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思考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徐滨
□天津科技大学 徐滨
关于构建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思考
□天津科技大学 徐滨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深入地调查和思考,试图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为今后各高校深入系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团体心理辅导体系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及特点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活动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通常包括一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领导者利用团体活动的互动过程和团体动力学的知能,促使成员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获得有益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健康的态度行为,进而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每一名成员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对多个影响源的模仿和学习,可以从多角度地观察和了解自己。
二是效率较高,省时省力。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辅导者资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尽可能多的成员进行集中辅导,并且通过参与者的集思广益,对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从而达到最大的效能。
三是效果容易巩固。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使参与者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亲身观察和体验各种社交情景和变化,从而自然地学会克服和规避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并尝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以上的特点来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适用。
二、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必要性
大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发展和变化最剧烈、最频繁的时期,相比中小学,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个体经历必然会对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种心理问题也很容易产生。有研究表明: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约计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达到25%,而近年来已接近30%[1],可见,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自2008年下半年起,全国各高校开始迎来了“90后”的大学生,由于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适逢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发生最急剧、最深刻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往往使其表现出独有的群体心理特征,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科技大学部分学生进行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抽样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积极进取,思想敏锐,智商普遍较高,喜好具体、生动、多样化传播,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环境,也产生了明显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自信心不足,适应能力较差,人际交往存在障碍,情绪不稳定,强迫症状以及躯体不适症状等。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数占调查人数的1/3以上。
基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团体心理辅导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结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开展相关活动的成功经验[2-4],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改善自我认识,树立自信心;
有利于增强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促进人际沟通与交往,深化集体主义意识;
有利于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培养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品质等。
然而,各校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还不够广泛和系统,例如:选择的活动对象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生等特殊群体,活动方式也显得单一、有限。我们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思考,试图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以便为今后各高校深入系统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1.加强思想引导
(1)国家对高校团体心理辅导问题一直高度重视
在“十一五”期间,即根据当时高校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教材和教学大纲。笔者认为,随着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变化,在“十二五”期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随之调整,以便应对新的变化和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此同时,建议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确认,并加大宣传、指导和监督力度,以便促使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显著改善。
(2)各地方高校应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积极推广
第一,各高校应对国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的指导方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第二,要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总结出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第三,要对本校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设施和经费进行精确核算和必要的补充,以保证其顺利开展。第四,要结合本校各方面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且系统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第五,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有效组织学生参加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第六,要广泛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并在一个阶段的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为活动的长期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在整个活动中,要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变化适时加以鼓励和肯定强化,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善于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2.完善组织结构
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应有一系列完整的组织结构,其组成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班集体和学生社团—学生个体等几个层面,只有各个层面的效能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且彼此能够有效配合,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1)重视心理专家提出的参考意见
高校在活动开展前,要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老师从专业角度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活动的规模、形式、内容等提出参考意见,以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各项软硬件环境建设,尤其要配备一批高素质的专家队伍。
(2)辅导员老师应负责全程指导
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要参与活动全过程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价。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亲自组织并进行监督活动,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此外,学校还要注重对辅导员老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培训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上岗资格。
(3)学生干部应协助开展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各班集体和学生社团,而学生干部在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巨大。实践表明,认真负责并且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不仅可以为活动计划的制定提出有价值的意见,还可以广泛地号召并凝聚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同时,还可以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和协助老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因此,要注重各班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
(4)要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广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构建健全的人格品质,所以,鼓励学生广泛并积极的参与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活动能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为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并善于调动其积极参与的热情。
3.丰富活动形式
(1)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
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但教学内容中涉及团体心理辅导的部分相对较少甚至没有。为此,建议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比例,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此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最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适时召开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
在课堂和讲座的学习之余,支持并鼓励各班集体和学生社团,集中开展一些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通过演讲、讨论、观影等形式深化学习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办成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并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3)建设相关网站和网上论坛
高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应加大其部门网站的建设力度,增加并不断丰富有关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可通过知识介绍、新闻公告、图片视频展播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要加大网站论坛的建设力度,建立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网站管理员队伍,对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加以疏理和引导。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及时汇总、分析并上报,对学生的疑问和要求及时给予回答和解决。总之,可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
(4)举办各种实操练习和实践活动
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最为有效,且使参与者体验最深的是各种实操练习和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班级生日”(与班号对应的日期)当天,开展各种室内外的心理游戏以加深同学间的了解,增进班级团结。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每年的5月25日)期间举办全校的“心理趣味运动会”,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利用志愿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和中小学,针对各种特殊群体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帮助和受助双方在活动中都能获得很大的收获。
4.充实教育内容
(1)学习环节的内容
学习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坚定其行动的意志,并使其掌握与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具体包括:①有关心理健康相关的各种科普知识,包括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调整情绪和增强自信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人际交往,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②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介绍,包括如何设定活动目标、内容和步骤,如何组织人员参与,如何进行有效实施和评估等。③结合阅读相关书籍和观影活动,开展读书笔记和观后感的集体讨论和交流。④加强与知名企业和社会组织、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团队成员的交往、开展团队合作的拓展训练等。
(2)实践环节的内容
实践环节按照不同目的分为:①促进团体成员相识的练习,如“连环自我介绍”、“寻找我的另一半”等。②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练习,如“哑口无言”、“信任跌倒”等。③加强团队合作的练习,如“同舟共济”、“解开千千结”、“画画接力赛”等。④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练习,如“人生曲线”、“自画像”、“天生我才”等。⑤探索家庭影响的练习,如“当我小时候”、“家庭关系中的我”等。⑥澄清价值观的练习,如“生存选择”、“洞口余生”等。⑦集思广益,互助解难的练习,如“脑力激荡”、“突破困境”等。⑧结束团体的练习,如“真情告白”、“把心留住”等。
四、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前景展望
近年来,“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把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成体系地长期在高校开展的情况还非常少。2010年5月间,天津科技大学举办的主题为“和谐春天和谐集体”心理趣味运动会,正是基于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构想而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这次活动结束后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项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支持,并且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成长方面获得了巨大收获。
笔者相信,随着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团体心理辅导体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必将会在全国各高校得以推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得到明显的改善。
[1]刘慧清,宏高.健康调查与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6(7).
[2]周海燕,崔金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团体心理辅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126-128.
[3]李新野.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6):322.
[4]黄丽春.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34-35.
G641
项目名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分会,2011年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一般课题(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号:LX201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