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分析

2011-02-18欧阳建超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5109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3期
关键词:情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欧阳建超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510900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大学生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分析

欧阳建超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510900

本文通过对科技信息素质与创新能力概念的简述,讨论创新能力培养与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详细分析以科技信息素质教育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大学生;科技信息素质;创新能力

College stud;enScts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Innovative ability

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着信息时代愈发严峻的挑战,“学会生存”成为大学生当务之急,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注重大学生的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并以此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决定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科技信息素质与创新能力简述

科技信息素质是人们在知识经济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于文化内涵的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包括情报意识、信息道德、情报能力、情报知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们对科技情报的认知以及获取、分析、评价、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进入信息社会后,科技信息素质越发重要,它已经成为新环境下人们的基本能力素质之一。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从另一个层面上理解,创新能力是获取知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包含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等。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能力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科技信息素质成为人们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课和必修课。

2、大学创新能力培养与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

科技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辩证的互动关系。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可以能动地促进大学生获取、认识、利用信息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激励大学生的信息知识由被动接受状态转为自觉活跃状态。科技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能力、培育其信息道德为目标的教育,而且也是培养大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系统化综合性素质教育。从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技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高等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属性。

信息社会中,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们学会获取、识别、储存和分析、利用等处理信息的一系列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工作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感知、信息认知、信息整合、信息交合、信息评价的过程与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信息创新工作过程。只有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开拓、挖掘新的有价值的领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大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形成信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果缺少信息创新能力,再多的信息也不会自动变成解决问题的智慧,也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

3、以科技信息素质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3.1,营造良好的信息素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信息的有效利用与获取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深刻意义。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图书馆、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可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如通过媒体、讲座、培训、宣传栏等方式,介绍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技能在就业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其次,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在强化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将科技信息素质的有关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建立相关教研室,明确规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

3.2,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主力军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专业的信息服务队伍,是高校开展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教育者。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导航、培训讲座等方式来向读者介绍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开拓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各专业教师取得联系,捕捉教学与科研中稍纵即逝的发展动态及情报知识,共同商讨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制定整合教学与学习的策略,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思考,找到最佳科技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3.3,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我国高等院校的科技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真正将大学的科技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目前国内高校传统的科技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文献检索课并未引起学生的积极响应,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内容更新较慢,与学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二、文献检索课缺乏对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经济、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介绍。三、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对“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这一切造成了学生往往看不到文献检索课的真正价值,从而造成文献检索课当前的尴尬地位。因而,有针对性地对文献检索课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3.4,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系统性。科技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笔者认为,必须辅之以竞争情报教学等相关课程,才能达到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过程,是指对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产品,是指由此形成的情报或策略。竞争情报多应用于企业中,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收集和、加工和处理与自身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序、分析,从而得出改进战略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笔者就在所在学校主讲了竞争情报这一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就业与工作的实际需求,穿插相关企业的成功案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等科技信息素质基本技能的目的。

3.5,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造活动。一方面,各类科研创造活动使学生加深和理解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创造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能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包括吸收学生参与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课题、教材和著作编写、各种发明创造等活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参与研究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整个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报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使学生能够见人所未见,善于从普通的细节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效率,并使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多途径地获取信息;要注重学生情报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渐深入,科技信息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注重大学生的科技信息素质教育,特别是将科技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以科技信息素质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新时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曾晓牧.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架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

[2] 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 刘小琳.抓住区域发展契机 构建区域科技情报服务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1)

[4]周宏.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5

[5].肖勇.中国科技情报(科技信息)事业与中国情报学的学科定位所在(Ⅰ)——中国科技情报(科技信息)事业:本质归属及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 2009(18)

[6]王伟军,甘春梅. KPO的兴起与我国科技情报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

[7]王俊,张艳丽.21世纪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8(5)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Detailed analyzes the specific way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n promoting innovation ability.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3.098

欧阳建超 硕士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猜你喜欢

情报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情报
情报
情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