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的幻象

2011-02-19黄羊滩

浙江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词典幻象典籍

文/黄羊滩

文化的幻象

文/黄羊滩

流变衍生至今,虽然国家已经融入世界潮流,但在文化上拘执于自大抑或虚无两端的情形,似乎并无太大改观

去年年底,一则据说是来自新美国媒体的消息,引发国内诸多文化人的感慨。据说,到2010年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汉语外来语突破1000条,包括“不折腾”、“人肉搜索”、“三俗”等在内流行语均被牛津收录。然而,新词在牛津词典“席不暇暖”,旋即就有专家指出,所谓新美国媒体消息,其实来自国内媒体发表的厦门大学副教授文章,根本就是乌龙一场,该副教授也表示,是翻译出了误差。更让人扫兴的是,牛津英语词典在线支持经理罗斯披露,从2001年到2010年,牛津英语词典只收入了一个汉语词条:“枸杞”。

从1000到1,这出“热词留洋”的喜剧刚开头就煞了尾,其间巨大的差异不知让谁汗颜?当然,“汗颜”云云,也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眼下,牛津并未收录大量汉语外来词的消息,早已被层层叠叠的各色资讯迅速掩埋,早些那些为“破千”大声喝彩的媒体,早又在吆喝着寻找新的目标了。牛津是否收录热词,甄别查核起来并非特别艰难,何以那么多媒体和社会公众都会自然而然的相信这样的不实报道,而没有去做一点最基本的查验功课。可见,影响媒体和公众做出正确判断的,并不是基本事实,而是虚幻的、患得患失的文化自信。

不客气地说,在很多人的意识深处,还是隐隐约约存在着某种“被认可”的情结。盖由于长期来中国的积贫积弱使得国民与外界缺乏平等的交流,具体到对文化的影响上,也是越来越缺乏自信。流变衍生至今,国家已经融入世界潮流,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在文化上,其拘执于自大抑或虚无两端的情形,似乎并无太大改观。

言及此,不免联想到这些天讨论热烈的删节《三字经》等传统典籍事件。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文,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另有报道称,湖北等省也对学生阅读之《三字经》等有所删节。这一“删经”事件泛起的舆论波澜,早已远远溢出童子读经本身,上升为今天该如何阅读传统典籍的层面,进而演变为一场传统文化如何取舍的混战。讨论的多向度令人眼花缭乱:“精华”与“糟粕”的二分法到底可不可行、如何操作?当下社会是不是应该在教育系统强行推广读经?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丧失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开始了对一代又一代学子保姆般的过度护持?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言,在传统典籍的问题上,“要么不读,要么全文读!”这是我们对传统表达敬意的方式,也是经由通读进而产生辨别力,加以取舍、甄别的路径所在。事实上,那些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典籍,其间固然有时代的、认识的、价值的局限,但是这些局限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应该被肆意删节。在对待经典文本的问题上,任何“代人思考”的努力都是不合适的,没有完整则没有真相,更不可能产生辨别力。即便有,也是一种“被辨别”的产物。

透过“牛津热词”、“节本三字经”这些纷扰的文化事件,不免产生深刻的怀疑,中国文化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不然,何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过分计较他人的态度,总是患得患失,希望得到人家的认可;过分不自信青年学生的鉴别力,总是存有保姆心态,唯恐国人会迷失在文化的津渡。前者的典型例证还有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后者的典型例证即是挥之不去的精华糟粕论。两者都低估了民众的文化原创能力和甄别能力,无助于新世纪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而落入虚妄的文化幻象之中。

猜你喜欢

英语词典幻象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年度热词研究——以《牛津英语词典》年度热词为例
李彩云 汤丽 作品:城市幻象
特别篇:幻象前线(下)
特别篇:幻象前线(上)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用好英语词典 提高学习能力
漂浮之物(2)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