌握的程度。课余时间,学生还可以观看相关视频拓展知识面。通过网络专业英语教学,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而且课堂上学习的容量和自觉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增强,课外知识面得到拓展。此外,学生在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这种运用网络模式的英语阅读讨论教学,形成了师生、人机互动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使师生之间关系处于和谐状态,进而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十年来,我们在双语实验教学、视频应用及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并在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1]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7).Wachter B. An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tHome in Context[J].2003(7):5-11.
[2]吴一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23.
[3]刘劲松.基于Windows平台的视频直播点播系统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5):87-88.
[4]张景鸣.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10(4):70-71.
G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