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己的作文进入三评
2011-02-19夏素蓉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
夏素蓉(广东省东莞市万江中学)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而作文的评分往往在几十秒钟内完成,故有几十秒定终身之说。去年参加高考作文评卷,更加让我认识到这不是空穴来风,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就不能让学生的作文进入三评。
一、了解作文评卷的流程
高考作文评卷一般是采用二评,然后取二评的平均分。如果二评分数相差 6分(含 6分)以上就要进入三评,三评后取两个分数最接近的平均分,就是考生作文的最后分数。比如,一篇作文一评给48分,二评给 42分就要进入三评。三评如果给 46分,那该作文最后的分数就是 48分加 46分除以 2,得到的分数是 47分;如果三评给的分数是 40分,那这篇作文的分数就是 40加 42除以 2,得到的分数是 41分;假如三评给的是 53分,这个分数就是无效分,该作文还是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平均得出 45分。我在改卷过程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篇作文一评给了 27分,二评给了 18分,要进入三评,我是三评给了 38分。当然,在给分之前,二评看不到一评给的分数,三评也看不到一评和二评给的分数,碰巧这篇作文被组长抽查到,而我刚好坐在他旁边,他反复看过后,也认为应是及格左右,如果我不改分数,该作文就是 27加 18的平均分 22.5分,我的三评 38分便是无效分。最后,我把分数改成36分,才使该作文分数变为 33分。还有一篇作文一评 43分,二评 56分(我是二评),三评 43分,结果最后得分是 43分,刚好又被组长抽到,结果把作文调出来,好几位评卷老师都认为不错,应是 50分以上的文章,最后组长与一评老师协商,把分数改为 52分,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是 54分。我只能感叹这两位考生幸运,刚好让组长抽到他们的作文。可是,面对全省 60多万名考生,能有如此好运气的又有几个呢?大多数进入三评的作文,即使改卷老师很认真地看,给了个合理的分数,大都是无效分。因此,进入三评的作文被误判的仍然不少。
二、什么样的文章会进入三评
上文提到,进入三评的文章是一评和二评相差6分以上的。那么,什么样的文章会导致评卷老师如此大的异议?我认为一般有如下几类:
1.书写极差的,这要占绝大多数。书写太差,差不多每一个字都要阅卷老师去猜,而老师们每天的改卷任务很重,时间又紧,大多数老师是不会去猜的,据心情随便给个分数便翻过去了,有的甚至懒得看,就给个四等以下的分数。显然,这会使得两评之间的分数出入很大。
2.卷面乱的,也就是涂改太多的。老师们一看这样的卷面就没好气,给的分数随意性就很大,这样一二评给的分数差异当然也就很大了。
3.文章标题、话题在行文中很难找甚至根本就找不到,或中心不明朗,需要人很费力地去斟酌、去揣测。老师们要在二三十秒内评一篇文章,没人会这样做。一碰到这样的文章,评卷老师就会看看首尾两段,中间一扫而过,分数也就出来了,一般会在框架外给分,其结果可想而知。比如今年的作文“与你为邻”,这个“你”可以是实指某个具体的人或物,也可虚指、泛指某个群体,某种精神、信念等,但无论哪种,都必须在第一段明确交代清楚;第一段没有,在第二段的首句要交代;假如还没有,至少在结尾有交代;如果都没有,就会在框架外给分。同时,这个“你”在全文要自始至终处在“你”的位置上,而不能中途换成“他”或“它”,否则随意给分的几率就很大了。
4.在第一段出现常识性错误或逻辑错误。有的老师一看到此错误,就不再往下看,而有的老师可能会看看下文,这样一来,给的分数出入就大了。如“与你为邻”,题中“邻”的含义要清楚,是指“我家以外的别家”,无论是有形的“你”还是无形的“你”,位置都要很接近,所表示的应该是邻近关系。有的考生在第一段就写“与父母为邻”或“与和谐为邻”或“夫与妻为邻”或“与诚信为邻”,这都不合逻辑或犯了常识性错误。有的老师一看到这样的错误,就会给个框架外的分数;而有的老师可能看得较为仔细,这样,文章就很有可能进入三评。
5.首尾段都在框架内写,但文章的主体却在框架外。如有的考生在开头写的是“我与某同学(某大伯)为邻”,可行文主体都在写某同学或某大伯的二三事,或者开头写“与爱心为邻”“与书籍为邻”,可文章主体都在写爱心、书籍的作用。像这种若即若离的文章也容易进入三评。而一旦进入三评,分数的合理性就很难说了。
三、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文章不进入三评?
首先要抓书写,而且要从高一一开学就抓。心理学上有“先入为主”之说。的确,在高考作文中,字迹工整、漂亮占绝对优势。字如果不好甚至太乱,阅卷老师一开始心中就把这样的文章归入三等或以下,后面要想得高分很难。有人说到高中再来谈练字太难,也太迟,因为学生此刻字体已定型;还有的老师认为,在高一抓练字是替他人做嫁衣,因为高二要分班。我不这么看,高一抓练字是迟了点,但还来得及;难是难一点,但并不是不可为:只要我们从全年级甚至全校着想,也不存在“为他人作嫁衣”之说。
今年这一届我是从高一跟上来的,高一时我教一个快班,这个班男生较多,学习能力相对不错,但他们的字不是一般的难看,简直是惨不忍睹。我决心抓书写,但学生告诉我,没用的,他们自己知道字不好,在初中也曾练过多次,但最后还是打回原形。我并没有放弃,首先花一节课时间为全班同学讲解写得一手好字的优势,再个别谈话,解决心理问题,最后定规矩:一是作业的字体不许连笔,二是每一个字都要脚踩地,头留天(字的下方要与格子相接,上方要有三分之一的空地)。谁做不到作业重写,直到符合要求。这样抓了一年,学生的书写大为改观,虽然算不上漂亮,但很工整、很清楚。虽然高二分班后大部分学生已分到别的班,但今年高考结束后,有好几个学生来跟我说:“老师谢谢你在高一帮我把字改过来,让我在考试时增强了自信,也不担心因字而扣分。”由此可见,抓比不抓要强得多。
不过,我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作文不因书写而进入三评,教研室领导要重视,尤其是学校领导要重视,要在全校营造练字的氛围,像推广普通话一样推广练字。要让学生明白,写得一手好字,不仅是高考取胜的保证,还会终身受益。所有语文老师要有全局观念,齐心协力抓学生书写,而且要常抓不懈。其次,要指导学生拒绝写故作含蓄的文章,一定让学生在文章中做到表意明确。尤其像我们这种生源很差的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明确主旨,突出话题词、标题词,至于其他的常识和逻辑性问题,要靠我们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解决。总之,如果学生的作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不进入三评,能上 45分,就是我们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