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2011-02-16张秋菊
张秋菊
(第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2)
1 我国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的挑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传入,对改变我国的健康观念、医学观念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丰富了我国的医学体系和医学教育模式,一大批新兴学科如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卫生管理学等由此而生并开始发挥作用。[1]目前,国内医学界在推动医学模式转变方面无疑取得了一些理论进展,但现实转变依旧困难重重,客观上面临着严峻挑战。
1.1 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
新医学模式需建立在医疗资源富足的基础上。回顾近几年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不难看出,尽管国家在医疗卫生事业上投入很大,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我国医疗资源不足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2002年,我国的GDP总额为10.4万亿人民币,卫生总费用5084.2亿元,占GDP的5.3%,但是这笔开支的63%是由患者个人承担的,人均403元。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实际比例是1.6% ~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城市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2622元,而根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2003年农村居民住院人均费用是2236元。2003年,31%的农村居民和47%的城市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而是到药店购药自我医疗。在农村,有40% ~60%的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西部地区,患病农民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在家里死亡的估计在60% ~80%。[2]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以及城乡差别突出,使新医学模式的转变面临现实困难。
1.2 发展缓慢的中医学与快速膨胀的西医体系矛盾尖锐
从理论上讲,新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医学模式有“同归”之处。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及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时,提出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然而随着西医的中国化,中医学失去了主流地位,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与西医体系的快速膨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导致生物医学体系下培养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在疾病诊治方面均缺乏人文精神。这导致西医工具理性过分张扬,中医却发展缓慢。对健康和疾病理解过于片面以及科学成果的滥用,导致了医学科学的非人性化和医疗危机的产生。
1.3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明显滞后的矛盾的解决方式还在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社会道德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相对于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道德建设与发展仍呈现明显的滞后状态。道德缺失现象层出不穷,给现实社会造成侵害,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医疗行为,如目前群众反映较多的少数医生给病人开大处方、过度检查、滥用进口药、收红包等医德问题。这些问题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可以说,医德医风建设问题,既是社会议论的热点、人们关注的焦点,又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难点。医疗行业职业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深层弊病。
2 加快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到,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学者曾提出:问题是如果将这一舶来品仅停留在概念和理论阶段,不把它与我国的实情相结合,不把它的一些观点上升、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不形成具有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的系统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社会体系,它就因为缺乏社会动力系统的支持而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3]
2.1 加强执政理念与新医学模式理念的有机结合
新医学模式下的知识是高度综合的,它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领域;另外,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以项目为中心,联合多学科进行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周期长,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此,如果没有卫生行政部门有远见的决策和强有力的组织、经费支持,单靠个人的分散研究是难以推动医学模式转变的。在新医学模式的合理性得到理论确证之后,决策部门是否采纳,并去组织实施、设立相应的研究建制和机构就上升为问题的关键了。有关部门需要树立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理念,建立起与现代医学模式充分匹配的心理、社会大环境。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而医患关系,特别是农村病患在就医中产生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抓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构建医患之间的信赖与和谐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2 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育
新医学模式中的社会、心理干预,主要的手段不是技术设备、药物等硬件,而是健康教育、组织管理等软件。[4]针对医学模式转变的困境问题,笔者认为,改进、强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非常关键。医务人员是整个医疗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医学模式的一线实施者,加强他们的素质培养,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一条现实可行的低成本路径选择。不断改进、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非意味着要求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心理、社会专业方面的诊断和治疗,而是希望教会医学生、医生如何做一个受患者尊敬的好医生。[5]目前,很多医患关系问题起源于医务工作者语言上的问题,如与患者交流时,语言生硬、缺乏温暖,甚至使用恶意语言。[6]可以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不断探索相关职业资源有效整合的途径
现代知识的分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的知识结构的单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转变医学模式。因为“知识结构单一化虽然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习来得到有效克服,却能通过多学科人员的相互合作来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7]新医学模式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想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要用全面、整体的思维从医疗卫生政策、医疗服务方式、医学基本观念、理论、方法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应整合相关职业资源,通过专业分工合作来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知识的分化使得单个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无力提供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服务,但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职业资源,组建一个由医师、护士、药师、心理咨询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团队,通过不同专业人员的相互配合实现医学模式转变,服务于“完整人”的目的。从医疗卫生工作的角度看,医学模式的转换就是要在更全面的、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医疗卫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能。要落实这一职能,在现阶段就要整合全行业资源,建立适应新医学模式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体制,就要切实加大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预防为内容的疾病预防投入,就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进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积极推进相关职业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
[1]徐玉梅,李恩昌,张春,等.战胜SARS的新医学模式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5):6.
[2]郭晓军.一年收入不够住一次院 中国农民一半看不起病[N].新京报,2004-11-06.
[3]李恩昌,王多劳.论科学健康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30 -34.
[4]杜治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1-5.
[5]杜治政.再论医学模式转变的紧迫性[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3):167 -169.
[6]王茜,严永祥,付珏.医疗抚慰语言的语用伦理特点解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86 -87.
[7]周业勤.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0,13(6):1 -3.