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网络化的探讨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张璐肖桐
□天津科技大学 张璐 肖桐
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网络化的探讨
□天津科技大学 张璐 肖桐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化的升级使得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也为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虽然网络发展为共青团的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宣传途径,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分析目前网络化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并对如何根据网络发展的需要,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共青团宣传工作中,以更好地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高校共青团;思想教育;宣传工作;网络化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共青团重要宣传阵地的大学校园,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海报、网络等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特别是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网络已经进入了学生宿舍,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共青团组织要紧紧抓住网络这块阵地,更好地宣传先进、科学、健康的理念,进而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网络化宣传拥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宣传工作得以进一步提升,是当前共青团宣传工作网络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共青团宣传工作网络化所面临的问题
1.网络宣传队伍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面对网络宣传的新形势,从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同志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结构和经验能力上的欠缺问题。例如,有一些同志尚不能完全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操作,有的同志运用网络进行宣传的意识还比较薄弱,这无疑都会对网络宣传的有效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同样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高校共青团的宣传队伍大多主要由在校学生组成,而学生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的技术人员相比毕竟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之在校生由于定期毕业等因素,人员必需定期更新,这样就导致宣传队伍很不稳定。另外,有些大学生对共青团的宣传工作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深,文字功底相对薄弱,从而使得共青团网络宣传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2.共青团网络宣传的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目前,共青团网络宣传的形式较为单一,一般采用文字加图片的形式,而随着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兴起,这样的宣传形式已经难以吸引广大学生网民。学生往往在校园网上只能浏览相关新闻,查询课表,进行网上选课等,因此网络宣传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与此同时,宣传模式单一,使得学生参与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难以让学生在宣传活动中产生互动,从而降低了宣传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在网络上设置专门的评论窗口,及时快速地了解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反映,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在学生中开展。
二、提升高校共青团宣传网络化实效性的对策
1.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建设
(1)开展学生网络专业技术培训
各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定时定期对宣传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可聘请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对网络技术问题进行讲解,以提高从事宣传工作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也可以请校内外从事宣传工作多年、富有较丰富经验的宣传工作者为学生做一些专题讲座。此外,可以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在宣传工作的实践中学习、锻炼的机会。这种既有老师讲解的网络专业知识,又得到实际的工作经验的吸取和借鉴,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网络技术水平低下而导致的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也可以使共青团宣传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2)保持宣传队伍的相对稳定,使队伍充满活力
由于学校每年都有学生毕业以及新同学的入校,以学生为骨干组成的共青团宣传队伍也势必需要进行必要的不断的更新。为此,要大力倡导实行“老师”带“徒弟”的方法,让业务熟练、但行将毕业的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做法传承给新同学,使新成员更快地了解团的网络宣传工作特点,更早地适应并进入工作状态。对于新老成员的比例可进行合理严格的规定,让共青团宣传工作队伍保持相对稳定,且使之健康、持久、稳定的发展。
(3)增强宣传队伍的团队意识
做好共青团宣传工作,应十分注重自身队伍的建设,团委指导教师要细心观察,从宣传工作的源头入手,切实把握好宣传舆论的导向。增强宣传队伍的团队意识,倡导团队间的团结与合作,要支持和鼓励他们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线,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
2.增强宣传内容的趣味性
(1)创新网络宣传手段
视频、音频是网络宣传媒体主体意识的延伸,也是网络宣传媒体生存、发展之道。网络宣传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等多方面。
网络宣传创新要求网络媒体从网络宣传的特点出发,努力实现超越传统的宣传模式。共青团工作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因此,要力求在网络上创造一种活跃、生动、愉快的情景,使信息接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思想境界的升华。此外,在宣传网页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色彩的搭配,使不同版块、重要栏目、重要信息等内容的颜色和谐而突出,造成色彩上的冲击力以吸引学生;要充分利用动画效果等技术,使网页生动有趣。
在内容编辑上,要大胆采用不同的颜色,突出重点,尽量将不同的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片、视频,最大限度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还可以为不同的版块或不同的内容配上不同的乐曲,使读者在阅读文字或欣赏图片的同时,从相关的音乐声中,了解新闻时事,进而激发读者的灵感,使读者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
(2)要力求提供最新鲜的资讯
在提高自身宣传感召力的同时,可以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征集健康向上的信息,引导广大学生都来关注共青团的宣传工作。为此,可以开展网络有奖征集宣传资料的活动,采集学生自制的小视频、小动画,在校园中拍摄的图片等,并对提供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便增强学生投稿的积极性。通过与广大学生进行互动,将会使共青团的思想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3.丰富网络宣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率
(1)设置新闻评论功能
通过新闻设置评论的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好多网站在新闻阅读的同时,还能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共青团宣传工作也可以将这一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加强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听取他们对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让大家更加关注共青团建设与发展。
(2)定期通过网络组织实体性活动,加强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在网络宣传的同时,可以将网络活动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将学生聚集在一起,通过组织座谈,开展面对面地交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是做好思想工作有效方法。
4.创新共青团宣传工作
(1)注重其他宣传形式与网络宣传的结合
目前,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正在逐步向网络发展,因此,大力构建以网络为主的宣传方式无疑是必需的。但是,广播、报纸、海报等宣传手段依然有着网络宣传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校团委的广播站,三报一刊,橱窗展示等,应与网络宣传相结合。使广大学生在关注网络宣传,普及网络宣传的过程中,勇于并善于通过各种传媒发挥自己的作用。
(2)网络宣传可以借用热门栏目开展宣传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网络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使得网络更加贴近校园,也大大也拓展了团学工作的宽度和深度。实践表明,在要做好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建设的同时,可以设立宣传党的理论和工作方针的热门栏目,使校园宣传各种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协调配合,为高校网络提供热门的理论宣传平台。
近几年来,网络社交网站快速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我们可以在相应的网站设置自己的用户,针对学生关注的事件,收集反馈信息,针对学生错误的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疏导,要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杜绝刻板的灌输,使思想教育工作实现软着陆。
共青团的宣传工作要在新形势下延伸工作手臂,拓宽工作领域,加强工作依托,扩大工作阵地,壮大工作队伍,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
为此,需要我们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实现“双网合一,并网宣传”。要针对时代发展和当代青年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工作,激发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尝试结合宣传工作人员的“人际网络”不断拓展途径,通过人际网络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搭建良好的宣传平台。使共青团的宣传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在青年学生当中树立鲜明的共青团旗帜。
总之,近年来高校团组织的宣传工作比较活跃,形式多样,起到了激励鼓舞、团结教育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组织在网络宣传方面还有很多薄弱之处,作为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运用好网络这块阵地,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思考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何适应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共青团宣传工作中来,使共青团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党鸿军.构建高校立体化网络宣传阵地初探[J].河南教育(中旬),2009(6).
[2]耿岚,苑英科.高校网络宣传工作的开拓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2(2).
[3]邓睿,彭鎏佳.论构建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长效机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4]李凤.浅谈加强高校网络宣传阵地建设[J].高校媒体,2007(3).
[5]何绍彬.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问题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G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