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模式”何处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讨论

2011-02-18杨良敏姜巍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9期
关键词:中国模式转型成本

■ 本刊记者 杨良敏 姜巍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在学术界已争论很久了,近些年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讨论就更多。8月2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午餐会”上对这一讨论进行了梳理,并从经济的维度对“中国模式”进行剖析,最后以“中国模式何处去?”的诘问,提出他的一些具体建议。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高世楫做评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主持,其他几位专家参与了讨论。

李佐军以逻辑为起点,通过回答一系列问题来进行研究和展开讨论。

第一,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他认为,若指具有中国特色的、尚在探索中的、主要反映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和发展道路的、作为中性词的“中国模式”,则存在,其含义与“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相近;若指具有普遍意义的、可复制的、可持续的、成型的“中国模式”,则暂时不存在,其含义与“中国经验”、“北京共识”相似,与“美国模式”或“西方模式”相对应。

在国内,很多人不愿用“中国模式”,李佐军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模式”是由外国人提出来,担心带有“捧杀”等目的,而过去我们深受某些“模式”之苦,过多宣传“中国模式”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忧虑、警惕和反感。同时,认为“中国模式”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还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现在谈“中国模式”为时过早。

第二,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模式”?他认为,“中国模式”及隐含的相关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包括: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三十年多年来10%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将对国际秩序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美国模式”(“华盛顿共识”)或“西方模式”将产生怎样的冲击?中国经验能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等等。李佐军把研究“中国模式”的价值归结为五个有利于:有利于科学解释中国三十年改革和发展的成效;有利于深刻剖析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有利于全面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寻找正确的出路;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道路对其他国家的意义和局限;有利于将“促发展”、“转方式”、“促改革”、“保民生”等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特别是有利于解决“促改革”与“转方式”两张皮的问题;有利于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出路。

第三,“中国模式”有哪些代表性解释?他梳理了七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北京共识”。由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最早提出、随后很多人沿用,其核心内容是:艰苦努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大胆实验、循序渐进等。与“华盛顿共识”(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相对应。(3)“威权政府”(或强势政府)。以西方一些学者及香港学者郎咸平等为代表,认为“威权政府”是从极权政府向民主政府过渡阶段的一种政治形态。在这种模式之下,国家掌握了社会中绝大部分资源的支配和控制权。既有一定民主,又有集权。(4)“渐进改革”。以樊纲等经济学家为代表,提出改革应遵循先易后难、试点试验、“双轨制”、改革补偿等路径,渐进推进改革。(5)“地方政府竞争”。以许成钢、张五常等为代表,认为地方政府追求GDP等政绩的竞争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秘密。其要点是:向地方分权、地区试验、地方政府竞争(县级竞争)、地方有资源。(6)“文明型国家”。以张维为为代表,在其新著《中国震撼》中提出,“中国模式”的崛起是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不寻常的和平崛起。(7)“中国现代性”。英国马丁·雅克在其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中提出了中国的八大现代性:中国非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中国越来越有可能按朝贡体系而不是民族国家体系构想与东亚的关系;中国对待种族和民族的态度与众不同;中国人所生活工作的是一块与其他民族国家大不相同的大洲规模的土地;中国政体的本质极具特色;中国的现代性和其他东亚国家一样,以国家转型速度快而著称;1949年后的中国一直由中国共产党执政;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综合特征。

第四,“中国模式”有何特征?李佐军总结了三个基本特征和八大具体特征。基本特征包括:

(1)“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在政府强势,即无孔不入的政府审批、政府控制主要资源、地方政府企业化运作、“举国体制”等;国企强势,存在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等问题;要素市场弱势,土地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能体现出来。当然,与改革前不同,当前既有政府主导,又镶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政府职能有所转变、非国有企业大量增加、产品市场发展起来了。

(2)“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表现在各地政府提出超常规发展或跨越发展或“弯道超车”等口号,奉行增长至上观念,视GDP增长为硬道理;各地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大竞赛等。这延续了改革前的发展战略,但与改革前不同在于增长速度更快、地方政府成为赶超发展的主要主体。

(3)“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在高投入发展、产业低端发展、区域不平衡发展、过度外向发展、高碳发展等。与改革前不同在于,由自力更生转向完全开放、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改变、资源环境保护明显加强等。

具体特征包括“八高八低”:“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高出口、低进口”;“高投资、低消费”;“高消耗、低集约”;“高排放、低循环”;“高产能过剩、低附加值”;“高模仿、低创新”,等。

第五,如何用经济学分析“中国模式”?李佐军从成本角度和主体行为角度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成本(或竞争力)角度分析,他提出一个“三维成本”分析框架:一维为生产成本(或生产要素成本);二维为市场交易成本(科斯理论,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成本);三维为政府组织成本(科斯理论)。由此,他认为“中国模式”的成本结构特征表现为“低生产成本、高交易成本、高组织成本”。其中,低生产(要素)成本包含有低土地成本、低资源或原材料成本、低能源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资金成本、低知识产权成本等。高交易成本包含有因市场交易比重大幅提高而增加市场交易成本,因市场范围扩大而增加市场交易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等大幅增加。高组织成本,具体表现为政府开支庞大,对企业和民众来说,表现为上缴税费、通胀税等较多。

从主体行为(及其约束条件)角度分析,他提出在特定权利结构约束条件下,各种主体的行为选择及由此带来的整体效果,也可作为分析模式的重要视角。“中国模式”的权利结构和主体行为特征表现为“国企和外企权利较多、体制内和城市居民权利较多、中央政府权利较大”。

第六,为什么“中国模式”能带来高增长?李佐军仍然基于上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从成本角度,多种生产要素成本被压低,形成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独特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市场交易比重提高和市场范围扩大必然增加科斯意义上的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庞大政府的运行虽则带来了巨大的组织成本,也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与西方福利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的债务负担尚未突破上限,同时,政府组织成本增加的很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虽则增加了组织成本,但带来了政府直接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从主体行为角度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其他企业的积极性得到部分发挥,体制内和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其他居民的积极性得到部分发挥;中央政府权力和利益的较多保障,使其具有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地方政府虽与中央政府相比权利相对较小,但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权利较大,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得到较大发挥。

第七,为什么目前的“中国模式”难以持续?李佐军认为,首先是“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包括:土地成本、购房或房租成本(办公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环保成本、人才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知识成本(知识产权获取成本)等上升,导致“要素高成本时代”到来;政府运行成本、腐败成本等导致组织成本持续增加;科斯意义上的市场交易成本、赋税成本、物流成本等提高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其次,部分主体的积极性日益受到各种不合理制度安排的侵蚀,例如,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受到高税赋和行业垄断等不合理制度的影响;体制外和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受到起点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受到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等不合理制度的影响。

再次,“中国模式”将遇到一些重大挑战,包括:政府高投资(或高支出)和“土地财政”减少,引发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正在挑战偿债能力底线。产能的飞速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超前推进,正在挑战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的极限。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率提高速度,跟不上消费结构升级和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步伐,正在挑战中国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货币超发引发通胀和高房价,正在挑战经济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环境破坏,正在挑战资源环境承受底线。权利和财富分配不公,正在挑战老百姓和社会的承受力底线。“刘易斯拐点”到来和“人口红利”减少,正在挑战劳动力低成本竞争优势。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后国际环境日益险恶,“国际化红利”大幅减少,正在挑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此外,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这类模式很难长期持续。前苏联政府主导可以实现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但不可持续;亚洲“四小龙”将政府主导和外向型经济过度推进,最终难逃“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国改革开放前“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最后导致国民经济效率的低下、经济结构的扭曲、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和城乡国民的普遍贫困等。中国改革开放前期更多地是依靠改革,提高效率,推进经济增长;后期则更多地是依靠政府,进行大规模投资和建设,推进经济高速增长,二者有所不同。

第八,“中国模式”何处去?李佐军从逻辑出路、根本出路、具体出路三个方面提出他的看法。

从逻辑出路看,(1)推进全面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减少政府浪费、遏制腐败等,大幅降低政府组织成本;(2)明晰产权、建立健全法治、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等,尽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3)加快土地、水、电、能源、金融、户籍和人事等方面的改革,放开价格,使价格能反映供求关系和要素稀缺状况,减少对生产要素成本正常提升的限制。

从根本出路看,(1)改革“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职能限定在外部性和公共产品领域,解决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2)调整“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尊重现代化循序前进的一般规律,力戒浮躁和短视心态,合理确定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尽快改革GDP至上和速度为主的考核制度,将效率、质量、公平和可持续方面的指标放在更重要的权重上。(3)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技术进步与创新、两型社会建设等,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型视角的具体出路看,(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增加品牌产业的比重。(2)区域结构转型(统筹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全国统一市场。(3)要素结构转型(创新发展),提高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和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比重,降低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比重。(4)排放结构转型(绿色发展),减少“三废”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氧气和水蒸气等有益物质的排放。(5)需求结构转型(内生发展),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民间投资。(6)分配结构转型(和谐发展),缩小政府与民众分配差距,由国富到民富;改革垄断行业,发展竞争性行业,缩小行业分配差距;缩小城乡和地区分配差距。(7)目标结构转型(持续发展),由追求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和质量型增长转变,由追求物本发展向人本发展转变,由追求大国向强国转变。(8)制度结构转型(民本发展),包括政府转型、市场转型、企业转型、政策转型(反思凯恩斯短期政策)、法治转型、文化转型、权力配置转型、改革方式转型等。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转型成本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