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诵读的教学反思
2011-02-19龙艳云江西省永新县任弼时中学
■龙艳云 (江西省永新县任弼时中学)
本学期我被调到高二年级任教语文,主要教学任务是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前几节课我讲了屈原的《湘夫人》,作品艰涩难懂,我怕学生不能理解诗歌内容,反复唠叨,把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转述给学生,结果我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学生无所收获,或者说即使课堂上理解了,课后又还给老师了,学生依然理解不了内容。
今天要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篇作品的难度也非常大。我这几天一直在反思,我的问题出在哪里?诗歌鉴赏,该怎么处理?
我该怎样将外在的作品内化为学生自己心中的《春江花月夜》呢?周二备课会上王书记提出古人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吟诵。吟诵的曲调,能够使语言更有韵律,而且能使人从优美的旋律中进入虚静状态。因此,它是古人读书时进入虚静产生直觉的拐杖。古人是怎么吟诵的?我不知道古人吟诵的曲调,我身边的老人大多也不知道,这让我倍感痛苦。
备课的时候,我在网上找到了课文的名家朗诵。我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听着朗诵者浑厚的男中音演绎着诗歌的意境,不知不觉中就陶醉进去了。突然我灵光一现,为什么我的课堂不能讲究一下在读中悟,然后再做悟中读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诗歌肢解开来反复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它要求学生全身心地融进诗歌当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感,眼前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在这种想象中品味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境。要求学生达到这种境界当然很难,但忘情的诵读可以带着他们走进诗人营造的意境中。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想到这里,我心中有了一些底气。
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教室。说实话,我是个很腼腆的老师,很少在学生面前放开来朗读一个作品。我的课堂更注重理性的分析,我一直坚持着业务的学习和对教材的钻研,走的路子就是将自己学习过程中内化的东西再外化给学生。不是我朗读不好,我的音质可以说适合做一个语文老师,普通话不是绝对标准,但也差强人意。或者自负地说,应该是对得起学生的。不朗读,也许是我老了,缺乏那种激情,缺乏那种肆意和癫狂。但是诗歌,谁说不是诗人在癫狂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呢?要置身诗境,就必须让自己沉浸其中,忘掉外界,忘掉别人,甚至忘掉自己,那么自己就是诗人。
我的朗读应该是成功的,因为我的投入,震撼了学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我的声音结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实话,这也正是我不好意思的原因,我最害怕学生的掌声,为什么我难以做到和学生同忧共喜呢?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按照我的指导自由朗读诗歌。为了开好忘情朗读诗歌的先例,我要求所有同学都站起来朗读,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快或慢地去读诗歌。“各人读各人的,不准被别人带走,如果读得很整齐,那就要重新读过。”我想,阅读诗歌是个性感受,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感情灌注进去,读出来就是不同的抑扬顿挫。我反对齐读诗歌,齐读简直就是把感性强迫为理性。语文不排斥理性,但文学性的作品更应该注重感性的体悟。应该叫一个个的学生读,而不能追求整齐,应该尊重个性。
学生们也乐呵呵地答应了,刚开始找不到感觉,还是整齐的,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声音就凌乱了,高低起伏的声音也在教室里弥漫着。末了,我分别请三位同学朗读。“你们不要看别人,也不要看着我,读错了也是你们自己的理解,相信自己。”三个学生中除了一位女同学有点害羞之外,两个男生放得很开,他们的朗读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我心里也是乐滋滋的。最后一名学生读完后,已经下课两分钟了。我笑着示意大家去吃午餐。一群孩子呼啸而出,绝尘而去。我笑呵呵地跟在后面,心想,这就是学生的可爱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