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幸福——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崇高使命
2011-02-18黄世贤
□黄世贤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03)
让人民幸福
——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崇高使命
□黄世贤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03)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有承诺:“让人民幸福。”经济学所追求的生产财富的“效率”目标是国民幸福的基础,经济学所追求的分配财富的“公平”目标是国民幸福的关键,经济学所追求的享受财富的“共同”目标是国民幸福的核心。让人民幸福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的崇高使命。
幸福;价值目标;经济学范式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什么是“新期待”?上世纪60、70年代的“新期待”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80年代是“万元户”,90年代是有房有车。那么现在的“新期待”又是什么?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有个承诺:“让人民幸福。”让人民幸福而有尊严,让社会公正和谐,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崇高使命。
一、人的幸福:经济学的价值目标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期望,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期望,它是一种感受和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感受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尽管这种感觉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致于对“幸福感”的测定带来各种非议,但人们对幸福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当我们碰到分配不公、工作难找、环境恶化、物价上涨以及动车追尾、“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情时,你是无论如何不会感到幸福的。“科学是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事业”,[1]P102一切社会科学都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经济学理当把追求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
经济学所追求的生产财富的“效率”目标是国民幸福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字典里,“财富”是其第一个字母。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出现,……一门完善的发财致富的科学来代替那简陋的非科学的生意经。”[2]P596作为一门“致富学科”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赖以“衣食住行用娱乐安全”等的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因此,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关注的“富国裕民”,还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抑或是现代经济学考虑的经济人如何行动,都把实现财富的增长视为中心话题。经济学开山之作“国民财富性质及原因的探讨”讲的就是如何实现财富的最大增进。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出现的诸如“经邦治国”、“经国济民”、“经国济世”、“经世济民”等词汇,讲的都是如何为普天下的老百姓实现最大化生产物质财富。“经济”的本义是“节约与效率”,经济学就是教会人们怎样更好地节省资源,怎样更好地创造财富,其最核心的理论就是:“以尽量少的耗费取得更多的收益。”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节约才成为必要,效率才成为目标,才产生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也才有了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依据。财富是幸福的基础,它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人生。马克思早就说过:“经济理由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2]P82人是自然存在物,“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3]P574
经济学所追求的分配财富的“公平”目标是国民幸福的关键。然而,“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P4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领域里就是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内,“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5]P197如果说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那么,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最低限度的效率是公平增长的极限,而最低限度的公平则是效率增长的极限。效率源于竞争,竞争要有规则,规则必须公平,公平才会带来效率。也就是说,从经济行为的公平原则来看,公平恰恰是效率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是国家怎样决定资源的分配。……换言之,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经常涉及到财富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转移。”[6]P206因福利经济学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认为,经济学应致力于评价与增进财富创造目标之外诸如自由、公正及人文关怀之类的“更基本的目标”,“经济学有两个来源,其中一个即经济学与伦理学、政治学中有关伦理观念的联系,为经济学规定了不能逃避的任务。”[7]P10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集团之间的转移,解决平等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成为经济学“基本的社会价值观问题”。[8]P490有了公平,人们才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有了公平,我们的劳动才会为自己挣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经济繁荣的成果并没有被广大民众所分享,相反工人阶级陷于极度贫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揭露了这一丑恶的现象:“一边是可以增进身体健康的最高尚的享乐,精神活动,无害身心的娱乐,一边却是极端的贫穷!财富,辉煌的客厅,欢乐的笑声,轻率而粗暴的笑声,近旁却是富人不能理解的那种由贫穷造成的苦难!欢乐无意识地但残酷地嘲笑着在底层呻吟的人们的苦难!”[4]P320而就幸福的终极价值而言,平等、公平、和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
经济学所追求的享受财富的“共同”目标是国民幸福的核心。社会发展的利益也即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即是经济学价值的最高目标。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有较高比例的成员生活在贫穷困顿之中,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地繁荣幸福。被马克思称之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西斯蒙第是第一个提出经济学是研究幸福理论的经济学家,把“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作为经济学的终极目标,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的国家绝大多数人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该国政府所能提供的物质福利的方法的科学。”[9]P414使经济学的人本化得到了认可与肯定。马克思特别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强调财富的增进是“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倡导对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生活质量”包含着如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除了经济价值以外,还有诸如社会平等、生态平衡、环境舒适,以及美、尊严、生活情趣等等一切生理的、生活的、精神的、社会的需要。2011年初,中国央视财经频道就“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披露,影响幸福的不仅是财富和健康等物质环境,社会福利、人际交往、社区建设、人文关怀等社会环境的改善更能直接降低“不幸”,从而增加幸福感。实践证明,更多的财富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幸福感。斯密认为幸福来自“心灵的平静”,而不是财富。在西斯蒙第看来,人的尺度是福利,财富的尺度是物。用来满足目的的物质手段,不同于目的本身。目的表现为福利,手段表现为财富。
可见,研究人的幸福是世界经济学大师的共同追求。福利经济学以帕累托最优的方式实现“最大多数人最大程度的幸福”。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英国作家萧伯纳把幸福和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称“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人生的本能要求和归属。之后,人们对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缺乏对人生哲学、价值哲学思考的“黑板经济学”出现的“经济学危机”给予了深刻的反醒。当代中国经济学,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大舞台,广纳百川,不断创新,终于走上了“让人民幸福有尊严,让社会公正和谐”为价值目标,关注人的全面需求与全面发展,关注经济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
二、获得幸福的当代难题: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如何获得幸福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学中的几大要素,即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分析,破解获得幸福的三大难题。
1.关于经济增长
温家宝在今年“两会”前与网民对话说,所谓幸福,就是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发展生产和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发展生产”无疑是最根本、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之一。虽然幸福指数和国民收入间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线性的关联,但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不仅在于财富增加了快乐,还在于它扩大了人们的选择范围。根据现代经济学原理,对于“完全理性”的人来讲,如果财富越多,那么选择的自由越大,那么就更可能获得最大化幸福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事实证明,受教育多的人可以优先获得良性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并且这种发展可能是可持续的,他们往往更幸福。而较差家庭财富的居民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只能得到较低层次生活基础,成长、发展的机会也较少。
当然,发展生产本身仅仅是手段,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状态,使人民安居乐业和充满幸福与快乐。那种不顾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缺失的“过度增长癖”,使物质财富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使经济增长这个手段异化成了目的。这就会出现一边在高速增长一边却有许多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丰裕中的贫穷”现象和“贫穷绝没有因经济增长而被克服”的局面。这种经济增长就是一个概念、一堆数字。
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本身是一种合乎人性、合乎人格自由的道德进步,这就要求经济行为必须同时具有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强调的是经济行为必须符合主体的功利目的,价值合理性则要求经济行为必须同时追求伦理上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增长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这是经济增长的本质所在。今天我们奉行“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关于通货膨胀
现在每个月发布的CPI数据,都会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因为通胀率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痛苦指数。
“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家庭金融资产变化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明显,随家庭金融资产的减少,生活感觉幸福的人逐渐减少,不幸福的人逐步增加。人是风险回避者。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断言,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同样,当所得的比预期的多时,人们会高兴,而当失去的比预期的多时,就会非常愤怒痛苦,关键在于这两种情绪是不对称的,人们在失去某物时愤怒痛苦的程度远远超过得到某物时高兴的程度。通货膨胀被人们称为“世界上的头号窃贼”,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格形容说,小偷、劫匪、贪官污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通货膨胀的危害。辛辛苦苦赚的钱,由于社会上的纸币多了,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会贬值。我国在1987年夏天出现的抢购商品潮、2007年的股票市场疯涨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扬,引起人们内心恐慌,影响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生活,威胁市场稳定和社会和谐。
致力于解决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共同研究的中心问题。20世纪30年代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和超通货膨胀时代的来临,诞生了“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在当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它不仅成为解决经济危机的一针“强心剂”,更带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大变革。大变革的主题之一就是后凯恩斯时代,如何有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并把菲利普斯曲线写进了其宪章中;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从新的角度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作出了解释。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涌现出了清一色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们依据各自信奉的通货膨胀理论,提出了制止通胀的各种政策主张,主要包括限制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等,使通胀不至带来痛苦,甚至可能医治它。
管理通胀预期和抑制高物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首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到物价问题时说道:“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三年前的“两会”期间,温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同样提出了这个经济学命题。为控制通胀和抑制流动性,我国政府接连出台政策,根本目的就是让老百姓手中的钱值钱,并不断增加收入,提高国民的幸福感。
3.关于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人有“饭碗”,人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毫无疑问,就业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最关心的问题,历来都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正是20世纪30年代那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大量失业以及接踵而至的社会问题,才引发了凯恩斯对传统自由放任经济哲学的重新审视,从而形成那套主导了半个世纪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宏观经济理论。
所谓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的指数。熊彼特说:“失业无疑现在是、并且经常是苦难的根源。”相对于通货膨胀,失业状态使失业者更为痛苦。因为遭遇失业的人承受着精神上的压抑、自信心上的摧残、被人轻视的自卑和对前途的无望,比物质生活水平的下降要更加严重。无怪乎西方经济学许多大师都发出同样的感慨:贫困是不利的,但失业更糟。失业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现象,而是伴随着人类情感、人道、社会责任和伦理的社会现象。“真正的悲剧不是失业本身,而是失业加上不能适当地为失业者提供救济而又不损害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条件。”[10]P130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 1962 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失业不仅影响到潜在的经济增长,失业还与社会承受力紧密相联。失业率越低,社会承受力越大;失业率越高,社会承受力就越小。在低失业率情况下,由于失业者人数少,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失业者也较容易得到亲朋好友及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因而失业承受力就比较高;而高失业率下,由于失业者人数扩大,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再就业异常困难,失业的社会承受力必然降低。在高失业率情况下,在职劳动者也备受失业气氛的感受,并受着廉价劳动力威胁,这又从总体上降低了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规模过大的失业大军容易结成一股力量,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因而社会对失业的承受力更低。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各国政府在实施就业政策促进本国就业的实践中,都依据就业理论,针对本国国情,灵活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处理。我国把就业作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径,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通过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高就业总量;努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为了规范劳动力市场,在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
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经济现象,探索人的尊严、人的利益、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等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经济学谋取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创造幸福:经济学的时代魄力
2011年初,央视财经频道就“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披露,在全国普通民众的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在影响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中突出的有:预期收入低、就业和住房难、看病贵等等。在“未来五年您最期待改善”的“大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收入状况,66%的受访者最希望未来自己的收入状况能有所改观;其次是贫富差距,44%的受访者希望未来五年能缩小贫富差距;排在第三位最希望改善的是房价(37%)。体现了民生的诉求,反映了中国百姓的期待。幸福,是一种边际效益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大化满足。对低收入人群而言,由金钱所带来的幸福感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增加居民收入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对弱势群体而言,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够有力配合解决市场经济下的贫富差距,他们就不会有幸福。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2]这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政府承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时代使命。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当代中国经济学的崇高使命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仔细地品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当今之中国社会,已是一个由多阶层民众构建起来的有机整体,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和谐相处,是保证国家稳定、社会祥和、民众安康的重要政治基础。政治形态的选择,往往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为经济学规定了不能逃避的任务。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和自身困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经济学范式。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通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理论,而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应用。目前,中国经济学缺失的主要不是技术性应用的“构造范式”,而是作为一种信念和价值观的“哲学范式”。在“以效率为中心”的强命题下,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考察对象,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等作为研究方法。这种“生意经”越来越回避对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分析,走上了逻辑结构更加精致却产生了无哲学理念和无制度分析的新的范式危机。有人运用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对推行廉租房横加指责,大喊是“租金控制”;有人危言耸听地认为,是“政府干预”,是“退化到计划经济去了”,会导致房地产业的灾难性后果。诺斯说过:“把西方成功市场经济的正式政治与经济规则转移到第三世界和东欧经济上,并不是达到良好经济绩效的有效条件。私有化对于解决贫困的经济也并不是灵丹妙药。”[11]P12面对着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国人口的“贫穷”,如果经济学依然用“效用”来注解,依然对他们的利益莫衷一是,必然导致穷人的孩子喝不起牛奶,而富人却拿牛奶去喂狗的极化现象。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发展之基。古人讲,“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住房方面老百姓能住得宽敞一些,就是一个小康的幸福状态。今天,亿万农民的幸福期望则是:种田不交税,读书不收费;看病有医保,极贫有低保;打工有自由,工钱有保障,以及逐步实现乡村亮化,道路硬化,种田机械化,农舍规范化等等。这种幸福期望,就是让亿万农民兄弟过上更有尊严和更平等的生活。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政策、政治和意识形态密切联系的,具体反映了一定经济社会、研究思想、经济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我们不能离开发生过程中自身历史的、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具体国情来研究经济问题,不能离开科学研究者的现实状态去单纯地考察书本上的科学意义。丢掉“本国实践”和“现实状态”这一理论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就必然丧失对经济实践的诠释能力和指导能力。中国经济学更加注重“民生”的经济学范式,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的回归,实际上标志着新旧范式之间的更替和世界观的改变。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左大培.经济学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印〕阿马蒂亚·森.理论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法〕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0]〔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
[11]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To Make People Happy——the Sublime Mission of Econom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HUANG Shi-xian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Jiangxi Provincial Committee,Nanchang,Jiangxi 330003,China)
Happiness is a common pursuance of human being.In the Twelfth Five - year Plans,the governments of all levels in China have promised to“make people happy”.The“efficiency”goal of wealth production pursued by econom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happiness,the“equity”goal of wealth distribution pursued by economics is the key of people’s happiness,and the“sharing”goal of wealth enjoying pursued by economics is the core of people’s happiness.To make people happy is the sublime mission of econom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ppiness;value goal;paradigm of economics
F01
A
1674-0599(2011)05-0113-06
2011-08-27
黄世贤(1957—)男,江西南丰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
(责任编辑:廖才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